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养育未来”项目商洛试点
文/图 记者 马泽平
文章字数:5066
  项目引起了不少中外记者关注,国家卫计委教授蔡建华在丹凤花瓶子镇接受法国一家电视台专访。
  在我市农村,0至3周岁的婴幼儿科学养育,还是一片空白。
  项目工作人员一走进农户,宝宝就和他们玩得很开心。
  计生干部颜书霞成为养育师后,总能收获意外的幸福。
  李波和每一个宝宝都亲如父子,曾经见人就躲的宝宝对他极为信赖。

  编者按:儿童发展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关系城乡均衡发展,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据国家卫计委统计,城市孩子有70%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一比例只有8%,甚至还有一批农村学生,连初中教育都未能完成便已辍学。在我市农村,受经济条件、文化观念等束缚,对于0至3周岁婴幼儿还停留在“喝好、穿暖、饿不着”的初浅养育认知上,显然和提高人口质量背道而驰。如今,随着“养育未来”项目在我市启动,70名计生干部经过严格培训成为“养育师”走上岗位,对我市部分乡镇275名0至3周岁婴幼儿家庭进行养育知识培训。这将是我市婴幼儿教育领域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也希望为中国农村婴幼儿养育提供可借鉴的模式,成为切断贫困代际相传的根本举措。
  3月17日清早,一夜春雨洗涤后丹凤县商镇黑沟河村山清水秀,杨柳吐绿。计生干部李波骑着摩托车,载着颜书霞,带着两大包行囊又开始了他们的快乐之旅。当天,他们去看望8户0至3周岁的婴幼儿,并指导家长育婴知识。他们有一个陌生的名字叫“养育师”,是国家和省卫计委“养育未来”项目培训的第一批养育师。和李波、颜书霞的快乐之旅一样,丹凤县花瓶子镇的唐海兰、商南县魏家台镇闫海春、山阳银花镇刘贤菊等70多位计生干部也都在快乐地从事自己新增的一份工作“养育师”,他们在平时琐碎繁忙的工作中,乐此不疲的享受着养育师的工作。用他们的话说,“这是最有意义的事,看到家长约定时间老远在路口等着,我们的成就感就油然而生。”
  “养育未来”项目落户商洛
  学术研究和大量实验数据证明,早期投入回报效果最明显,尤其是0至3周岁的教育投资成本收益是最高的,错过之后,孩子一生都无法补救。因此,国外许多国家和家庭都把婴幼儿的教育投资作为孩子一生最主要的智力投资,而这在我市农村恰好是空白。2013年,国家卫计委在商洛调研发现,在农村,有40%的6至12个月的婴幼儿在认知或者心智运动的发展上明显滞后。研究发现,不仅是商洛,我国广大农村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还是空白,中国农村地区婴幼儿和儿童发展潜力并没有充分发掘出来。
  为了寻找改变这一现状的途径,2014年,由国家卫计委、农村教育行动计划、陕师大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多个单位共同实施婴幼儿早期发展干预实验项目,并命名为“养育未来”。
  2014年11月,养育未来项目在我市部分县52个乡镇开展实验,对所有700个婴幼儿的样本中,项目组随机选择275个参加养育项目,余下的425个样本作为控制组,一边在项目中进行前后对比。除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营养专家研究和知名厂商为农村实验婴幼儿提供安全健康的婴幼儿营养包外,还联合国内外的婴幼儿发展领域的专家,为0至3周岁小孩以每周为单位制定一套科学的综合的课程。
  项目牵头人之一、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培训中心主任蔡建华教授介绍,为了让项目顺利完成,去年冬季项目组还专门招募了农村乡镇70个计生干部,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训,从婴幼儿发展规律,到项目逻辑、农村家长沟通的艺术等全方位综合训练。每个养育师负责1至4个农户的婴幼儿的养育指导,每周定期上门辅导农村的幼儿,和他们一起玩游戏、做美工、唱儿歌,与孩子一道完成专为婴幼儿设计的课程任务,纪录下幼儿是否能跳高、数数儿、单脚站立等成长指标。每次的互动需要一个小时。除了陪孩子们互动,计生干部还得把每周进行的活动课件、玩具都交给家长,让他们在计生干部下次造访前的一周之间反复操作。
  “我们背后有一个专家团队始终跟踪,定期联系,确保对养育师的科学指导。”蔡建华说,“养育未来”计划的目标,是要让出生在贫困农村的幼儿们也能获得科学、充分的早期发展刺激,从此不再“输在起跑线上”。
  养育师背后的苦与乐
  3月17日上午,丹凤县商镇黑沟河村四组王春兰家院子里,她正和2岁左右的李梦悦以及31岁的计生干部颜书霞一起做给小熊过生日游戏。切完“蛋糕”,小梦悦还有模有样地将“蛋糕”分给小熊、邻居妹妹李铭悦以及周围人,引来了周围的掌声。小梦悦高兴之中,还亲吻了颜书霞,颜书霞的笑容也格外自然灿烂,现场留下了温馨家庭的一幕。
  “当了养育师,能得到那些家长和小孩的信任,我感觉自己好象年轻了许多,心里收获着许多快乐和幸福。”颜书霞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才19个月大,以前根本不知道0至3周岁的孩子养育的重要性,也不懂得那么多的养育知识,更不用说比她知识还欠缺的农村那些爷爷奶奶了。
  “以前我孩子哭时,我不要他哭,吼他,现在懂得要有思维去回应,他为啥哭,怎样才能让他高兴。”颜书霞说,通过项目组成为农村养育师,对她带孩子也是一个机会,她从中学到不少。“现在,和农村家长带孩子比较,我敢说我比他们优秀,不少邻居都主动向我请教一些育儿知识。”
  其实,身为农村计生干部的颜书霞,从事养育师工作十分辛苦。每周三的清早,不会骑车的她要和另一个养育师李波一起,一天要去看望八个小孩,最远的那个小孩张栋寓还在黑沟河村7组,离镇上15公里的山路,都是在悬崖峭壁上。“我每次经过那一段都很紧张,有时干脆就下来走一段。”颜书霞说,但是每到一处看到孩子们一张张露出的笑脸,他们总是疲劳全失,顿时有了精神。
  在张栋寓小朋友家,她的奶奶张桂芳提起当初养育师进门的情景,仍不好意思。当初,李波和颜书霞进门的时候,讲养育未来项目啥的,她以为是骗子,直接把人家赶了出来。“现在一到周三,孩子要是没见李老师和颜老师来,就问我们,叔叔阿姨是不是不来了。”张桂芳说,孩子整天都惦记,晚上在床上讲述叔叔阿姨教的故事。“他们特别辛苦,去年冬季下那么大的雪,他们都爬上来了,为了我的孙子可费心了,咋能报答得上。”
  几乎和颜书霞的遭遇一样,年轻的男计生干部唐海兰成为养育师第一天,也经历了同样的尴尬。
  花瓶子镇是丹凤县比较偏僻的一个乡镇,从县城驱车到镇政府要走50公里的盘山路。唐海兰负责的三个孩子,两个稍近一点,一个最远,在花瓶子镇与临镇的交界处。唐海兰还清楚记得,第一个周的周三,他先到离镇上15公里的赵湾村西沟组王家富的家,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由祖母和曾祖母照看。“那宝宝一看我就躲在门外不愿意进来,是一个很害羞的小男孩。”唐老师说,他介绍情况后,那位老奶奶只撂了一句话,“我啥都不知道,你等小孩父母回来后跟他们说”。之后,那家老人把唐老师当做人贩子看待,赶出了门外。
  “那是我从事养育师以来最低落的时候。”唐海兰说,但是一看到孩子那呆滞的眼神,我觉得这真是一件造福农村宝宝的好事情,我的坚持定会感化他们的。
  唐海兰首先通过镇村干部,和孩子父母亲取得了联系。“你们那个最后收费不?”“不!”“玩具和书籍真的不掏钱?”“不!”电话上一番交流后,家长才终于试着接受。经历几次的上门热心服务,小男孩王家富已经和唐老师成了好朋友。
  采访当天,记者和唐海兰一起走访王家富时,刚到家门口,王家富就挣脱爸爸的怀抱,奔向他,钻进他的怀里。小家富的爸爸王高强说,孩子参加“养育未来”项目后,他俩口也学了不少,今年不再打算出门挣钱了,就在家里种上几千袋香菇。“以前不知道,孩子幼年教育很重要,只是想到早点送他进学堂就行了。现在在唐老师的开导下,我们也在学习和孩子做游戏,讲故事。”看着孩子乐呵呵地甩臂做击打保龄球的小游戏,王高强脸上也绽放着笑容。
  城乡代际贫困鸿沟怎么填
  自去年11月正式启动到今年三月,刚刚过去5个月的“养育未来”干预项目,就收到了好消息,干预计划正在朝着理想的目标进行,深受农村家庭的欢迎。丹凤县商镇黑沟河村四组王春玲逢人便说,自己的小孙女李梦悦的可喜变化,“小孙女能叫上很多物品的名字了,当他看到兔子和妈妈走丢了的童话书时,就哇哇地哭着说,奶奶,小兔子找不到妈妈了。”
  距丹凤300多公里外的镇安县高峰镇银坪村的早产儿谭博尉,在计生干部宋约荣的入户指导下,学会了捏橡皮泥人,还能断续清楚地说出很多动物的名字,而这之前,小男孩吐字不清。看到这些,宋老师很受鼓舞,他说,“一个月包四次车,他自己掏400块钱腰包不心疼,关键是这工作让人有成就感。”而在商南县清油河镇,看着负责的几个宝宝,学会了整理玩具,第一次和他说“再见”,那些家长都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和孩子互动,他的心里荡漾着暖流。“以前我们计生干部做的是控制人口数量的工作,现在开始做提高人口素质了,这么受群众欢迎,一定要努力做好!”
  这一切可喜的变化,正是养育未来项目组所探寻的。
  其实,十年前开始,中国农村儿童的培养和教育等问题,就引起了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的关注。为了搞清楚农村孩子被城里孩子拉开差距的要害环节究竟在哪里,中科院的罗仁福、斯坦福的罗斯高和陕师大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的史耀疆等人主持的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团队针对农村孩子接受的中职教育、小学教育、视力问题、营养问题逐一拆解,向前回溯,不断进行对照性实验。
  2014年,婴幼儿早期发展团队才认定最关键的行动,是要撬动整条教育影响链上的最早一环,使家长们的育婴观念和知识产生根本性的改变。在中国农村,特别是在隔代教养现象大量存在的贫困地区,婴幼儿早期发展知识的匮乏,使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培养的起跑线差距,早在生命的最初1000天便已拉开。如果此一情况未获改变,农村贫穷情况的代际传递几成定数;即便孩子循父母的路径进城打工,阶层流动的前景也难称乐观。
  正在那些专家学者研究的同时,国家卫计委也在追寻:当民众的生育意愿在下降、中国的人口红利在衰减,以后怎么办?
  “想要维持同样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一代的中国人必须更聪明。”蔡建华教授说,如果中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创新驱动为主,避开“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就不能只靠城市里的孩子,农村的孩子一个人也不能浪费。
  民间和官方不谋而合。2014年6月,项目的执行者们启动了第一步:开始搜罗、汇编国外成熟的婴幼儿辅导教案,并将之本土化,改写成基层干部与家长都能熟练操作的农村0到3周岁婴幼儿课程,并解决了相关的教材、玩具等现实问题。这批总计70套,价值10万多元的课程玩具由国家卫计委、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陕师大方面共同分摊,终于去年11月和我市275名孩子们见面。
  历时五个月的“养育未来”项目尽管在外界还很陌生,但是在70名被训练为“养育师”的计生干部微信群里却吵得热火朝天,平时见不到面的计生干部们空闲时间不是在晒自己和宝宝们的照片,就是在讨论指导家长育婴工作的心得。
  期盼各界关注婴幼儿发展
  “养育未来项目就是正在贯彻国家正在大力实施的精准扶贫工程,是一项很接地气的民生项目,希望在商洛探索出一种可以复制的模式,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推向全国的农村,这将对提升民族素质有很大的帮助。”3月17日,正在丹凤县花瓶子镇赵湾村调研养育未来项目运行情况的蔡建华面对许多中外记者采访时说。
  蔡教授介绍,如果全国有5000万0到3岁的孩子,那么至少可以有800万人来做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工作。为了使这项工作能够成为一个被社会认可、有民间力量愿意投入的新业种,人社部在国家卫计委的建议下,已同意在2015年版本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新增列一项“婴幼儿发展养育指导员”的职业。如此一来,不但能替国家解决几百万的就业路径,也可让百万基层计生干部找到新的职业重心。
  对于养育师这一职业,第一批接受培训的计生干部纷纷期待不已。“养育未来项目把我们过去的工作,完全给颠倒过来了。”山阳县高坝镇计生干部秦玉禄说,现在“我们既可以服务于国家的利益,又可以给百姓送上幸福。”
  参加此项目的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史耀疆教授正和研究团队尝试着在农村试办另一种辅导模式,即利用各行政村中已撤并的小学校舍或是闲置的文化室、党员活动室,改装成能够让全村家长带着0到3岁婴幼儿前来活动的幼儿早期发展中心。若改装成安全、适合婴幼儿活动的环境,并添置完备的玩具、教具,每个中心大概得花5万元。史耀疆说,“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先找五六个村子,搞几个试点看看情况。”
  下个月,我市第一批200多名既吃了营养包又接受过半年“养育项目”互动的幼儿,将迎来一场时长两个小时的婴幼儿能力指标测验。他们的成绩,将和陕西全境另外1500多名只接受营养包干预、未接受计生干部上门辅导的同龄孩子相对比。项目组期盼养育未来项目阶段性成果,能得到国家层面关注,并以此作为提升整个民族素质的有力抓手,为“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