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笼屉匠
文/图 记者 左京 吉文艳
文章字数:1961
王天民熟练地操作着工具在给笼屉打孔

  在地灶铁锅被普遍使用的年代,笼屉作为铁锅的配套用品,成为我市民众日常所普遍使用的主要炊具之一。笼屉的主体材料为木料和竹片,长久使用难免有损坏,而老百姓又不舍得扔掉,于是,挑着长竹篾、圆竹席、窄木片烤弯了的笼屉框和各种工具而游走于乡间农村的笼屉匠成为一个很红火的行业。笼屉匠除了加工笼屉,还兼营笼屉维修的副业。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旧式地灶大铁锅的淘汰和铝制笼屉的产生,木质笼屉逐渐消失,笼屉匠也随之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一些留恋木质笼屉蒸出的馒头挺实、不塌水、有粮食的纯正味道的人们,仍在坚持使用旧式笼屉,加上一些食堂摊点的少量需求,才使那些秉承父辈言传身教的笼屉匠在手工业的夹缝里艰辛的生存下来。
  笼屉匠曾经的辉煌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蒸笼的需求量大得很。不光是农村,我们洛南的矿山市场一开放,做生意的人都需要蒸笼,那时候挣得多呀。”记者在洛南县一条不算繁华的街道偶遇52岁的笼屉匠人王天民,此时他正在给一个老主顾送来的黄得发黑的笼屉添补竹片。他的地摊周围除过几个闲聊的熟人再无顾客。这个洛南县城关镇南沟社区一组的地道笼屉匠,讲起这个行当曾经的辉煌,几分自豪不由自主地写在黝黑的脸上。
  王天民告诉记者,笼屉的历史由来已久,其雏形是古代的甑。据传,蒸笼在古时曾作为行业标志“幌子”出现在饭馆门口。“吃饭的人只要一看饭馆门口挂笼屉层数的幌子,就知道饭店的档次,就好比现在酒店门口标牌的三星级、五星级一样。”王天民说,笼屉在农村曾经也是家庭经济状况的标志,“普通人家只能用得起篦子,条件好的人才能用蒸笼。木笼蒸出来的馍馍,干、香,没有汽馏水,你看农村上年纪的人都知道这。不要看用的时间长了蒸笼是黑黑子,但是馍绝对白白香香的。”
  王天民讲道,由于当时蒸笼在广大城市农村的广泛应用,他凭借这门手艺完全能够养家糊口,日子过得还不错。“生意好的时候,我不常时间就要到渭南去进一回材料,需求量大嘛。”王天民说那时订做蒸笼层数多的人必须要提前一个多月给他下单子,才能保证及时交货,这还是他晚上加班加点赶出来的。订笼屉的人少的时候,他主要走街串巷去给人修补笼屉。“蒸笼用的时间长了,不是竹片掉了就可能是圈圈松了,到哪一个村里妇女们就把我围了,活多得干一天有时都干不完。”
  父辈传承的老手艺
  “我12岁上就跟着我爸学做蒸笼,到现在都40多年了。”王天民向记者介绍道,制作笼屉看似简单,其实工序很复杂,“首先要把木头解成分板,我们行话叫‘解笼板’,然后围绕一个烧红的铁圆筒熨成圆圈,行话叫‘熨笼板’。熨笼板的技术要领在于掌握火候,火候不到,木板熨不好,容易断;火候过了,木板烙燋也爱断。”王天民告诉记者,做好一个蒸笼前前后后要经过盘制腰箍、编织底座、绑接竹篾、钻孔、刨平等30多道工序,笼匠的辛苦就辛苦在选取、采伐木料与解笼板、熨笼板的过程中。准备好所有的材料,接下来就是按照主家所需大小订做各种尺寸的蒸笼。
  “多大的锅做多大的笼。”王天民说,按照锅的尺寸不同,蒸笼的大小从1尺8、2尺1到2尺3不等,最大的还有3尺3的。说着,王天民拿起他的宝贝工具轮番给记者做演示。刨子、刀、锯子,大多数都是跟了他几十年的老伙计,用起来也十分得心应手。“蒸馍、蒸碗子用木笼都美得很。一个笼放半斤重的馍能放21个,4两的馍能放25个。大蒸笼做成双把子,人一抬就走了。”王天民说,好的笼屉匠做出来的蒸笼底部匀圆、光滑、平实,好用不漏气,能搭10层之高而不倒。
  而如今,笼屉的加工材料有了极大的变化,有了纯铝制的笼屉,还有铝包竹笼屉,钢制笼屉,这类笼屉的特点耐用美观。手工制作的木笼屉与现在市场上的不锈钢、铝制品笼屉相比,显然已经失去了竞争力。针对这一点,王天民说:“你不要看铝笼好看,但是拿它蒸出来的馍馍有汽馏水,因为它的气度不够。木蒸笼蒸出的馍馍更能吃出来粮食的味道。”
  逐渐消失的笼屉匠
  虽然王天民对于木制蒸笼比较铝制蒸笼的性能上不认输,但是他也不得不无奈地承认笼屉匠行业的没落这个事实。“我最红火的时候,一天能做一个半蒸笼,一个笼能卖50块钱。现在价钱能卖到80块钱,但比起出门打工,挣的这一点钱看上去就少得可怜了,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划不来嘛。”
  去年9月份,王天民也试着去西安跟着人打工了。“在西安,我每天工作8个小时,管吃管住,轻轻松松一个月最少也能挣2000多块钱。”虽然账是这样算的,但是王天民说,在外打工期间,老家这边还是不停地有人打电话给他订做蒸笼,大多数都是还保留着大锅灶的以前农村的老主顾,还有做包子、蒸饺等生意的饭馆或者小摊点。“我也很犹豫,咱毕竟还是有这门手艺呢,有熟人找来不给人家做咱心里也过不去。再说,眼看着这门手艺慢慢没人再拾起来,总是有些不忍心。以前村上有6个笼屉匠人哩,现在算上我就剩两个了。我想,只要有人还愿意找我,我就还想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