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远征军老兵牛兴高
文/图 记者 贾书章 王涛
文章字数:2893
牛兴高在自家门口留影

  2015年新年之际,我们翻山越岭来到丹凤县寺坪镇,寻访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牛兴高。记者一行从寺坪镇下车,沿着山路而行,来到了位于流岭山顶的天坪村。在老人的老房子里见到了88岁的牛兴高,一阵问候之后,老人布满沧桑的脸上绽开了笑容,向记者聊起了70多年前那段鲜为人知的戎马生涯。
  参加青年远征军
  1927年5月13日,牛兴高出生于寺坪天坪村。1944年10月的一天,牛兴高与同学一起集合在学校的大操场上,乡长、部队连长站在队前,两人的讲话慷慨激昂:“小日本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占领武汉,围攻长沙,还封锁我国际运输线,滇西丧失!重庆危急!蒋委员长发出号召,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你们将空运到印度接受美国人的训练,到缅甸去作战,为国家效力的时候到了!同学们,赶快报名吧!”
  参加完动员会,17岁的牛兴高热血沸腾,连夜回到家里向父母谈了要从军的念头。父亲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誓死不当亡国奴!”但母亲却很不高兴,“我娃才多大,咱刚和村西头王家闺女订婚,这门婚事咋办哩?”牛兴高的母亲一夜抹泪,翻来覆去睡不好觉。第二天一早,还是遂了儿子的心愿,为儿子准备了几件换洗的衣服。牛兴高和他的同班同学米新珍、叶树芳一起赶到百里外的商县县城集合。仅一星期时间,商洛120多人报名参加了青年远征军。
  牛兴高他们乘坐军用卡车,沿着崎岖的简易公路,经黑龙口翻越秦岭,一天一夜赶到西安,又经过10天休整,3200名陕西愣娃坐军用飞机,空运到云南曲靖。
  为国效力练本领
  到达曲靖,牛兴高和米新珍、叶树芳一块被编入青年远征军第207师620团第2营4连。此时的中国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次入缅甸远征军获胜,滇西全境解放,史迪威公路全线打通,国际援助物资畅通无阻,全国各地后期招募的青年远征军无须再空投到印度的兰姆迦基地训练,只能就地集结待命。这样,牛兴高在曲靖接受美式训练半年多,一天三顿米饭。
  一天,在一块丘陵高地的大操场上,牛兴高207师官兵紧急集合。刚刚站定,5架飞机忽然从远处飞来,在士兵头顶上盘旋三圈,尘土飞扬,遮天蔽日。稍事安定,一溜满载荷枪实弹士兵的军车驶来,其中一辆黑斗篷车上,走下一身戎装的蒋介石。在事先搭好的高台子上,蒋介石发表演讲,站在前排的牛兴高听得一清二楚:“弟兄们,将士们,蒋某人自追随孙中山先生以来,创办黄埔军校,建立北伐军,一直到今天的青年远征军,都是为人民谋幸福的,都是为了拯救泱泱中华民族的,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刻苦训练,打到日本东京去!”
  师长罗友伦振臂高呼:“打到东京去!打到东京去!”全体将士吼声震天,响彻云霄。
  又是开头的那5架飞机来了,一阵盘旋,一阵呼啸。掀起的气浪,把枯草败叶,吹的漫天飞舞,蒋介石一行眨眼功夫就消失的无踪无影。那天,牛兴高差点吼破嗓子。
  参加湘西会战
  1945年的春节在曲靖度过。一过农历正月十五,又开始艰苦的训练。5月20日,牛兴高所在的620团接到命令:半年军事训练班结束,开拔湖南芷江抗日前线实习!他们长途急行军,赶到湘黔交界芷江一带。此时此刻,中日双方投入大量兵力的“湘西会战”正处于胶着状态。
  那天下午,稍做休整,牛兴高他们就和日寇接上火。一阵激烈的扫射后,日本人一看是一群中国娃娃兵,一鼓作气攻到中国守军阵地前。谁知牛兴高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个个跃出战壕,杀声震天,毫不畏惧,一场拼刺刀的白刃战拉开序幕。牛兴高凭借个子高力气大,一番对刺后,利用美军教官传授的技法,虚晃一刀,让小个子日本兵扑空,说时迟那时快,一个喉刺挑翻日本兵。这时,有一个日本兵从一边斜刺里扑上来,牛兴高眼角余光扫见,来不及多想,顺手来个腹刺,谁知这个日本兵狡猾,旁边一闪,牛兴高用力过猛,一个踉跄摔倒在地。日本兵端着刺刀紧跟了上来,牛兴高眼疾手快,扣动扳机,射出一颗子弹打在日本兵大腿上。日本兵见势不妙,不敢恋战仓皇逃离。
  牛兴高在火线上的出色表现,获得了一枚奖章。接着又是第二场战斗,牛兴高更得要领。湘西会战历时两个月,击毙日军12496人,伤23307人。
  芷江一战俘虏大批日本兵,遣散回国前,集中起来给中国部队推磨子碾稻米,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后来“8·15”日本投降,湖南芷江作为中国政府主受降地。1945年8月21日下午3时20分,日本驻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递降书,并交出中国战区、越南战区日军兵力配置图及第一线战斗序列的详细表册。牛兴高作为会场警戒部队,有幸目睹了那一重大历史时刻。
  回家当农民
  1946年9月,青年军各部队陆续开始整编,牛兴高被调到青年军第二师第六团第三营第八连,任少尉排长。而他的同乡叶树芳留在当地铁路局当警察,从此各奔东西。
  1947年2月,丹凤老家来信:母亲病危,速回家探望。牛兴高很快办妥请假手续。回到家中,老父亲告诉他,母亲已在三天前去世,临死唯一的挂念就是这个生死不明的二娃子,半夜里常念叨,“小日本打跑了,我儿咋还不回来!莫非日本兵又回来了?”
  牛兴高回家不久,辽沈战役打响,不愿打内战的他,就死了回部队的念头,到寺坪乡公所干起保队副。干了10个月,国民党政权垮台。他回到村子当起了一个本分的农民。后来在村民的再三撺掇下,当了村文书。
  最近几年,牛兴高开始敢在村人面前讲个人抗战史,兴致高时,还要讲一阵子芷江戳死日本兵的经过。他有时在村头闲谝,挽起裤筒展示唯一一次挂彩,子弹在膝盖上擦掉一块皮。对如今电影镜头“战士中弹,翻几个跟头,四脚朝天,急忙不死”的假动作非常反感,“全是假的,子弹射来,人就一下子哑巴一样倒下。”
  晚年幸福有缺憾
  丹凤寺坪自然条件差,大儿子牛有粮第一个出山,在河南灵宝阳平镇桑园村落脚。以后几年,二儿子牛余粮落脚北阳平村,老三牛双喜落脚关峪村,四闺女也迁移到灵宝。六年前,相继站稳脚跟的儿女一番商讨后,决计将老父老母一同从老家接到灵宝住。牛兴高的几个儿子很孝顺,每一年轮换一家照应老人。
  “我现在很幸福,过去的事也不愿意回忆,有吃有喝就行。老长官杜聿明给毛主席写信说,前半辈子为蒋介石效力,后半辈子为人民服务。听说2005年国家给每一个抗战老兵发一个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怎么我就没见到?”牛兴高说。
  牛兴高对年代久远的事记不起来时,常常一拍脑门,当年情景就鬼使神差地被勾了回来。他现在唯一惦念的是那本207师9000名将士的同学录,草纸印刷,粗布书皮,扉页是总理遗言,次页是总裁训言,封底是“蒋中正”四四方方大红章。4年前,老家教书的四喜要保存,老人犹豫再三打个包裹从灵宝坐车,途中不幸被贼偷走了。“上面没有几个活在人世了,我年龄最小,也88岁了。”
  说到过年,牛兴高老人的五儿子牛四喜说:“我爸在灵宝住的时间长了,还是惦记着丹凤老家,为了给老人家一个安慰,打算在老家过个年。再说啦,这么多年我爸都是辗转在丹凤和灵宝之间,就是为了让我哥和姐照看方便。”
  采访中,88岁的牛兴高老人一边说着话一边不时地大声咳嗽,“云南曲靖训练睡湿地太久,得了气管炎,缠我一辈子了。”至今,老人还保存着1947年部队给他批准的请假条,他说自己是请假回家的,有完整的手续,他不是逃兵,日本人被打跑了,他不想自己人打自己人。
  最后,老人说:“现在社会很好,儿女们都很孝顺,我很知足。要告诉年轻人,多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要为国家为民族出力,作对社会有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