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鼓浪屿脚夫
王卫民
文章字数:1157
  从鼓浪屿归来,除了拍岸涛声仍在耳边回响之外,无法忘却的是那些从早到晚汗流浃背地挟裹在人群中,拖着长长的“让开路”的吆喝声的鼓浪屿脚夫。
  从厦门旅游码头透过濛濛雾岚,鼓浪屿遥远而又在咫尺,郁郁葱葱又影影绰绰,颇有几分蓬莱岛的样子。乘游船稍顷即达,踏上岛你会怀疑自己走错了,似乎不是来到小岛,而是来到了另一个拥挤不堪的城市。难怪厦门市政府将原来摆渡游人的码头迁走,限量登岛。噪杂的叫卖声、摩肩接踵的游人,是鼓浪屿给我的最初印象。曾经古色古香、淳朴简陋的小渔村没有了,沙滩上戴着斗笠、哼着渔歌的渔家姑娘编织鱼网的美妙景象,被一拨又一拨拥挤、好奇而又有些茫然的游人所代替,只有空中迎风飞舞的海鸥是不变的记忆,留给游人一声声哀怨,或是在打问它们的家园。旅游小商品、纪念品比比皆是,以海鲜为主要特色的小吃令人馋涎欲滴,当你抵挡不住诱惑,掏了钞票后才觉得有些不值。其实,凡旅游景点,无不如此。
  最具风情的要算抛锚在海堤下的渔船。滩涂上,一群一群的红男绿女在地上铺一张报纸,摆上酒水,吃渔民们从船上现做的海鲜,当他们踉跄着离开,身后留下一片蟹爪鱼鲠。鼓浪屿再也无法得到属于它自己的那份亘古的恬静、清闲,原本纯洁、迷人的沙滩变成了远去的昨天。我已经没有游兴了,瞄着树下石椅上刚刚腾出的空位子,才迈出一步,便有人比我还利索地坐了上去,我索性与脚夫聊了起来。
  胶轮木板车是鼓浪屿主要的交通工具,岛上每天消耗的所有物资、商品都是从渡轮上卸下来,再由脚夫们分送而去。长长的板车队也算一道风景,各人有各人接货的轮渡。我说,你可以买一台机动车,省力又便当。脚夫一笑说,政府不允许用机动车,再就是人这么多,车子无法走,还怕撞了人。我恍然大悟“噢”了一声。和我说话的不是当地人,听口音像从中原来的。他缓过一口气,指了指街角上两辆装着货的板车。我随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狭窄拥挤的街角,游人像蚂蚁缠疙瘩一样蠕动。脚夫的车背带始终搭在肩上,做着随时前进的准备,可是前拥后挤的游人谁也让不了谁。十多分钟里,脚夫也没挪动几步。他们着统一的工作装,有些标志性,却没有谁同情地让一下路。许久,蚂蚁疙瘩稍微散开些,板车才挤了出去。牛顿的三大定律之一的惯性定律于鼓浪屿脚夫无用,因而就很费力。我向他们的肩头望去,看到黝黑的肩头被背带勒出十分明显的黑红色茧痕。又一声渡轮汽笛从对面传来,他们匆匆动身,准备卸货了。
  当我遥望彰州方向,海岸线的影子越来越重的时候,疲倦的太阳在西边海空下沉,无精打采,任云罅挡住半个脸。海面上漂着的金光,被轮船掀起的巨浪打碎,瞬时又聚集起来,覆盖着海面。游人返程的黄昏,码头广场更是人头攒动,热浪、声浪与海浪相融交汇。当最后一抹夕照落下,厦门的街灯亮了,鼓浪屿也华灯初上。据说渡完游人在十点左右,我默默祝福鼓浪屿趁夜间这个空儿喘口气,明天的日子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