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两千“背包干部”成了扶贫服务队
文章字数:708
本报讯(孙传卿柯遵印)近日,商南县过风楼镇5名农牧技术人员背着“民情背包”翻山越岭来到县河口村蔬菜大棚和柳树湾村梅花鹿养殖场,详细了解种养殖户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向他们讲解特色种植养殖技术。30多名种植、养殖大户专心地聆听着,不时提出问题,张国祥等5名包村干部从包里拿出各自的“民情日记”,详细记录着群众的需求和解决的办法。像张国祥这样的“背包干部”在商南县就有2000多名,他们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和农家小院,手把手向农民传经授艺,及时研究解决记录在案的民情民意,被群众亲热地称为“永久牌”扶贫服务队。
商南县结合在镇办推行的五项制度,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民情日记”“群众办事干部代办登记簿”“信访当日接待登记簿”等形式,摸清群众家庭基本情况、就业状况、收入来源、健康状况、主要困难等,在全县54969户农户中建立起“民生档案”。同时,向村上派驻100多名“第一书记”,采取部门结对联系、党员结对帮扶、党群结对共建等模式,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帮扶3户、科级领导帮扶2户、党员干部帮扶1户的“321”帮扶机制,通过思想上引、资金上扶、门路上找、技术上教等措施,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赵川镇根据“信访调查问卷”上显示的群众呼声,建立周五科级领导干部进村接访制度,把接待大厅搬到农家小院,方便群众就地信访。今年以来,该镇接待信访对象21批32人次,解决林业、土地、排水等问题15个,上交相关部门限时办理6个。
商南县建立的“民生档案”,已成为管理农村经济社会事务的“数据库”和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卡”。开春以来,全县共解决涉及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民生问题1312个,党员干部与群众交心谈话3.3万人次,记民情日记3000多份,结对帮扶困难群众2205人,解决信访难题132个。
商南县结合在镇办推行的五项制度,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民情日记”“群众办事干部代办登记簿”“信访当日接待登记簿”等形式,摸清群众家庭基本情况、就业状况、收入来源、健康状况、主要困难等,在全县54969户农户中建立起“民生档案”。同时,向村上派驻100多名“第一书记”,采取部门结对联系、党员结对帮扶、党群结对共建等模式,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帮扶3户、科级领导帮扶2户、党员干部帮扶1户的“321”帮扶机制,通过思想上引、资金上扶、门路上找、技术上教等措施,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赵川镇根据“信访调查问卷”上显示的群众呼声,建立周五科级领导干部进村接访制度,把接待大厅搬到农家小院,方便群众就地信访。今年以来,该镇接待信访对象21批32人次,解决林业、土地、排水等问题15个,上交相关部门限时办理6个。
商南县建立的“民生档案”,已成为管理农村经济社会事务的“数据库”和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卡”。开春以来,全县共解决涉及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民生问题1312个,党员干部与群众交心谈话3.3万人次,记民情日记3000多份,结对帮扶困难群众2205人,解决信访难题1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