扶贫春风暖太白
文章字数:1850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由市人大办负责包扶镇安县东川镇的太白庙村。市人大迅速组织扶贫工作队深入包扶点,挨家挨户摸底调研,登记造册,查找贫困症结,理清脱贫思路,制定包扶计划,落实包扶措施,和这里的村民一起谱写了一曲脱贫致富之歌。
市上动员会之后,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非常重视,及时召开干部职工会进行动员,成立了以秘书长冯少贞为组长的“双包双促”工作领导小组,确定2012年由财经委、教工委的7名同志组成驻村工作队,主抓太白庙村扶贫工作,将“双包双促”纳入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项目,作为工作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部门干部“双包双促”考核办法、部门包村工作手册、干部包户工作手册、干部包扶贫困户明白卡,干部与98户贫困户签订双向包扶承诺书,严格推行“双包双促”工作月统计、季通报、半年检查、年终考核工作机制。开展摸底调查,制定了三年包扶规划。
按照“处级干部包3户,科级干部包2户,一般干部包1户”的要求,市人大机关38名干部共包扶村上贫困户98户。包扶干部均按规定填写了《双包双促扶贫工作册》和《包扶贫困户明白卡》,制定《商洛市人大机关干部“双包双促”精准扶贫责任卡》,明确了群众的脱贫意愿和包扶干部的扶贫承诺,并逐一悬挂到每一个贫困户家中,以制度形式将包扶负责人固定下来。
驻村工作队六次深入到太白庙村,逐组逐户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基本情况,核实贫困户的数量和贫困状况,召开镇村组干部群众座谈会,共同研究制定了“双包双促”三年扶贫攻坚工作规划和年度包扶计划,落实包抓项目人员和任务指标考核。市人大秘书长冯少贞亲自组织带领人大机关干部深入到太白庙村,登门与贫困农户见面一对一地结成帮扶对子,了解家庭情况,找准致贫原因,寻找增收项目,落实帮扶措施。太白村七组村民董天朝一家五口人住在半山坡上,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靠他一人外出打工,加上养猪、板栗等收入,勉强维持着生活。去年儿子考上大学,一年1万多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让本不富裕的家庭紧上加紧,很大一部分钱只能靠贷款解决。他们不仅为董天朝的娃争取了贫困大学生救助,还给他家送去一头接槽的小猪。住在太白村二组的徐光明家有三口人,是独生子女户,一个女儿在江苏打工。妻子在给人打工盖房时,不小心从房上掉下来把腿摔骨折了,引起矛盾纠纷,当市人大包扶干部汤洪新听到这一情况后,立马赶到家中帮助双方解决了矛盾纠纷,并与双方当事人签订了“谅解书”。自己送去300元慰问金和一袋米一桶油,送去一头接槽的小猪,一台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还在民政局为徐光明家争取了2000元医疗费。徐光明感激地说:“市人大包扶干部是我家的亲人。”
通过充分调研走访,分析贫困原因,市人大办决定从改善村上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入手,帮助村上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路子。在“双包双促”扶贫攻坚中,市人大太白村的在基础建设上下功夫。今年人大办多方筹措30多万元,修通东川镇太白村至云盖寺镇西洞村连镇连村公路7.8公里,解决发展产业交通难的问题;筹资5万元,加固村上蓄水池一个,更换铺设管道一公里,解决50户人畜饮水难题。
在产业发展上下硬茬,干部职工集资4.1万元,购买了100头仔猪送到贫困户家中,仅此一项,可增加贫困户户均收入1000多元;在板栗科管上,为村上购买石灰1万斤。同时在科技上,筹资5万元帮助成立一个中药材合作社,帮助建立科技培训学校,聘请林业、农业、畜牧专家和技术员到村、组户、到人、到田间地头、现场培训、指导产业实用技术,手把手地教他们种植、养殖、经济林科管等技能,有300多人次接受了培训。全年新增养猪200头、养羊100只、养鸡5000只,可增加收入30万元;增加烤烟种植100亩,可增收15万元;增加中药材种植天麻400窝、白芨10亩、猪苓1000窝增加收入50万元;板栗、核桃科学管理管增加收入30万元。通过市人大机关的包扶,今年预计可为全村人均增收700多元。
太白村群众的冷暖也挂在每一个市人大干部职工心中,干部集资2万多元,对98户“结对子户”每户赠送一袋米、一桶油,购买100台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解决贫困户看电视难的问题。同时对村上老残弱势群体更是关怀备至,给听力弱的人买了10部助听器。投资万余元在该村建起了“便民服务室”,购买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对村干部和产业大户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筹资1万元援建了一个集老年协会和红白理事会为一体的村级社区活动场所。结合村级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协助搞好村级班子建设。
太白村的产业修路通了,产业发展也初具规模,太白村的大部分群众受到“双包双促”扶贫政策的实惠,村们深有感触地说,这一切得力于市人大对我们村的真扶贫,扶真贫。(汤洪新)
市上动员会之后,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非常重视,及时召开干部职工会进行动员,成立了以秘书长冯少贞为组长的“双包双促”工作领导小组,确定2012年由财经委、教工委的7名同志组成驻村工作队,主抓太白庙村扶贫工作,将“双包双促”纳入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项目,作为工作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部门干部“双包双促”考核办法、部门包村工作手册、干部包户工作手册、干部包扶贫困户明白卡,干部与98户贫困户签订双向包扶承诺书,严格推行“双包双促”工作月统计、季通报、半年检查、年终考核工作机制。开展摸底调查,制定了三年包扶规划。
按照“处级干部包3户,科级干部包2户,一般干部包1户”的要求,市人大机关38名干部共包扶村上贫困户98户。包扶干部均按规定填写了《双包双促扶贫工作册》和《包扶贫困户明白卡》,制定《商洛市人大机关干部“双包双促”精准扶贫责任卡》,明确了群众的脱贫意愿和包扶干部的扶贫承诺,并逐一悬挂到每一个贫困户家中,以制度形式将包扶负责人固定下来。
驻村工作队六次深入到太白庙村,逐组逐户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基本情况,核实贫困户的数量和贫困状况,召开镇村组干部群众座谈会,共同研究制定了“双包双促”三年扶贫攻坚工作规划和年度包扶计划,落实包抓项目人员和任务指标考核。市人大秘书长冯少贞亲自组织带领人大机关干部深入到太白庙村,登门与贫困农户见面一对一地结成帮扶对子,了解家庭情况,找准致贫原因,寻找增收项目,落实帮扶措施。太白村七组村民董天朝一家五口人住在半山坡上,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靠他一人外出打工,加上养猪、板栗等收入,勉强维持着生活。去年儿子考上大学,一年1万多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让本不富裕的家庭紧上加紧,很大一部分钱只能靠贷款解决。他们不仅为董天朝的娃争取了贫困大学生救助,还给他家送去一头接槽的小猪。住在太白村二组的徐光明家有三口人,是独生子女户,一个女儿在江苏打工。妻子在给人打工盖房时,不小心从房上掉下来把腿摔骨折了,引起矛盾纠纷,当市人大包扶干部汤洪新听到这一情况后,立马赶到家中帮助双方解决了矛盾纠纷,并与双方当事人签订了“谅解书”。自己送去300元慰问金和一袋米一桶油,送去一头接槽的小猪,一台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还在民政局为徐光明家争取了2000元医疗费。徐光明感激地说:“市人大包扶干部是我家的亲人。”
通过充分调研走访,分析贫困原因,市人大办决定从改善村上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入手,帮助村上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路子。在“双包双促”扶贫攻坚中,市人大太白村的在基础建设上下功夫。今年人大办多方筹措30多万元,修通东川镇太白村至云盖寺镇西洞村连镇连村公路7.8公里,解决发展产业交通难的问题;筹资5万元,加固村上蓄水池一个,更换铺设管道一公里,解决50户人畜饮水难题。
在产业发展上下硬茬,干部职工集资4.1万元,购买了100头仔猪送到贫困户家中,仅此一项,可增加贫困户户均收入1000多元;在板栗科管上,为村上购买石灰1万斤。同时在科技上,筹资5万元帮助成立一个中药材合作社,帮助建立科技培训学校,聘请林业、农业、畜牧专家和技术员到村、组户、到人、到田间地头、现场培训、指导产业实用技术,手把手地教他们种植、养殖、经济林科管等技能,有300多人次接受了培训。全年新增养猪200头、养羊100只、养鸡5000只,可增加收入30万元;增加烤烟种植100亩,可增收15万元;增加中药材种植天麻400窝、白芨10亩、猪苓1000窝增加收入50万元;板栗、核桃科学管理管增加收入30万元。通过市人大机关的包扶,今年预计可为全村人均增收700多元。
太白村群众的冷暖也挂在每一个市人大干部职工心中,干部集资2万多元,对98户“结对子户”每户赠送一袋米、一桶油,购买100台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解决贫困户看电视难的问题。同时对村上老残弱势群体更是关怀备至,给听力弱的人买了10部助听器。投资万余元在该村建起了“便民服务室”,购买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对村干部和产业大户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筹资1万元援建了一个集老年协会和红白理事会为一体的村级社区活动场所。结合村级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协助搞好村级班子建设。
太白村的产业修路通了,产业发展也初具规模,太白村的大部分群众受到“双包双促”扶贫政策的实惠,村们深有感触地说,这一切得力于市人大对我们村的真扶贫,扶真贫。(汤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