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美丽乡村梳洗楼
文/图 孙传卿 周金亮
文章字数:1862
  古朴的民居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大观岭庙宇
  清代护林碑不再被风吹日晒

  梳洗楼的青山绿水
  绿树掩映的移民小区

  商南县湘河镇梳洗楼村,与河南古镇荆紫关接壤,雄踞丹江之滨,距商南县城百里之遥。它地理位置显赫,海拔独特,人文厚重,环境优美,成为陕西旅游精品线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梳洗楼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村庄,因古建筑“千年一楼”梳洗楼而得名。清朝诗人王时叙有诗曰:“梳洗楼边骑暂停,清油河畔路曾经。当年楚豫谁分界,一色遥山不断青。”村子的江边有一30米高、20米长、2米多宽的石崖拔地而起,酷似高昂的龙头,“龙头”上还有一块约2米高、1米宽的山石,犹如古代的大印,石头上面有两个三寸金莲的脚模印和梳印。相传,这就是当年苏娘娘战后梳洗留下的遗迹。石崖上有一庙殿,当地人称“娘娘庙”。
  站在梳洗楼上,极目四眺,梳洗楼座下的小山,脉缘于巍巍的甪峰之巅,起伏盘旋蜿蜒百里,犹如一条灵动的蛟龙;楼东有一条形似巨龙的山脉与之相伴舞动,这样双龙四目相望,抬头颦目回首含情,活灵活现。二龙中间是一块10亩左右的肥沃平地。中间有一高约15米的巨石拔地而起,活像一头卧圈酣睡的猪,被当地人笑称为“二龙戏猪”。
  再有古诗赞美梳洗楼曰:“高楼临水净尘埃,古石玲珑作镜台。秦楚云山开阔处,一帆飞去一帆来。”丹江两边的山顶上各有一座石城堡,隔江对峙,分归陕、豫两地所属,历史上“两城夹一河,船走城中过”的传说,指的就是这里。如今城堡无存,城基犹在,“一帆飞去一帆来”的情景也随着汤汤东去的丹江水,飘然逝去,也只有静立在梳洗楼的残垣碎砾上细细地缅怀,才能“触摸”得到……
  梳洗楼村有一道观名大岭观,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商南县最大的寺院与宗教胜地。有古诗写道:“岧峣大岭落盘空,秦楚毗连冠盖通;佛顶昙花今古现,樵肩松叶往来同。风吹絮帽云披白,霞峰芝轩日照红;古寺一声钟未了,行人高望苍莽中。”古代大岭观附近,满山遍野皆是合抱粗的树木,脚下是用青石板铺设平整的道路。来到岭上,面前是一座座坐北向南的大寺院,后边是正殿,殿外雕梁画栋,殿内金壁辉煌,中间端坐着手执拂尘的太上老君,香火缭绕。大岭观是古时商南新任县令首先要焚香朝拜的地方,传说哪个县令如果不去大岭观敬香祈愿,官位就坐不稳。因此,商南县城至大岭观之间自然就交通发达,商业兴隆。
  在村外的丹江河边,耸立着一座非常罕见的“护林乡规”碑刻,乃清朝护林防火石碑。这块护林碑高约1.7米、宽约0.8米,青石质地,圆首,无座,被青砖包砌。面对江水的碑阳额题四字“规留万古”,字迹清晰可辨,上刻“光绪十三年十一月立”,距今已有126年。石碑阴额题四字“永垂不朽”,碑文大意是梳洗楼是秦楚豫三省接壤之地,“以商养生,各守本业,勿可妄为”,乡规约定,“漆树,偷砍一棵者,罚钱一千文,一枝者,罚钱五百文;柴山树林,偷砍一林者,罚钱一千文,砍一担者,罚钱五百文;禁牛羊猪鸡入地贱食禾稼,倘食苞谷一棵者,罚油一斤……”乡规约定,如有违反的,“轻则同众议罚,重则送官究惩”。
  一块碑石两面都有碑文,而且涉及到120多年前的政治、经济、民生多个方面,实属罕见。虽经百年风雨侵蚀,江水几次淹没,至今仍巍然挺立,碑体完好,碑文无损。百年育人,十年育树,从中可以看出先民爱林护林的决心和斗志,赏罚皆分明。今天仍对梳洗楼村乃至全县育林防火有重要警示作用和参考借鉴价值。
  梳洗楼村海拔只有214.2米,是陕西省海拔最低的地方。历史上,梳洗楼处于商山古道和丹江航运的交会处,便利的交通条件,使这里的大宗土特产生漆、桐油远销湖广等地,小有名气。改革开放后,梳洗楼人又利用海拔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蜜桔种植,加上土壤适宜,这里生长的蜜桔个大味甜。深秋时节,满山遍野,房前屋后,到处是一片片金灿灿的蜜桔,造林爱林,让梳洗楼人尝到了甜头。由于海拔低,气候温热,其物象与秦地又有不同,每年夏季小麦收割有全县“第一镰”之美誉。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历来成为游人向往之处。
  有历史记载,明代著名旅游家徐霞客在明朝天启三年途径梳洗楼,从丹江泛舟而下出商南,结束为期6天的商洛旅行,留下了《游太华山日记陕西西安府华阴县》和《徐霞客日游记》。徐霞客先生的商洛之旅,在他三十多年的旅游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梳洗楼也因徐霞客而载入史册,留芳391年。
  著名作家贾平凹、阿城、著名女电影演员斯琴高娃曾来过梳洗楼村,电影《月月》大部分外景曾拍摄于此。据村子老年人回忆,《月月》拍摄期间招录农民演员,村中好多人乐坏了,踊跃报名参加试镜,都想当“名人”!《月月》1986年上映后,“梳洗楼”也随之名声扬外,成为厚重的文化瑰宝,在秦岭南麓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