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快乐的老木匠
记者 肖 云 见习记者 陈 琛
文章字数:1543
  干活乐呵呵
  根艺花凳

  洛南县巡检镇巡检街有一家开了很多年的木匠铺,52岁的张轻汉是铺主。做木工活已经32年的张轻汉笑说,他年轻时的梦想是上大学,有一个“铁饭碗”,但高考时却意外落榜,就学干木工活,一直到现在。
  起初,张轻汉的母亲觉得木匠活是个下贱活,即使学会了也没什么前途,并不支持他学这门手艺,还将他学习的推刨扔了出去。但张轻汉并没有因此放弃,冥冥中,他觉得自己与木工活有缘,相信自己有做这行的天赋。木工活学艺时要从最苦累的粗活干起,从中逐步掌握取材、锯切、斧劈、凿孔、刨光、铲削等基本功,然后学会划墨、取线、制榫、制铆、拼构、斧正等一些难度较大的技术活儿,真要学好这门手艺,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民间有句话:“一等人用眼学,二等人用嘴学,三等人在棍子下学。”张轻汉说,开始时,他也曾觉得木工活难学,在做双盘时,怎么也学不会榫铆的拼接,学不会时,张轻汉总是不急不躁,他沉下心来,认真看师傅是如何做的,或是久久地拿着一件做好的成品比划、琢磨,还把别人拆房子不要的废弃木块捡回家,一遍一遍地实践练习,就这样从粗糙到精细,张轻汉终于会做一件像样的家具了,“当家具做成的时候,我就特别高兴,家具一旦做坏,或者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我就会感觉很烦,甚至会把做好的成品砸掉。”张轻汉笑着回忆,那段时间自己都快要着魔了。在聪颖的天资和勤奋努力下,三年后,张轻汉终于出师了。
  然而,令张轻汉备感失落的是,出师后的二年间,几乎没有人主动上门请他做活,“主要是嫌我年纪轻,又没啥名气吧。”冷静分析出了原因,张轻汉不再消沉,他相信时间能够检验一切。在给人干活时,张轻汉肯吃苦、用心,从不偷懒,“包括用锯来锯木料时,手感的拿捏也要恰到好处,否则锯齿刻下的锯痕也会因使力不匀变得坑坑洼洼。”渐渐地,他做的家具因平整、光滑、精致出了名气,来找张轻汉干活的人自然多了起来,张轻汉告诉记者,忙地时候,他时常天不明就爬起来做活,干到半夜12点才去休息,实在做不过来了,就请别的木匠来家里帮忙做。“最开始,一天的工钱是2.5元,现在的话就是150元钱一天。”
  张轻汉做的最多的就是门窗、家具、房架,在那个年代,也常被别人请去做嫁妆,没事了,他会研究一些木雕工艺,做仿古的门窗,他自豪地告诉记者,当地景区老君山大山门上二层的挂窗就是他做的。张轻汉是一个有古典情怀的人,当他沉浸在这些只有斧子、刨子、锛子、凿子、锤子和木屑的世界中时,他感到的不是纷杂烦乱,而是充实宁静,“我就喜欢和这些东西打交道。”张轻汉说,他很喜欢看着一块普通的木头在自己的手中,经过锯、砍、推、刨、凿、钻、刻等诸多工序,转眼变成一件精美的家具,在他眼里,这些都是艺术品。2000年以后,铝合金门窗、逐渐增加的家具店里的现代家具取代了传统的木工家具,张轻汉接的活也越来越少,现在,他主要靠给房屋搭架及维修老家具来赚取家用。乐观的张轻汉没有埋怨,他把一腔热情转移到了根雕和收藏奇石上来,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在周围的山上寻找树根枯枝,回来经过稍微的修饰加工,按照枝条原本的长势制成形态各异的根艺,或是去河里寻找一些奇石。“夏季河里才涨完大水,就是寻找奇石的最佳时机。”张轻汉指着一块花纹极像秦俑头像的石头告诉记者,这块石头就是他骑着摩托车,沿巡检河岸走了一天时间,一块石头一块石头的翻,才最终找到的“将军相”,记者看到,张轻汉的木匠铺里,除了各式各样的木工家具,就是栩栩如生的根雕和形态逼真的奇石,这些不同的东西摆放在一起,竟然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现在的孩子只知道面粉,却不认识麦子。”张轻汉如此打比方说,就像传统的木工活已逐渐被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所取代,让年轻人们淡忘了那一件件古老精美的老家具是如何在木匠的手中淡定从容、不紧不慢地被凿磨出来的,为了不被忘记,张轻汉说他的木匠铺还将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