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5年02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乡村腊月
田家声
文章字数:1718
  乡村的腊月是一年中最忙火的日子。隆重的新年是从腊月初即拉开帷幕。“五豆、腊八、二十三,离年只剩七八天”,这是乡村人盼年的口头语。于是一切都围绕过新年而紧张有序地进行。乡里人说“宁穷一年,不穷过年”。这种传统的奢侈观念代代传袭。也是,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平素节俭着过日子,好不容易盼来了过年,也该美美的享受几天舒心的日子,补一补身子,缓一缓神,以利新的一年精神抖擞地继续把东日头往西山背,用辛劳的汗水和智慧的双手编织更美好的小日月。
  上碾磨
  往昔,交上腊月乡村的妇人就会趁晴好天气淘几斗上好的麦子,去磨(碾)房套牛上碾磨。碾子是官碾子,一个百余户的大村庄往往只守着一两合石碾(磨)子,于是碾房里一天到晚人潮如流,熙熙攘攘,一家挨一家秩序井然地排队等候,那碾子就不舍昼夜地连轴转,换牛易人不歇碾,你家上罢我家上。雪白的面粉便络绎不绝一担担从碾房挑至各家各户,收藏在瓦罐内,单等过新年蒸年馍,包饺子。
  备年货
  乡村的腊月集红火过平素几倍,热闹非凡。集市上堆积如山的年货让人们更能感到年丰岁稔的欢乐气氛。大清早,山乡七沟八岔的山民就潮水般的往集市上汇聚。上午10时左右集市就圆了。集盛时你拥我挤,如蚁的人潮黑鸦鸦一片,大有把个本来窄卡的集镇挤破的光景。人们笑脸盈盈,怀里揣着票子都在精心购置年货。东市买肉,西市买米,南市买蔬菜,北市买日杂、香表,再去供销社扯花布,揭年画,请门(灶)神。最后不忘去炭市场捎几斤木炭,以备腊月三十日晚生盆木炭火,把一年的日月烧得红红火火。
  扫 尘
  年终大扫除是一件麻烦却必须做的大事。
  过了腊八,到二十三前后,就要完成大扫除工作。商州人称作“扫栖灰”。扫尘时全家总动员,把家里的盆盆罐罐、大东小西凡能搬动的都要搬到场院,然后把屋子从内到外、从上到下、旮旮旯旯都要彻底清扫一遍。撕掉旧的窗纸(窗花),擦净木窗棂,贴上新的窗花。箱子、柜子上的铜什件儿和门上的铁门环里外清理得一尘不染,干干净净。然后和一盆白灰水,把烟熏火燎的墙壁、灶台用刷子蘸了刷得洁白如雪。焕然一新的屋舍以一番新气象迎接新年。
  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神的日子。
  祭灶是古老的习俗,《论语》中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话,《抱朴子》也说:“孟夏可以祀灶”,可见远古已有灶神和祭灶之举,只不过当时在夏天祭祀。一直到了后汉,因子方于腊日晨炊时,见灶神现形;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犬)因以祀之,自后累世繁昌暴富;而在冬天祭灶神也就相袭定俗了。
  乡间有首祭灶谣:“灶王老爷本姓张,今天是腊月二十三,骑着马、跨着筐,秫秸草料备停当;送你老人家上西天,人间好事要多说,明年下界降吉祥。”商州人祭灶多用糯小米面烙粘饼,意于让灶神粘住嘴巴,不能给天帝打小报告。祭罢,一把火把灶神唿隆上天。到了除夕时再接灶神回家,家家又在厨房神橱焚香“接灶”,贴上一张新请的灶神像。
  磨豆腐
  腊月二十前后磨豆腐是老常规。平日吃豆腐多是在集镇买或用自产的黄豆换,然而过年却一定要自家做。
  过去,做豆腐要推石磨,一个数十户人家的村庄往往合用一两副小石磨,常常为争先后而犯口舌。现今石磨已被电磨代替,既省力又方便。一般人家至少要做约8斤黄豆的豆腐,这就足够一家人过年吃了。
  蒸年馍
  二十三过后,家家户户开始蒸年馍,一般人家都要蒸七八上十锅。年馍的花样很多,有肉馅包子、豆腐包子、粉条包子、糖包子、豆沙包子、顶顶馍、花花馍(以洛南、山阳做的花样最多)等,每个馍馍上都要点一点胭脂红,图个喜气。
  将蒸好的年馍贮存在柜子里,上边用干净的布苫好(防止干裂),过年走亲戚当礼品或待客吃。
  杀年猪
  腊月杀年猪是商洛农村的惯例。腊月二十往后家家杀,户户杀,忙得“杀猪匠”提住裤子摸不着腰。
  杀猪匠未到,须得提前烧一锅滚煎的开水,以备烫猪毛用。一听猪嚎,就得赶紧将滚水一桶桶提出,倒在一个特制的大木梢内。猪杀倒后,两个“大力士”马上将其抬至盛有煎水的木梢内,拽住尾巴提起腿一边在煎水里烫,一边用毛石或铁铲刮毛,直到黑猪变白方抬出挂在提前搭好的木架上,由杀猪匠行“开膛破肚”术。孩童则争相抢夺从猪肚子里掏出的猪尿泡,让大人趁热搭嘴吹得胀圆,活似一只白色气球,怪好玩。
  待全部处理完毕,主人家即让杀猪匠割下“猪项圈”肉,拿到厨房放到锅里爆炒,并备酒食以款待匠人和来帮忙的邻里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