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古稀老人的教育人生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魏华
文章字数:1332
  从教46年,将高等数学深入浅出地演绎进学生的脑海中,成就了许多学生走出国门的梦想。而今已年愈古稀,仍执着教育事业。曾丕刚,一个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全国特级教师,用余热继续着生命不息、教育不止的人生信条。
  山沟里走出了全国特级教师
  曾丕刚原是湖北十堰市人,1960年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毕业后,选择来地处穷乡僻壤、山大沟深的镇安县中学任教。大学专科生,在当时的镇安那是凤毛麟角。“当时没有什么教辅用书,没有电,我就在煤油灯下写教案,批改作业,第二天早上,又带着一身煤油味儿、两只黑鼻孔、一对黑眼圈,走进教室。”曾丕刚回忆说。
  在县中教了一年半后,曾老师被调到更加艰苦的柴坪中学,一呆就是20年。曾一块工作过的詹殿钦老师说:“来到乡下,他能像地道的农民一样种菜、参加各种劳动,却没听见他发过一句牢骚,教书的认真劲,我们是自愧不如,而且还整天又唱又哼的。”
  1981年,曾丕刚又调回镇安县中。干一行、爱一行,对教学精益求精的追求,让他迅速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因为连续多年成绩突出,学生爱戴,1989年,曾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1年成为全国数学特级教师。
  退而不休,省内外名校创佳绩
  1997年,曾老师退休了。他决定南下广东亚加达中英文学校,东往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北上西安高新一中,到这些压力大、质量高的名校任教,而且一呆又是9年。在这些学校里,曾老满头的白发总是最显眼。课间闲暇,学生喜欢向他提问、听他讲故事,尊称他“爷爷老师”;工作之余,年轻老师喜欢向他讨教教学经验,尊称他“叔叔老师”。
  时至今日,曾老师还能回忆2008年在育英学校,年轻教师赵斌在教育论坛上发表了一篇评价他的文章,“曾老师给我们上课时,正值花甲。这是一位每节课必带着一块小黑板的老师;一位拿着作业本追着我们修改错题的老师;一位在讲解正余弦函数时用太极的动作模拟函数图像走势的老师;一位常在期刊上发表论文后,拿着用稿费买来的花生糖给我们吃的老师;一位能使我们的数学成绩在考试中超过重点班的老师;一位让任何人都能体会到‘态度决定一切’的老师……而现在,这是一位最想敬他一杯酒的老师。”
  生命不息,教育不止
  2006年,年近古稀的曾老恋恋不舍地离开奉献了46年的讲台。“刚回来那会儿,我做梦都在讲课。”在一段时间的失落后,曾老准备“改行”,以创造新天地。他从小爱好文艺,吹拉弹唱一见就会的曾老,迅速练起二胡、月琴、箫、葫芦丝等乐器来,并很快就娴熟了。2011年,近73岁的他居然学起了中华民族最本土的乐器埙和西洋乐器陶笛,而且在2014年的陕西省首届葫芦丝陶笛大赛上,陶笛演奏荣获老龄组二等奖。
  曾老年过古稀再学艺,不是为了自娱自乐,而是为了继续他的教育事业。如今,他可是一个大忙人,每天早上教老年人练太极,周日中午两点给成人教陶笛;每周的一、三、五在中心广场演奏汉剧;利用周末时间为城区学校中小学生教陶笛、葫芦丝和武术。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弄得很多家长不好意思,硬要付费给他。他说:“我是一名教师,教孩子是我一辈子的义务,收费了,我会有负罪感。”
  今年3月,曾老组织成立了“陶笛葫芦丝汉剧协会”,各种资料和手续几乎都是这位76岁老人一人办下来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传承和吸收中外文化的精髓的胸襟,这个协会将是文化传承的立交桥,把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都传给大家,传给我们的孩子。”曾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