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茶飘香
文章字数:1806
“正准备打电话呢,你们就来了,赶紧帮我检查一下茶叶烘干机的电路问题。”3月26日,陕西山阳县延坪镇延丰茶厂老板余毕福一把拉住供电所同志的手,高兴地说。
延坪镇地处秦岭南麓,为沟壑纵横的土石山区镇,山地约占总面积的95%,河川沟台地约占5%。土壤以黑沙土、黄沙土居多。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海拔为1300米左右,年均气温10.4-13.6℃,无霜期195-214天,属中温、高寒相间气候区,年降水量700—900mm,年均降水量约709毫米。尤其适合茶叶的生长,目前有茶园5000多亩,年产成品茶六七万斤,这里产出的茶叶口感醇厚,回味甘甜,富含硒、钾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产出的茶叶供不应求。高山之巅的延坪镇丰树村,道路如彩带一般飘舞在山间,两侧的油菜花竞相开放,和碧绿的茶园交相辉映,人行其中,宛如游在风景画里。富含氧离子的纯净空气和淡淡的茶叶清香让人陶醉。
商洛供电公司山阳分公司延坪供电所长柳龙说,延丰茶厂是他们走访的第二家茶厂,辖区内共有6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清明前后就要采摘、制作新茶了,所里要在这几天上门看看还有啥需要解决的用电问题没有。
80后所长柳龙介绍道,延丰茶厂位于延坪镇丰树村,是山阳县最大的茶厂,年产成品茶2万多斤,产值七八百万元。余老板接过话茬说:“没有你们电力部门的大力扶持,我的茶产业哪能做得那么大哟。”余毕福说,他这个茶厂是接手别人的,茶厂成立后,他在茶厂里面打工。当时,位于大山深处的延丰茶厂仅有茶园300多亩,由于不通电,不通路,整个茶厂只有一台茶叶揉捻机,还是用柴油发电机带动的。一年只能生产成品茶三四百斤,生产出来的茶叶还有一股淡淡的柴油味,不但生产能力有限,还使茶叶的品质受到了影响。
1987年,深山里的小山村终于通了电,但是由于整个村子只有一台50千伏的变压器,且供电半径比较大,电压不稳定,也难以保证茶厂的正常生产。“茶叶生产加工就是那个把月时间,要不然采回来的茶叶加工不出来,就会腐烂变质。电的问题不解决,茶叶的规模化生产就很难。”余毕福说,2003年,电力部门实施农网改造,还在他的茶厂增加了一台30千伏布点,地方政府也修通了通往山里的路,并对路面进行了硬化。电压稳了,道路通了,余毕福把茶园面积从当初的300亩扩展到了现在的3000多亩,同时进行了设备升级和更新,他把茶叶杀青机、自动上料烘干机、制扁茶机等设备搬进了茶厂。如今,茶厂的生产能力大大增加,不管采摘回来多少茶叶,都能生产出来。
“电力供应没问题,服务质量更是没得说。”余毕福说,茶厂有啥问题,打个电话,十来分钟,供电所的同志就骑着摩托车过来了。去年春天,正是制茶的季节,有天晚上凌晨3点多,加班生产茶叶揉捻机的电路发生了故障,天气暖和,还有200多斤鲜茶如果不加紧生产,就容易坏了。余毕福说,他迟疑着给供电所打了个电话,没想到,十多分钟后,供电所长柳龙就带着人上来帮他把设备给他修好了。“在每年的制茶期,供电所还派人蹲守在茶厂,及时解决问题,确保生产。我要给他们点个‘赞’。”余毕福说。
随后,我们又走进陈金南的茶厂,茶厂里面各种设备一应俱全,擦拭得干干净净,摆放得整整齐齐。“今年雨水充沛,茶叶迎来了丰收,供电所的同志已经提前帮我们把线路和设备检修完毕,就等着采茶了。”陈金南今年35岁,早年在外打工。2009年的时候,他辞掉工作,回乡创业,贷款五十多万建起了秦南茶叶合作社,成立初,供电所的同志就上门帮他把线架到了厂房,机器买回来后,供电所长柳龙又带着人上门帮助他上门调试、检修机器。
通过几年的发展,陈金南的加工厂已经年产成品茶一万多斤,产值三百多万元。如今的陈金南新建了厂房,盖起了小洋楼,开上了小轿车,成为远近闻名的青年创业模范。
陈金南说,由于延坪的茶叶使用的是有机肥,不仅天然无污染,而且茶叶口感好,他的茶叶不仅卖到了西安、松林,还通过电商卖到了福建、广东,甚至还有台湾的客户打电话过来要订购。正说话间,陈金南的电话又响了起来。他说:“这位打电话的是杭州的一个客户,去年新茶刚下来的时候,就通过快递购买了30多斤新毛尖茶,现在的茶叶根本不愁销路,产多少能卖多少。下一步他还要在继续扩大规模,让自己的茶厂达到年产茶三万斤。”
延坪镇镇长马宏伟说:“现在全镇共有茶园5000多亩,年产成品茶7万多斤,产值一千多万元,带动就业人口2000多人。茶叶产业的发展,也使得延坪镇村民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3513元增长到如今的7614元。延坪镇村民收入的提高离不开茶产业的发展,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部门的大力支持。”
(杨李周王世华杨舒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