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花戏楼下赏佳联
李光正
文章字数:1055

  2015年2月,农历羊年新春佳节期间,我同放寒假闲居在家的女儿游览了位于龙驹寨丹江北岸的船帮会馆花戏楼,瞻仰了这座历史名楼的雄姿,也欣赏了镶嵌在楼上的三副古楹联。访古揽胜,临江读联,一腔欣喜自不待言。
  名楼大都是名联的天下,千古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大观楼,无不悬挂着很多精彩的楹联。层层楼台、排排抱柱上的楹联字字珠玑,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名楼名阁增色不少。当然,丹凤县龙驹寨船帮会馆花戏楼的楹联也起着同样的作用。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的花戏楼,除了屈指可数的三副古楹联外,并未给后人留下过多的诗词。三副楹联中,有一副楹联是由八组人物浮雕图案组成的“画联”,也称之为“谜联”,至今无人能解,正好给后人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文采典丽,气魄宏大,是花戏楼给我留下的突出印象。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戏楼大门两侧的石雕楹联“后元夷受封德昭千古,继夏禹称王福庇九江”语言质朴,内涵丰富,意境深远,通俗易懂。联语中的“后元夷”指的是辅佐大禹治水、开创太平盛世的上古先贤伯益,讲述的是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大禹在临终前将帝位传给伯益,伯益以“天下为公”为己任,高风亮节,主动将王位禅让与帝禹之子启的感人故事。丹江航运上的船工们尊治水功臣、厚德载物的伯益为“明王”、为水神,坐镇江滨,平浪护航,不仅宣扬了做人的修身立德之道,也寄托了船工们对生活“安澜普庆”的美好向往。戏楼台口的楹联“寻丹江一水,波涌江汉,浪拍集岸,驼驮帮挑,千帆万火,古往今来,会馆是史,史为之鉴;看商山白雪,嶝嵎嵬峩,四皓浆杆,葡萄香紫,千墅万塅,秦楚辗去,园林作卷,卷示人志”更是出语不凡,气势磅礴。此联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对“丹江”“会馆”“商山”“葡萄”“四皓”等船帮会馆周边标志性景物、人文历史和方物特产的大笔勾勒,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龙驹寨水旱码头的繁荣景象,令人有如临其境之感。构思奇巧,寓意深刻,是花戏楼楹联的另一特点。戏楼额坊中部悬挂有一块巨大横匾,上书“和声鸣盛”四个楷书大字,横匾两旁竖匾上各垂四组人物浮雕图案,构成一副“谜联”,每副图案中各有一人或三人,作各种姿态,组成故事,让人生发出种种畅想。多少年来,数以万计的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试图破解,但都望楼兴叹,抱憾而归。
  盛世岂能无奇才?几年前,当地政府曾悬赏巨资破译谜联,充分反映了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用当代人的智慧诠释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但愿古人的聪明才智和今人的臆测推断,能够早日在历史时空的座标上,碰撞出炫丽多彩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