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市7个县区均有手足口病发病
预防控制手足口病需采取综合性措施
文章字数:1688
  手足口病是全年均有发病,5-7月为发病高峰期,目前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峰期。我市7个县区均有手足口病发病,90%以上为5岁以下儿童,以农村散居儿童为主;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家庭、村民小组,分别占56.86%、37.26%、5.88%。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出,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来防控。
  5岁以下儿童超九成
  专家指出,手足口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90%以上,重症病例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少数学龄儿童及成人也有发病,多数感染后不发病,但能够传染病毒,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能够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多种,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年对我市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其肠道病毒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这两种病毒的传染性很强,患者在发病前数天,患者咽部和粪便中即可检出肠道病毒,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粪便中排毒时间可长达5周,且各型病毒感染无交叉免疫。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患者疱疹液或被污染的食物、衣服、用具等经稚嫩的皮肤而感染。
  患者从感染肠道病毒到发病时间约2-7天,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轻微,以发热伴手、足、口腔粘膜、臀部皮疹、疱疹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咳嗽、流涕、恶心、呕吐。少数病例,特别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病例,病情进展快,发展为重症病例,合并肌痉挛、急性迟缓麻痹脑炎、肺水肿、心肺衰竭等,极个别病例可致死亡。典型手足口病皮疹特点可概括为,四个部位:手、足、口、臀出现皮疹;四个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四个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巴。
  综合措施预防控制
  手足口病尚无可预防的疫苗,无特效治疗药物,关键在预防,重在早期隔离治疗。我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市中心医院及各县医院共7所综合医院为手足口病定点诊治医院,定点医院均设立了手足口病专科门诊和专用病房,成立了专家组,其他医疗单位发现的疑似病人都要向所在县区定点医院转诊。预防控制手足口病主要采取以下综合性措施。
  城乡未入园、入学的散居儿童,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表现,由所在地村卫生室或卫生院进行初诊治,并按要求转诊。一旦有的关键是要早发现、早诊断,及时进行隔离治疗。无论是住院治疗还是门诊治疗,在未治愈前,家长不要患儿外出与其他健康儿童密切接触,防止患者将肠道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群,住院出院病例和门诊治疗病例居家隔离的时间为症状消失后7天。
  严格消毒,切断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患者在发病前数天,咽部和粪便中即可检出肠道病毒,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粪便排毒时间可长达5周,病毒随患者粪便和咽部分泌物排出污染环境及物品,易感者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造成手足口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对肠道病毒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进行严格终末消毒,可有效阻断肠道病毒传播。可使用一定浓度的“84”消毒液进行消毒,家庭消毒可取一矿泉水瓶盖的“84”消毒液,加入一矿泉水瓶(约500毫升)的水,混合匀后即可使用,对患者接触过的日常用品、玩具等分别采用擦拭、浸泡消毒,将浸泡过的消毒液喷洒地面消毒;对奶具、餐具进行煮沸消毒,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后集中倒入厕所,病家、病房、教室等使用过氧乙酸进行室内喷雾消毒;保持室内通风,勤晒衣被。通过严格消毒,可杀灭物品及环境中的肠道病毒,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个人卫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要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锻炼、合理营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密切接触手足口病人的体弱儿童,可肌注丙种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手足口病无持久免疫力,且各种病毒无交叉免疫,病愈后1—2周仍可再度感染,因此家长最好不要带孩子到医院探视病人、到有手足口病患者家中去玩耍,幼儿园、学校老师及儿童家长要教育儿童养成不随地大便,饭前便后、外出回园、回家要认真洗手,成人在接触婴幼儿前也要认真洗手,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儿童。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手足口病病毒多,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性强,粪便排病毒时间长,5岁以下儿童是受手足口病危害的重点人群,因此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学校老师和家长责任重大。(通讯员杨兆民记者王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