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的静板书
文章字数:2768
吴全喜指导老艺人排练
洛南静板书保护成员下乡走访老艺人
穿越时空,只见一位衣衫褴褛、双目紧闭的盲艺人,敲击着一面破锣、带着梆子、板胡循声走入一家正在办寿宴的大户。干干净净、热热闹闹一段祝寿词,唱腔既有北方男子的豪迈,又不失婉转灵动。一段唱毕,空气顿觉凝滞,听客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过门之时,忽而铿铿锵锵众乐齐响,好不热闹。这种自清道光年间便盛行于汉字故里洛南的曲艺,名曰静板书,源自民间,土生土长。200年之后,古老的静板书在被注入新鲜的血液、继承创新形式与内容之后,焕发新的无穷魅力,成功走出商洛,令更多的中华同胞知晓、欣赏、赞叹、折服。在洛南,提起静板书,无人不知吴全喜。这位曾经的洛南县文化馆馆长,以他独到的眼光、不懈的坚持,陪伴静板书从遗落在民间的明珠变成璀璨夺目的王冠。
访遍乡村老艺人
吴全喜今年67岁,是洛南县景村镇人。吴全喜告诉记者,从小他最崇拜的人一个是加加林,另一个就是高尔基。1973年,在民间文艺表演方面脱颖而出的吴全喜幸运地进入洛南县文化馆工作,主要负责群众戏剧曲艺创作辅导。“一次下乡搜集创作素材的时候,我在三要镇刚好遇到一户农家为母亲过八十大寿,请来当地几名说书先生表演助兴。艺人们委婉的唱腔、悦耳的音乐、诙谐幽默的道白、丰富的词汇、一人顶七人的绝技紧紧吸引了我。”吴全喜津津有味地讲述起与静板书最初的结缘经历。当晚他就和说书艺人同挤在一个土炕上,详细了解这种艺术形式。交谈中得知这叫“静板书”,自清朝道光年间就在洛南山村流行。其书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大本书可说几天几夜,中篇章回则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三、二十句的小书帽诙谐幽默,逗人发笑,多用开场,活跃气氛。这些传统书目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历史演义、神话传说,感恩孝道、男情女爱无不涉猎。只因过去多是盲人求生糊口的手段,很难登上大雅之堂。
从此,吴全喜就与静板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坚持上山下乡,吃农家饭、睡农家炕,到处拜访民间说书艺人。”吴全喜讲道,“但因旧俗,艺人都是口传心授,均无文字范本。我就采取录音、笔记的办法整理。”时经一年的努力,他走访艺人60多名,搜集整理大小传统节目300多个,仅录音带就达100多盒。2013年,吴全喜将几十年搜集整理的传统书稿和新编书目汇编,印刷成《洛南静板书》专辑,为广大艺人学习交流提供了方便,也填补了静板书有史以来从无文字记录的空白。
在继承中创新
担起挖掘抢救静板书的重担后,吴全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静板书的表演、音乐、行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把“静”改为“动”,把单一的各路流派综合东、西、北路三种风格为一体,使静板书的艺术性、欣赏性得到提高和突破。“灵口镇出名的老艺人李桂存,祖传五代说书都是一路腔调,加上祖传程式四句一个较长过门,破坏了书目的连贯性。”吴全喜说,他系统地研究了李桂存的唱腔后,指导他学会三种声腔,并采用多变音乐,吸引听众,创新后的表演受到观众的好评。“上寺店乡老艺人陈保子,师傅传授几十年,说唱都是闭眼静坐,古板死呆。”吴全喜指导他说唱时要睁大双眼,并与其它乐队艺人相互交流,才能达到最佳艺术效果。陈保子接受指导,一改过去风格,说唱灵活,眼神交流,动作展拓。创新后的静板书,粗犷豪放、气势浑宏、大起大落,在传统艺术融入现代文化元素,适应舞台演出。
在形式上的创新已经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吴全喜又开始琢磨怎样在内容上创新,使静板书真正跟上时代的要求。1976年3月,陕西省举办首届曲艺调演。吴全喜抓住机会,编写了一段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服务群众的《扎根》,抽调老艺人李志明与4名年轻女孩,借用静板书的形式和音乐唱腔,排练参演,受到省城观众的欢迎,也开创了静板书翻秦岭进西安,登上大雅之堂的先河。此后,吴全喜打破静板书才子佳人、宫廷斗争、民间传说等传统内容,多次将计划生育、植树造林等新内容变成静板书文本,同时他还配合教育、卫生、扶贫开发等部门编排静板书节目,拓宽了演出空间。与此同时,为扩大社会影响,他积极撰写静板书评介文章。1991年,吴全喜撰写的介绍静板书曲种的文稿,被收录进《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从此静板书正式被列入全国曲艺种类之中。
申报“非遗”成功
2004年,吴全喜得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陕西省发文要求各地申报“非遗”项目,静板书名列其中。心急如焚的他在这个时候突然想到了自己在剧团的学生、现任洛南县剧团团长的牛新宏和副团长方爱民。
“吴老师给我们俩分析预测静板书的前景。说干就干,随后剧团就主要承担起了申遗的任务。”牛新宏告诉记者,“我们三人分工,我主要解决经费,方爱民配合协调搞好外联,老吴则包揽全部文字表册、申报文档、视频监制、资料搜集。我们还对全县的艺人普查登记,筹备成立保护管理组织。”2005年,洛南县静板书保护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牛新宏说,管委会成立后,他们三人合力,在一无经费,二无范本,三缺资料的困境中,坚持筹备“申遗”工作。
“在那些日子里,牛新宏到处筹集经费,我和方爱民深入基层寻找老艺人录音拍照,征集资料。回到县里以后,我又熬更守夜整理书目,填写表册。”吴全喜回忆说,那时人手不够用,方爱民就让妻子、女儿到打印部粘贴申报照片。就在申报的关键时刻,吴全喜的老伴犯病住院。“我白天照管老伴,晚上在病床边书写材料。好多次因为思考文稿,忘了病人,整得老伴针跑药净,多受了不少疼痛。”牛新宏还对记者讲述了一个申遗的最后时刻发生的小插曲:“在刻制申报光碟时,我们三人一齐守候,彻夜难眠。天亮光碟制好,制碟人却要3000元费用,不交钱光碟不让拿走。我当时急得不行,把我媳妇的存折给抵押了。”
经过他们近五年的共同努力,终于2008年申报省级、2011年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成功告捷,静板书也成为全市唯一首个县级国家“非遗”保护项目。
洛南的文化名片
“为了加强文化交流,不断提高静板书的社会影响力,近些年来,我不停打探各种活动信息,为静板书展示寻求机会。”吴全喜告诉记者,上海世博会期间他们选调3名艺人组队参演,每天7场,共演出47场,累计接待中外观众6万人次。展演结束,上海碧塔海养生馆老板邀请连演十天,并赠送“非遗绝技,艺惊上海”锦旗一面。“西安世园会期间,就数静板书台前观众爆满,掌声响亮。”
2013年,洛南静板书受邀赴台湾演出。当7名静板书艺人登场亮相,伴随音乐呐喊帮腔,整个剧场掌声雷动,摄像、拍照齐拥台前,场面热烈火爆。最终,整个剧组还荣获“促进海峡两岸文化经贸交流贡献奖”。洛南静板书凭借自身的内涵与魅力赢得了同胞的尊敬。
吴全喜说,亮相上海世博会、走进西安世园会、入选全国第四第五届“中华颂”曲艺大赛进京演出、应邀参加台湾文化艺术节展演,静板书已成为洛南文化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我觉得现在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静板书保护工作传承下去。”吴全喜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计划把静板书引入校园,让更多中小学生了解熟悉,学习演唱。
洛南静板书保护成员下乡走访老艺人
穿越时空,只见一位衣衫褴褛、双目紧闭的盲艺人,敲击着一面破锣、带着梆子、板胡循声走入一家正在办寿宴的大户。干干净净、热热闹闹一段祝寿词,唱腔既有北方男子的豪迈,又不失婉转灵动。一段唱毕,空气顿觉凝滞,听客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过门之时,忽而铿铿锵锵众乐齐响,好不热闹。这种自清道光年间便盛行于汉字故里洛南的曲艺,名曰静板书,源自民间,土生土长。200年之后,古老的静板书在被注入新鲜的血液、继承创新形式与内容之后,焕发新的无穷魅力,成功走出商洛,令更多的中华同胞知晓、欣赏、赞叹、折服。在洛南,提起静板书,无人不知吴全喜。这位曾经的洛南县文化馆馆长,以他独到的眼光、不懈的坚持,陪伴静板书从遗落在民间的明珠变成璀璨夺目的王冠。
访遍乡村老艺人
吴全喜今年67岁,是洛南县景村镇人。吴全喜告诉记者,从小他最崇拜的人一个是加加林,另一个就是高尔基。1973年,在民间文艺表演方面脱颖而出的吴全喜幸运地进入洛南县文化馆工作,主要负责群众戏剧曲艺创作辅导。“一次下乡搜集创作素材的时候,我在三要镇刚好遇到一户农家为母亲过八十大寿,请来当地几名说书先生表演助兴。艺人们委婉的唱腔、悦耳的音乐、诙谐幽默的道白、丰富的词汇、一人顶七人的绝技紧紧吸引了我。”吴全喜津津有味地讲述起与静板书最初的结缘经历。当晚他就和说书艺人同挤在一个土炕上,详细了解这种艺术形式。交谈中得知这叫“静板书”,自清朝道光年间就在洛南山村流行。其书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大本书可说几天几夜,中篇章回则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三、二十句的小书帽诙谐幽默,逗人发笑,多用开场,活跃气氛。这些传统书目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历史演义、神话传说,感恩孝道、男情女爱无不涉猎。只因过去多是盲人求生糊口的手段,很难登上大雅之堂。
从此,吴全喜就与静板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坚持上山下乡,吃农家饭、睡农家炕,到处拜访民间说书艺人。”吴全喜讲道,“但因旧俗,艺人都是口传心授,均无文字范本。我就采取录音、笔记的办法整理。”时经一年的努力,他走访艺人60多名,搜集整理大小传统节目300多个,仅录音带就达100多盒。2013年,吴全喜将几十年搜集整理的传统书稿和新编书目汇编,印刷成《洛南静板书》专辑,为广大艺人学习交流提供了方便,也填补了静板书有史以来从无文字记录的空白。
在继承中创新
担起挖掘抢救静板书的重担后,吴全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静板书的表演、音乐、行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把“静”改为“动”,把单一的各路流派综合东、西、北路三种风格为一体,使静板书的艺术性、欣赏性得到提高和突破。“灵口镇出名的老艺人李桂存,祖传五代说书都是一路腔调,加上祖传程式四句一个较长过门,破坏了书目的连贯性。”吴全喜说,他系统地研究了李桂存的唱腔后,指导他学会三种声腔,并采用多变音乐,吸引听众,创新后的表演受到观众的好评。“上寺店乡老艺人陈保子,师傅传授几十年,说唱都是闭眼静坐,古板死呆。”吴全喜指导他说唱时要睁大双眼,并与其它乐队艺人相互交流,才能达到最佳艺术效果。陈保子接受指导,一改过去风格,说唱灵活,眼神交流,动作展拓。创新后的静板书,粗犷豪放、气势浑宏、大起大落,在传统艺术融入现代文化元素,适应舞台演出。
在形式上的创新已经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吴全喜又开始琢磨怎样在内容上创新,使静板书真正跟上时代的要求。1976年3月,陕西省举办首届曲艺调演。吴全喜抓住机会,编写了一段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服务群众的《扎根》,抽调老艺人李志明与4名年轻女孩,借用静板书的形式和音乐唱腔,排练参演,受到省城观众的欢迎,也开创了静板书翻秦岭进西安,登上大雅之堂的先河。此后,吴全喜打破静板书才子佳人、宫廷斗争、民间传说等传统内容,多次将计划生育、植树造林等新内容变成静板书文本,同时他还配合教育、卫生、扶贫开发等部门编排静板书节目,拓宽了演出空间。与此同时,为扩大社会影响,他积极撰写静板书评介文章。1991年,吴全喜撰写的介绍静板书曲种的文稿,被收录进《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从此静板书正式被列入全国曲艺种类之中。
申报“非遗”成功
2004年,吴全喜得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陕西省发文要求各地申报“非遗”项目,静板书名列其中。心急如焚的他在这个时候突然想到了自己在剧团的学生、现任洛南县剧团团长的牛新宏和副团长方爱民。
“吴老师给我们俩分析预测静板书的前景。说干就干,随后剧团就主要承担起了申遗的任务。”牛新宏告诉记者,“我们三人分工,我主要解决经费,方爱民配合协调搞好外联,老吴则包揽全部文字表册、申报文档、视频监制、资料搜集。我们还对全县的艺人普查登记,筹备成立保护管理组织。”2005年,洛南县静板书保护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牛新宏说,管委会成立后,他们三人合力,在一无经费,二无范本,三缺资料的困境中,坚持筹备“申遗”工作。
“在那些日子里,牛新宏到处筹集经费,我和方爱民深入基层寻找老艺人录音拍照,征集资料。回到县里以后,我又熬更守夜整理书目,填写表册。”吴全喜回忆说,那时人手不够用,方爱民就让妻子、女儿到打印部粘贴申报照片。就在申报的关键时刻,吴全喜的老伴犯病住院。“我白天照管老伴,晚上在病床边书写材料。好多次因为思考文稿,忘了病人,整得老伴针跑药净,多受了不少疼痛。”牛新宏还对记者讲述了一个申遗的最后时刻发生的小插曲:“在刻制申报光碟时,我们三人一齐守候,彻夜难眠。天亮光碟制好,制碟人却要3000元费用,不交钱光碟不让拿走。我当时急得不行,把我媳妇的存折给抵押了。”
经过他们近五年的共同努力,终于2008年申报省级、2011年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成功告捷,静板书也成为全市唯一首个县级国家“非遗”保护项目。
洛南的文化名片
“为了加强文化交流,不断提高静板书的社会影响力,近些年来,我不停打探各种活动信息,为静板书展示寻求机会。”吴全喜告诉记者,上海世博会期间他们选调3名艺人组队参演,每天7场,共演出47场,累计接待中外观众6万人次。展演结束,上海碧塔海养生馆老板邀请连演十天,并赠送“非遗绝技,艺惊上海”锦旗一面。“西安世园会期间,就数静板书台前观众爆满,掌声响亮。”
2013年,洛南静板书受邀赴台湾演出。当7名静板书艺人登场亮相,伴随音乐呐喊帮腔,整个剧场掌声雷动,摄像、拍照齐拥台前,场面热烈火爆。最终,整个剧组还荣获“促进海峡两岸文化经贸交流贡献奖”。洛南静板书凭借自身的内涵与魅力赢得了同胞的尊敬。
吴全喜说,亮相上海世博会、走进西安世园会、入选全国第四第五届“中华颂”曲艺大赛进京演出、应邀参加台湾文化艺术节展演,静板书已成为洛南文化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我觉得现在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静板书保护工作传承下去。”吴全喜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计划把静板书引入校园,让更多中小学生了解熟悉,学习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