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因户施策 考评激励
镇安“十条意见”深化精准扶贫
文章字数:775
  本报讯 (显根 风军 小锋)4月20至21日,全省金融扶贫创新培训班在镇安县举行,全省98个县的扶贫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并现场参观了丰收村、栗园村和花园社区金融扶贫示范点。
  今年以来,镇安县在深化“五大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双包双促”精准扶贫措施,出台了培育扶持关联产业、鼓励贫困户创业、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帮扶措施、实施双带工程、打造精准扶贫示范村、建立精准脱贫机制等“十条意见”,努力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该县推行精准扶贫储备金贷款三方协商机制,做好贷款投放,利息补贴和呆坏账核销处理,整合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资金,年投放贷款3亿元以上。稳步扩大茶叶、烤烟、蚕桑、林果、养殖等主导产业规模,重点扶持发展养蜂、油用牡丹、刺绣、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让每村有1-2项主导产业,贫困户有2-3项增收项目。推动大众创业,加大贫困户创业信贷扶持,将单户扶持额度5万元增至10万元。开办加工、运输、服务、建筑等小微企业,全年发展1000户。
  对无劳力、无积蓄、无安全住房的“三无”特困家庭实施“交钥匙工程”,保障住有所居。对低收入且有脱贫能力的贫困户建设“周转房”。对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寒贫困区域群众,按照“统一建房、分类补助、整体搬迁”的办法实现应搬尽搬。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重大疾病保障机制,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对“三无”特困家庭,全部采取民生兜底政策。县上还通过多方联系争取,每年确定100-200户有学生、有基础的贫困家庭与高校教授、讲师结成对子,促成两个家庭互联互帮。
  实施村党支部带领工程,推行“第一支部书记”制度,带动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包扶干部发挥信息和资源优势,协助贫困村组建2-3个产业合作社,贫困户占合作社会员的70%以上。实行精准扶贫和片区开发协同推进,按照“四个一”标准,着力打造20个示范村。同时,建立激励考评机制,对当年脱贫的贫困户,继续享受三年帮扶政策,使其持续发展不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