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乡村篾匠
文/图 记者 王涛 李亮
文章字数:1474
在乡村,篾匠的身影依然存在,他们编出的生活用品轻巧耐用,受到人们的欢迎。

  岁月悠悠,现代生活中,竹筷、竹椅还没有淡出身影,尼龙折伞打碎了竹笠的田园牧歌,席梦思早已代替了竹床,竹壳热水瓶几乎变成了文物……老一辈们薪火相传的行当,正在逐渐退化为城市的记忆。但是,篾匠在乡村里的形象,永远是宁静而内敛的个体。他们用柔韧、粗糙而又灵巧的双手,激活了乡村色彩斑斓的生活。持久,原真,草根味十足。
  竹器方便生活
  工业品未曾发达之时,居家过日子,竹器与人们的生活简直就是如影随形:簸箕、背篼、蒸笼、篾枕、竹席、竹床……农村,哪家房前屋后都会有几丛竹子。用竹器编的家什,轻巧耐用,极大地方便了农村的生活。
  家住商南县赵川镇石堰河村的王重明今年已经80多岁了,他年轻的时候就是当地有名的篾匠,自己家用的竹篮、背篓、凉席等都是他亲手制作,这些竹制品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他还记得,以前在农村编织竹器的篾匠很受青睐。家家户户都具备着生活必需的实用篾器,用烂了就得添补或是新置,自家不会这门手艺,就得延请篾匠到家,砍竹、剖篾、编制。而乡间篾匠几乎都不是专职的,他们的本位是农人,平时侍弄自己的庄稼活儿,在农闲时有人相请,才去给人家编制篾器。主家管饭,好酒好肉一日三餐。主家给的报酬也没有一定之规,有的是互换工时,有的是给现大钞,有时甚至是帮忙不要报酬。然而,不管怎样,德行高尚手艺精湛的匠人,给别人做活儿总是比为自己做还要一丝不苟。
  王重明的一生,大部分年代都是与庄稼打交道,尤其是在秋收季节,农村家家户户都必须得有个场地或是大型篾具晾晒粮食,有的人家在搪好的石灰场坝或是水泥场坝里晾晒,没有场坝的就只能用晒簟晾晒了。晒簟宽大,只要有个平整的地方都可以放上去,倒上粮食。晾晒完毕,可以卷起来捆好放置在恰当的地方,方便,还比较灵巧,是农村里最常用的篾器了,至今这里家家户户还都有晒簟。
  不老的手艺
  在农村,熟练的篾匠在编制竹器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基本功:砍、锯、切、剖、拉、编,样样通晓,件件扎实。从锯成竹节,剖成篾片,到编织成竹编用具,要经过好几道工序,而且大多需手工操作。整个工作势如破竹,姿势顺然天成。
  破竹,是篾匠的绝技。在王重明的不多的工具中,那把砍刀他已经用了很多年,看起来依然明亮厚实。一枝笔挺的毛竹去枝去叶后,一头斜支在屋壁角,一头搁在王重名的肩上,只见他轻轻一勾,开个口子,再用力一拉,茶缸粗的毛竹,就被劈开了一道口子,“啪”的一声脆响,裂开了好几节。然后,顺着刀势使劲往下推,竹子节节劈开,“噼啪噼啪”响声像燃放的鞭炮。很快,那把刀被夹在竹子中间,动弹不得。此时,王重明用一双长满厚茧的手,抓住裂开口子的毛竹,用臂力一抖一掰,“啪啪啪”一串悦耳的爆响,一根毛竹訇然中裂,姿势有舞蹈般优美。
  篾匠活的精细,全在手上。王重明告诉记者,编制一件好的器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剖篾条,厚了不匀,薄了不牢,这全凭手指的感悟与把握。一个好的蔑匠师傅剖出的竹丝如一条条细薄柔软的拉面,那样编出的器具才会既美观又耐用。而编制一件器具往往少则三天,多则四五天,陪伴他们的或是一壶茶或是一盒烟,他们工作时,一丝不苟,超然物外。
  如今,工业品的繁盛,在见证着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遏制着一些有生命力的原始文明的发展。层出不穷品类繁多的塑料制品,几欲取代农村原始的篾器。然而,在倡导绿色环保无公害的大背景下,人们又返璞归真,还是倾心于篾匠手制的篾器用品,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最为关键的是:绿色,环保,养生。
  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在像王重明等篾匠的意识里,只要田里还长谷子,篾匠就不可或缺,尽管卑微,但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