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从打工仔到小老板
文/图 陈波 谢非
文章字数:1066
养鸡大户李文锋在捡拾鸡蛋

  3月10日,天气乍暖还寒,在商南县试马镇试马村河畔,我们见到了回乡创业的刘师傅。他冒着寒风正在搬运已经消毒的香菇菌袋。采访间隙,他不时接打电话联系人做接种箱。
  2013年,刘师傅辞了在北京干了15年的工作,回到了老家。“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父母身体不好,两个孩子还要上学,我是家中独子,必须回来撑起这个家。”返乡后,他开始搞起了香菇种植。没有一点经验,他就去附近种植香菇的人家帮忙,学习种植经验。
  今年是刘师傅种香菇的第三个年头,他这几天的工作就是把蒸了五天五夜的菌棒重新摆放整齐,为接种做准备。偌大的菌棒堆旁,他的身影显得很单薄。“平时就是我和媳妇两个人在忙。在蒸菌棒消毒的那几天,每天只能睡五个小时。现在原材料和人工费都在上涨,为了节省费用,只在最忙的那几天请人来帮忙。”刘师傅显得很无奈。
  这几年,试马镇的香菇大多卖给了外地客商,收购价比临近的省份低些,但好的是香菇价格没有大的起伏,这给刘师傅搞种植吃了定心丸。“尽管现在的收入没有在外打工挣得多,也很辛苦,但能和家人在一起,互相照顾,心里是踏实的。”说话间刘师傅显得很满足。
  车在山里绕了几圈后,记者随村主任陈德地来到了荆家河村六组。李文锋家住在半山坡上,带着眼镜的他显得文质彬彬,像是刚毕业没多久的学生。他告诉我们,他已经是在广州打工10年的“老江湖”了。初中毕业后,李文锋去了广州,在工厂做焊接工。随着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两个孩子逐渐长大,他感到在外打工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决定回家创业。
  看到自己亲戚里有养蛋鸡的,李文锋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发展项目,2010年他自筹了30万元,在自家院子盖起了现代化的鸡舍,目前养了近4000只蛋鸡。刚起步时,他对养鸡完全没有头绪,遇到问题只能向养鸡大户请教,鸡苗防疫他也是亲自动手,做到万无一失。李文锋说:“生怕鸡苗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我哪里都不敢去,日夜精心观察。”今年鸡蛋的价格不走俏,养鸡卖鸡蛋做得好能包住成本,如果鸡再出现别的问题,那就肯定是赔本生意了。
  去年,自从商洛日报社包扶试马镇荆家河村以来,李文锋依托“双包双促”精准扶贫政策,获得了5万元的创业扶贫贷款。“这5万元贷款真是帮了我大忙,帮我解了燃眉之急。”如今,他每天都会用手机查看市场行情,并积极寻找销售渠道。
  目前,李文锋的鸡蛋和肉鸡主要销往西安、河南和广州等地,这种从厂家购买饲料,然后将鸡蛋销往厂家的“单向”市场模式限制了养鸡场更大规模的发展。面对新一年的发展规划,李文锋告诉记者,今年打算依托扶贫贷款资金优势,整合信息、技术以及政策资源,扩大规模,开辟更广阔的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