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录(87)
文章字数:1268
人生的“知遇”
我国古代人与人之间,有“知遇之恩”一说。就是说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曾经遇到过别人的帮助或荐拔,使自己得以顺利成长成才,最后成为有所作为的人,于是终生对之心怀感激之情而不敢忘。
《南史·南康憨王昙郎传》中说:“休先少倜傥有大志,梁简文之东宫,深被知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为人上宰相书》说:“某伏观先皇帝之知遇相公也,虽古君臣道合者无以加也。”就是讲的知遇之故事。
人生的知遇,具有偶然性,可遇而不可求。姜尚之遇周文王,诸葛亮之遇刘备等等,都是如此。懂得知遇之恩,常怀不忘,体现做人的道德品质,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诚信的题中之意。可惜现在这一美德被人丢的差不多了。所以今天不得不再来提倡感恩。
西汉刘邦的“三杰”之一韩信,少年不得志,曾受襄阳小儿胯下之辱,又没饭吃,饿得半死。偶然在河边遇到一位洗衣服的农妇,给他饭吃,使他免于饿死。据说后来韩信做了大官,就以千金报答这位农妇。因此就了“一饭漂母恩”的故事。这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但是,事情往往也有另一面。
现代史上柳亚子先生与毛泽东同志关系,也是令人深思的故事。柳亚子先生是清末民初的南社成员,有名诗人。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者,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者。1926年国民党二中全会在广州举行,柳亚子在此与毛泽东结识,他对毛泽东同志的才能十分钦佩。1949年他被毛泽东同志邀请参加建国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可是老先生不久忽然给毛泽东同志写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的七律:
开天辟地君真健,
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
无车弹铗怨冯马雚。
头颅早悔平生贱,
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
分湖便是子陵滩。
柳老先生为何突然向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到浙江桐栌去隐居,学东汉刘秀的友人严子陵呢?毛诗注家都说其事不详,没有人敢说破其中缘由。其实,很显然老先生是对他的安排不满意,大概觉得“委员”是虚衔,没有实权吧?
毛泽东同志看了柳诗,就写了一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妙就妙在双方都不说破而又心照不宣,这是诗歌的艺术妙用。毛泽东同志既表达对两人几十年友情并未忘记,又含蓄地指出对方牢骚太盛有损健康,劝其不必隐居还是留在北京好。柳老先生的牢骚显然出于私心,政治胸怀狭隘了点。我们不妨说他是以古代士大夫的心里看待无产阶级革命,以为他与毛泽东有着不同寻常的私交,就该得到特别重用,实在是书生义气。
其实,所谓人生知遇,并非完全由私情决定。起码要有三个条件具备才行,其一,首先要得别人的赏识荐拔,自己先要行,即有才有德有能;其二,你遇到的这个主儿也行,是善于识人的伯乐,他认为你行;其三,赏识你的这人还要有位有权,说了算数才行。这三条我以为缺一不可。特别是第一条,是先决条件。自己不行,又缺乏自知自明,那就只能“牢骚太胜防肠断”,既谈不上“怀才不遇”,反而暴露了自己心胸狭隘和心灵的卑微,别人并不同情。
如何对待“知遇”,应有点辩证思维,特别是自知之明。知人固不易,知己尤难! 12月30日记
我国古代人与人之间,有“知遇之恩”一说。就是说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曾经遇到过别人的帮助或荐拔,使自己得以顺利成长成才,最后成为有所作为的人,于是终生对之心怀感激之情而不敢忘。
《南史·南康憨王昙郎传》中说:“休先少倜傥有大志,梁简文之东宫,深被知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为人上宰相书》说:“某伏观先皇帝之知遇相公也,虽古君臣道合者无以加也。”就是讲的知遇之故事。
人生的知遇,具有偶然性,可遇而不可求。姜尚之遇周文王,诸葛亮之遇刘备等等,都是如此。懂得知遇之恩,常怀不忘,体现做人的道德品质,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诚信的题中之意。可惜现在这一美德被人丢的差不多了。所以今天不得不再来提倡感恩。
西汉刘邦的“三杰”之一韩信,少年不得志,曾受襄阳小儿胯下之辱,又没饭吃,饿得半死。偶然在河边遇到一位洗衣服的农妇,给他饭吃,使他免于饿死。据说后来韩信做了大官,就以千金报答这位农妇。因此就了“一饭漂母恩”的故事。这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但是,事情往往也有另一面。
现代史上柳亚子先生与毛泽东同志关系,也是令人深思的故事。柳亚子先生是清末民初的南社成员,有名诗人。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者,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者。1926年国民党二中全会在广州举行,柳亚子在此与毛泽东结识,他对毛泽东同志的才能十分钦佩。1949年他被毛泽东同志邀请参加建国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可是老先生不久忽然给毛泽东同志写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的七律:
开天辟地君真健,
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
无车弹铗怨冯马雚。
头颅早悔平生贱,
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
分湖便是子陵滩。
柳老先生为何突然向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到浙江桐栌去隐居,学东汉刘秀的友人严子陵呢?毛诗注家都说其事不详,没有人敢说破其中缘由。其实,很显然老先生是对他的安排不满意,大概觉得“委员”是虚衔,没有实权吧?
毛泽东同志看了柳诗,就写了一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妙就妙在双方都不说破而又心照不宣,这是诗歌的艺术妙用。毛泽东同志既表达对两人几十年友情并未忘记,又含蓄地指出对方牢骚太盛有损健康,劝其不必隐居还是留在北京好。柳老先生的牢骚显然出于私心,政治胸怀狭隘了点。我们不妨说他是以古代士大夫的心里看待无产阶级革命,以为他与毛泽东有着不同寻常的私交,就该得到特别重用,实在是书生义气。
其实,所谓人生知遇,并非完全由私情决定。起码要有三个条件具备才行,其一,首先要得别人的赏识荐拔,自己先要行,即有才有德有能;其二,你遇到的这个主儿也行,是善于识人的伯乐,他认为你行;其三,赏识你的这人还要有位有权,说了算数才行。这三条我以为缺一不可。特别是第一条,是先决条件。自己不行,又缺乏自知自明,那就只能“牢骚太胜防肠断”,既谈不上“怀才不遇”,反而暴露了自己心胸狭隘和心灵的卑微,别人并不同情。
如何对待“知遇”,应有点辩证思维,特别是自知之明。知人固不易,知己尤难! 12月30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