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理念助推镇安农业提质增效
文章字数:635
本报讯(谭显根柯贤喜陈风军)镇安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将循环发展理念引入农业经济发展之中,积极推广集产业、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现代集约农业新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一季度该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39亿元,增长4.6%,其中循环农业增长贡献率超过六成。
引入循环理念。把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引入农业生产,在全县推广实施了“圈-沼-菜”“场-沼-地”和“种-养-加”三个“3位一体”模式,把牲畜粪便发酵成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把沼渣用作种菜肥料进行清洁生产,全县先后推广“三位一体”户4.4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25%,建成无公害生态农产品基地28万亩,既环保又经济,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发展山地农产。围绕核桃、板栗、生猪、山羊、土鸡、蔬菜、香菇、木耳等林特产,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山地生态农产,拓展群众增收渠道,全县先后发展标准化板栗园50万亩、核桃基地15万亩、茶叶6.8万亩、蚕桑20万亩、油用牡丹5000亩、烤烟2.6万亩,山地生态农业年产值达3亿多元,真正实现了群众点“绿”成金的目的。
培育特色园区。依托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鼓励扶持特色农业园区建设,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先后成功培育了油用牡丹观光产业园、茶叶科技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具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并融合带动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飞速发展。先后建成了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区,3个市级农业产业园区,培育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个,农业产业园区实现年产值达1.8亿元。
引入循环理念。把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引入农业生产,在全县推广实施了“圈-沼-菜”“场-沼-地”和“种-养-加”三个“3位一体”模式,把牲畜粪便发酵成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把沼渣用作种菜肥料进行清洁生产,全县先后推广“三位一体”户4.4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25%,建成无公害生态农产品基地28万亩,既环保又经济,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发展山地农产。围绕核桃、板栗、生猪、山羊、土鸡、蔬菜、香菇、木耳等林特产,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山地生态农产,拓展群众增收渠道,全县先后发展标准化板栗园50万亩、核桃基地15万亩、茶叶6.8万亩、蚕桑20万亩、油用牡丹5000亩、烤烟2.6万亩,山地生态农业年产值达3亿多元,真正实现了群众点“绿”成金的目的。
培育特色园区。依托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鼓励扶持特色农业园区建设,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先后成功培育了油用牡丹观光产业园、茶叶科技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具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并融合带动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飞速发展。先后建成了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区,3个市级农业产业园区,培育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个,农业产业园区实现年产值达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