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浆水豆腐
文/图 记者 董楠 陈波
文章字数:1448
杨成峰介绍他做好的浆水点豆腐

  “提起最早对豆腐的记忆,便想起母亲那条蓝色碎花的围裙。小时候每逢天晴日暖,母亲就会系着它,推着小院里那口由两个圆石堆成石磨,转上一圈又一圈,日积月累,石磨两层的接合处已磨出了了深深的纹理,黄豆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直到浓浓的豆香飘满整个小院。”今年33岁的王云说,回想起来,自己的豆腐情缘也许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带着豆香创业
  王云与丈夫杨成峰都是山阳县西照川人,结婚后,丈夫杨成峰一直在镇上做水泥和砖厂的生意,几年下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眼看着13岁的女儿要上中学了,夫妻俩犯了愁:“咋样让女儿既能去县上上中学,又能有个好的营生,把家里的光景过好?”
  经过两个多月的市场考察,夫妻俩拿着7万元全部积蓄,在县城最西段租了一间小门面,开始着手创立自己的品牌——千羽豆品。杨成峰介绍:“希望这个品牌能羽翼日渐丰满,走得更长更远,我们先从传统浆水豆腐开始,等以后市场打开了,还可以有传统豆卷、豆皮等更多豆制产品,所以取名千羽豆品。”由于王云的外婆和母亲一直都有做浆水豆腐的手艺,并且代代相传,到王云这里,制作传统的浆水豆腐已经成了习惯,以前每逢她将亲手做的散着浓浓豆香的豆腐拿出来给乡邻品尝时,大家都是赞不绝口,因此这次夫妻二人把这个好手艺创立成品牌也是信心满满。
  传统工艺质量好
  “浆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样的说法我是从小就听惯了的,亲眼看到整个过程,这还是第一次。王云说:“因为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就曾做过豆腐,爸妈说起来也算是手艺人了。多年过去了,当时做豆腐的工具早已不能满足现在大产量的需要。偶尔闲暇时,他们还是会说起当时做豆腐的情景,现在我听在耳中只是感觉好玩,完全体会不了他们当时劳作的辛苦。当现在把这传统的浆水豆腐当生意来做,才让我深深体会到当时父母劳作的艰辛。”
  王云给我们演示了起来,第一道工序就是把泡胀的豆子磨成浆,磨好了浆,再细细滤过渣,之后倒进锅里,把豆浆烧开,就开始点豆腐了。浆水豆腐质量的好坏全在这“点”的功夫上,农村人家家都有吃酸浆水菜的习惯,用上好的酸浆水点出的豆腐白、活、细、绵、精、嫩,味清幽淡远,略带甘甜,不像用石膏、卤水等化学原料点制的那样发涩发苦。点要得法,每隔四五分钟点一次酸浆水,需一勺一勺慢慢点,性急不得,如此数回,待豆花一层层结块,水和豆腐泾渭分明时,轻轻捞起,用纱布包裹,稍稍挤压成形,色泽清白如玉,一股酸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浆水豆腐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黄豆,经过浸泡、打磨成浆,用细箩或纱布滤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浆水菜酸汤点清待形成豆腐时,再滤出豆腐压成块。该豆腐质地细嫩,色泽清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要不是亲眼见证了整个过程,我肯定不会相信这一块小小的豆腐制作起来这么繁复。但当品尝到它的美味时,感觉之前的一切繁复工艺都值得了!杨成峰说:“为了保证豆腐的质量,我们从不揭豆油,这样出来的豆腐才有豆香又营养。”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了,豆腐的需求也比以前大,很少有人会向过去那样耐心地用浆水点豆腐,反而快速成品的石膏豆腐渐渐被年轻人习惯,甚至现在城里的很多中年人都忘了小时候那种浆水豆腐的纯正豆香。”杨成峰说,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石膏豆腐也是属于快餐食品的一种,长期食用后,会给人体留下沉淀物,所以习惯并不代表健康。
  据了解,其实,石膏豆腐跟传统的浆水很好区分,石膏豆腐颜色偏暗,并没有浆水豆腐看起来黄亮,而且传统的浆水豆腐往往飘散着浓浓的豆香味。由于做法不同,同等数量的黄豆,做出来的浆水豆腐比石膏豆腐会少20%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