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包双促开新篇 扶贫开发结硕果
文章字数:2029
一年时间,就让64万贫困人口中的9.32万实现稳步脱贫,扶贫产业在全市遍地开花,快速发展。秦岭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次第出现……过去的2014年,我市双包双促工作创立立体式全覆盖精准扶贫模式,开创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新的局面。
一年扶贫9万脱贫
商南县金丝峡镇,太子坪村章功福修葺一新的房屋与周围的农家乐一起和河边小桥流水成为一道景观。即使是冬日,周末到景区在老章农家乐吃饭的还是不少。“进入冬天生意要淡些,我去年9月份到现在就挣了3万多元,这几十年从来没感受过在家里挣钱的味道。”走河南一家四口的假日休闲游客人,贫困户章功福的妻子张生娥告诉记者,半年前,她的房子还是当地最破旧的土房,托上面包扶干部的扶持和帮助,她家才有了这么大的变化,来年她家的农家乐生意肯定更红火。
章功福是2014年全市9.3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中的一个。根据商洛市情实际,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以“部门包村、干部包户,促村域经济发展、贫困户脱贫,促干部作风转变、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动员组织全市1022个市县区部门单位、3.34万名干部职工与979个贫困村、7.39万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0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6800个,为贫困户办实事6.11万件。商洛精准扶贫取得的显著成效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新华社《陕西领导参考》的专题报道,省委书记赵正永在报道上批示,“扶贫工作就应以此为示范,精准到户扶贫”;省委政研室、省扶贫办就我市“双包双促”扶贫攻坚的做法及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和调研;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扶贫办门户网站、陕西日报、《华商报》等媒体都先后进行专题报道。
整村推进步伐加快
结合扶贫开发,我市以建设功能齐全、产业发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整村推进项目村建设为平台,整合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建设和旅游开发等项目资源,捆绑资金加大投入,全面实施“六到农家”工程。全年建设整村推进项目村115个,完成民居环境改造17710户,走出了一条乡村游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绿色发展之路。
1月2日,正值元旦假期,镇安县青铜关镇丰收村彩条飘飘,景色迷人:蜿蜒小溪清澈流过,整洁街道新居林立,广场花园绿草惹眼。几辆满载游客的旅游大巴驶进广场后,宁静的小山村一下子热闹开了。自创建美丽乡村后,半年时间丰收村共接待来村游客2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200万元,当地群众年人均收入已过万元。像丰收村这样,在全市通过整村推进已建成镇安桂林、柞水朱家湾、山阳水码头、商南太子坪等乡村生态旅游项目村60个,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产业扶贫突破发展
近日,洛南县三要镇龙山村的纸灯笼火了,小小的纸灯笼工艺品居然通过网络平台远销欧美国家。最火的当数杨红子,他不仅盖起了新厂房,而且还当上合作社理事长和村主任,正忙着带领50多户贫困户走产业脱贫的致富路。
“你看不出来,就这纸玩意儿,合作社一个月净挣10万元,光给村民发工资高达13万元。”一年前还欠不少外债,是村里有名贫困户的杨红子说,是市上包扶单位多方协助筹款,盘活了濒临倒闭的手工作坊,给村里贫困户产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全市紧密结合打造三大品牌和发展特色农业“八大件”,以贷款贴息、资金直补、建立互助资金、建设示范园区、实施产业化扶贫等产业扶贫项目为支撑,积极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大力支持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累计投放财政直补资金1510万元,发放扶贫到户贴息贷款24963万元、扶持项目贴息贷款15685万元,滚动投放互助资金2508万元,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33家,扶持带动26791户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全市涌现出商州区七星村、刘院村、商南县太子坪村、柞水县解放村等一批产业扶贫先进典型。
能力建设提质增效
山阳县天竺山镇千顷森林覆盖,一年三季鲜花不断,十分适合发展绿色蜂蜜产业。该镇街道村大屋场组贫困户焦元忠身体不是很好,有过养蜂经历,去年包扶干部了解情况后,联系村上的养蜂能人韩文建一对一帮带他,给他提供养蜂技术,让老焦发展了60箱土蜜蜂。有了技术指导,有了短平快的产业发展项目,老焦60箱蜂蜜一年就挣好几万元。
作为促进贫困人口脱贫的治本之策,我市坚持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能创业、会经营”新型农民为目标,以“雨露计划”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项目为载体,瞄准重点群体,创新培训形式,拓宽培训领域,努力增强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增收致富能力。一年来,全市结合“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抓住春节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高考前学生分流的黄金时段,适时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与市妇联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妇女手工艺技能培训;以特困家庭大学生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贫困大学生救助项目,提高贫困家庭持续发展能力。全年实施“雨露计划”培训2900人,培训农业实用技术9.4万人次,救助贫困大学生达到1776名。
此外,我市加大力度实施移民搬迁,2013年度移民搬迁工作顺利通过省上验收,并获得省政府的表彰与奖励;2014年度,实施移民搬迁1.6万户6.08万人,其中扶贫移民7482户27519人,建成移民集中安置点112个。
一年扶贫9万脱贫
商南县金丝峡镇,太子坪村章功福修葺一新的房屋与周围的农家乐一起和河边小桥流水成为一道景观。即使是冬日,周末到景区在老章农家乐吃饭的还是不少。“进入冬天生意要淡些,我去年9月份到现在就挣了3万多元,这几十年从来没感受过在家里挣钱的味道。”走河南一家四口的假日休闲游客人,贫困户章功福的妻子张生娥告诉记者,半年前,她的房子还是当地最破旧的土房,托上面包扶干部的扶持和帮助,她家才有了这么大的变化,来年她家的农家乐生意肯定更红火。
章功福是2014年全市9.3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中的一个。根据商洛市情实际,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以“部门包村、干部包户,促村域经济发展、贫困户脱贫,促干部作风转变、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动员组织全市1022个市县区部门单位、3.34万名干部职工与979个贫困村、7.39万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0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6800个,为贫困户办实事6.11万件。商洛精准扶贫取得的显著成效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新华社《陕西领导参考》的专题报道,省委书记赵正永在报道上批示,“扶贫工作就应以此为示范,精准到户扶贫”;省委政研室、省扶贫办就我市“双包双促”扶贫攻坚的做法及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和调研;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扶贫办门户网站、陕西日报、《华商报》等媒体都先后进行专题报道。
整村推进步伐加快
结合扶贫开发,我市以建设功能齐全、产业发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整村推进项目村建设为平台,整合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建设和旅游开发等项目资源,捆绑资金加大投入,全面实施“六到农家”工程。全年建设整村推进项目村115个,完成民居环境改造17710户,走出了一条乡村游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绿色发展之路。
1月2日,正值元旦假期,镇安县青铜关镇丰收村彩条飘飘,景色迷人:蜿蜒小溪清澈流过,整洁街道新居林立,广场花园绿草惹眼。几辆满载游客的旅游大巴驶进广场后,宁静的小山村一下子热闹开了。自创建美丽乡村后,半年时间丰收村共接待来村游客2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200万元,当地群众年人均收入已过万元。像丰收村这样,在全市通过整村推进已建成镇安桂林、柞水朱家湾、山阳水码头、商南太子坪等乡村生态旅游项目村60个,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产业扶贫突破发展
近日,洛南县三要镇龙山村的纸灯笼火了,小小的纸灯笼工艺品居然通过网络平台远销欧美国家。最火的当数杨红子,他不仅盖起了新厂房,而且还当上合作社理事长和村主任,正忙着带领50多户贫困户走产业脱贫的致富路。
“你看不出来,就这纸玩意儿,合作社一个月净挣10万元,光给村民发工资高达13万元。”一年前还欠不少外债,是村里有名贫困户的杨红子说,是市上包扶单位多方协助筹款,盘活了濒临倒闭的手工作坊,给村里贫困户产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全市紧密结合打造三大品牌和发展特色农业“八大件”,以贷款贴息、资金直补、建立互助资金、建设示范园区、实施产业化扶贫等产业扶贫项目为支撑,积极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大力支持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累计投放财政直补资金1510万元,发放扶贫到户贴息贷款24963万元、扶持项目贴息贷款15685万元,滚动投放互助资金2508万元,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33家,扶持带动26791户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全市涌现出商州区七星村、刘院村、商南县太子坪村、柞水县解放村等一批产业扶贫先进典型。
能力建设提质增效
山阳县天竺山镇千顷森林覆盖,一年三季鲜花不断,十分适合发展绿色蜂蜜产业。该镇街道村大屋场组贫困户焦元忠身体不是很好,有过养蜂经历,去年包扶干部了解情况后,联系村上的养蜂能人韩文建一对一帮带他,给他提供养蜂技术,让老焦发展了60箱土蜜蜂。有了技术指导,有了短平快的产业发展项目,老焦60箱蜂蜜一年就挣好几万元。
作为促进贫困人口脱贫的治本之策,我市坚持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能创业、会经营”新型农民为目标,以“雨露计划”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项目为载体,瞄准重点群体,创新培训形式,拓宽培训领域,努力增强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增收致富能力。一年来,全市结合“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抓住春节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高考前学生分流的黄金时段,适时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与市妇联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妇女手工艺技能培训;以特困家庭大学生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贫困大学生救助项目,提高贫困家庭持续发展能力。全年实施“雨露计划”培训2900人,培训农业实用技术9.4万人次,救助贫困大学生达到1776名。
此外,我市加大力度实施移民搬迁,2013年度移民搬迁工作顺利通过省上验收,并获得省政府的表彰与奖励;2014年度,实施移民搬迁1.6万户6.08万人,其中扶贫移民7482户27519人,建成移民集中安置点1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