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5年02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寒假里的大学生
●文/图 余良禧
文章字数:930
    张珍帮妈妈卖袜子
    沈婷帮妈妈卖瓜子
    詹娅玲和同学们一起吃晚饭
    张银每天都早早地布置摊点

    春节前夕,大街上办年货的人群熙熙攘攘,搞销售的大军忙个不停。在山城镇安,销售大军中活跃着数十个稚嫩的面孔,他们利用今年超长的寒假做起了小生意,成为山城腊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笔者了解,这些“练摊”的大学生,大致分为三个类型:
    接地气,增加阅历。在西安文理学院读大四的张银同学说,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即将走向社会,在学校学了些理论知识,总觉得还浮在空中,就想利用这个寒假接触接触社会,增加点阅历。放假一回到家,征得父母同意后,他就在县城中心广场支起木架,挂上对联,摆上门画,热情接待每位顾客,仔细倾听顾客的意见,半月下来接触顾客1000余人,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社会知识。
    吃点苦,体验生活。寒冬腊月,天气特冷,这些皮肤稚嫩的大学生天天从早到晚经营着自己的摊位,从不间断。在山西农业大学读大二的女学生张尧尧,带着妹妹在南新街卖对联、年画和压岁包,寒风吹裂了嘴唇,双手冻出了冻疮,但她们不叫苦,不退缩。她们说,这样才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在青岛农业大学读大二的卢垣锟,爸妈都是公务人员,家里不缺钱花,但他仍然和两个大学同学在南新街摆摊卖鲜花。虽然家在县城,但他们不回去吃饭,而是在街上吃便餐。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郑重地说,这样才能体会到金钱来之不易,才能倍加珍惜父母给予的幸福生活。
    挣点钱,回馈父母,补贴家用。在大学生群体里,有家庭条件优越的,但也不乏家庭条件困难的。在西安财经学院读大三的宋俊,家住比较偏远的龙胜村,父母都是农民,经济比较困难,放假后他和同学合伙摆了个摊点卖年货,想给自己挣点学费,再挣点钱给父母补贴家用。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读大一的张林,母亲十几年前患了精神病,父亲去年冬月不幸骨折,家里经济十分困难。为了自己的学业,为了给父母看病,他一放假就回来摆摊,原以为能挣点钱,偏遇市场疲软,进了5000元钱的货,仅收回60%的成本。在西安文理学院读大四的詹娅玲说:“现在的大学生智商有余,情商不足,尤其不懂得体谅父母、感恩父母。”寒假里,她和同学张尚棂合伙摆了个年货摊,信心十足地告诉笔者,她要用自己赚来的钱,过年时给父母每人发一个红包,也算是对父母20多年来辛辛苦苦养育自己的一点回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