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脚踏三省的白浪街
文/图 记者 王涛 李亮
文章字数:4428
  三省友谊广场
  陕西白浪街
  “三省石”处游客如织
  紧邻白浪的河南荆紫关镇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古街

  这是一块神奇的地方,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白浪街。在这里,不用花几分钟时间,便可踏访三省之地。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三省各异的风土民情,感受到三省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你可以听到电视机里同时传出的秦腔、河南梆子、楚剧,还可以闻到农家院里飘出的陕西羊肉泡馍、河南胡辣汤、湖北三合汤的不同香味。在这里,你会发现,有的家庭3个女儿嫁到3个省份,3个儿子娶回3个省的姑娘。在这里,你会常听到这样的民歌:“鸡鸣犬吠听三省,土地毗邻屋相邻,百姓同饮丹江水,同舟共济一家亲。”是的,这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跨越了地域的差异,彰显了一脉相传的兄弟情谊。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一种好奇和期待,揭开这里的神秘面纱。
  探访荆紫关古街
  自商郧路湘河大桥处沿着丹江而下,宛如走进了长江三峡。汹涌的丹江水自高山流入平原,沿岸的房屋和高山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不多时,就来到了闻名遐迩的白浪。
  白浪地处我市商南县东南边陲,秦、豫、鄂三省结合部,因有“三省石”友谊碑而声名远扬。从地图上看,因为大山的阻拦,丹江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环形,由于江河的常年冲击,因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平原,自古就是重要的水旱码头,物流集散地。
  走进白浪街道,马路宽敞干净,道路两旁粗古的银杏树摇曳生姿,街道上操着不同方言的人们相互打招呼、说笑,三省宾馆、三省友谊广场、三省饭店等以三省为名字的各种商铺在街道上格外醒目,不时有游客穿梭在街道上,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这个神奇的地方,而镇子后面就是静静流淌着的丹江。
  听当地人讲,这附近最出名的还是河南荆紫关镇,它与白浪街仅一河之隔。史料上有关于荆紫关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据传,公元前304年,此地属于楚国管辖,楚王派太子荆来镇守,于是此地就取名叫“荆子口”。到了明朝中叶,明王朝派官兵千余人来驻守,并改“荆子口”为“荆子堡”。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盛开着紫色的荆花,清朝初年,当地人又把“荆子堡”改为“荆紫关”,从此便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在当地人的口中,他们时常把荆紫关叫“荆关”。
  过桥之后,就来到了著名的荆紫关古街,这可以说是一条没有被“商业化”的街道,路边一些厚重的建筑旁当地群众三三两两摆了一些卖杂货的摊位,街道上的游客也很稀少,也许大家还不知道这个地方吧,我心里想。但是来过的人肯定认为这是值得一去的地方,这里的街道古朴灵秀,地面用青石铺砌,干净整齐,两侧的板门店铺,具有清代民间商业建筑风格,翘檐雕饰,古色古香,房门都是木板嵌成,房屋多是进出几层院落,两边厢房对称,让人不免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气息。
  顺着街道往前走,古朴的民居中不时出现体量高大,建造精良的建筑物,听路旁的老人讲,这些便是昔日这条繁华商业街中的公共建筑,它们大部分保存完好,有的稍有损毁,个别的则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改变了原有的面貌。
  古街中最大的建筑群便是山陕会馆,该会馆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山西和陕西两省商人集资创建,面积4000余平方米。现存建筑6座,房屋29间,皆在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楼、戏楼、过道楼、钟楼、春秋阁(中殿)、后殿、卷棚等。在这其中的建筑上,会看到一些形态逼真的透花木雕,询问后知道这些木雕的图案各有名字:“丹凤朝阳”“习武图”“雄鹰展翅”等。仅仅在这里停留上几分钟,我们已能想象到昔日古街的繁华。
  “三省石”的美丽传说
  在感受了荆紫关古街的历史气息之后,再驱车返回,来到神奇的白浪街。据说,白浪街因在每年立秋前后有白色的浪花从河底泛出而得名。街南面,属于湖北省,东边属于河南省,西边属于陕西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省商家的竞争,造就了白浪街的繁华。贾平凹对此也是评价极高,他在《商州》中写道:42户人家,家家都做生意,门窗全然打开,办有饭店、旅店、酒店、肉店、烟店。那些附近的生意人也就担筐背篓,也来摆摊,天不明就来占地点,天黑才收摊而回,有的则以石围圈,或夜不归宿,披被守地。别处买不到的东西,到这里可以买,别处见不到的东西,到这里可以见。“小香港”的名声不胫而走了。
  白浪街还有一个特点:三省在这条街上都设有基层政权。据专家考证,在中国版图上三省交界之地共有41处,只有白浪街才具备此特点: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湖北省郧县白浪镇和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三镇间相距均为2公里左右。河南荆紫关镇古称“豫之屏障”;郧县白浪镇号称“鄂之门户”;商南县白浪镇是直通秦晋的必经之地,有“陕之咽喉”之誉。三省辖地在这里呈犬牙交错之势,一条小街两边屋舍相连,三省居民相邻而居,难分彼此。
  在白浪街上最独特的一景就是“三省石”,凡来此的人都要前去观看,并在这里体验一番“一脚踏三省”的趣味。“三省石”实际上是一座三棱形界碑,界碑高3米多,呈三面棱柱状,上面镶嵌着“秦豫鄂”3个字,分别朝向三省辖地。自古以来,以此石为界,西归陕西管,东北归河南管,东南归湖北管。而有趣的是,从湖北到河南再到陕西,整个过程只需要几秒钟。
  正当我们在“三省石”前观看时,听到了当地一个人在对其他人说着“三省石”的故事:相传过去三省在此地经常为边界发生纠纷,一天夜里,一颗五彩斑斓、光芒四射的三尖火星陨石从天而降,嵌入此处,当时人们以为这是火星爷传旨,让三省百姓以此石为界,便在陨石旁建起了古刹火星庙,从此不再争斗,清道光年间,以此庙划三省地界,火星庙亦称“三省庙”。
  在听完故事后,我们感觉意犹未尽,便打算向讲故事的人讨一些更多有意思的事。上前搭话后,对方很热情,就一时攀谈起来。此人叫吴兴锋,是商南白浪春蕾小学的校长,刚好正值放学休息时间,路过此地,有人询问,便热情地讲解起来。
  白浪街的有趣事
  从吴校长口中我们听到很多有趣的事,第一件事便是有关他们学校的。学校有几面围墙包围,有趣的是,围墙一侧属于陕西,另一侧却属于湖北。一个小院子,跨越了两个省,在我们看来,确实非常稀奇。据吴校长说,这跟民国之前的土地政策有关,当时陕西人若在湖北买地,就属于陕西的地盘,湖北人若在河南买地,就属于湖北的地盘,后来没有太大的变动。如今就形成了可能一圈住的都是湖北人,中间却住了陕西人的局面。
  吴校长还给我们讲了一件“抢信号”的事。在白浪街上,如果拨出去电话,自己根本不能确定是哪里的信号,或陕西、或湖北、或河南,只能去相关的营业厅查询记录后,才能确定,是否漫游也只能事后查明。3个省的信号都覆盖到白浪街,而最终使用的是哪一个省的信号就取决于拨通的一瞬间,哪个省的信号强。久而久之,三省的通讯行业为了更好地发展,就造成了相互“抢信号”的发生。然而,这个事情刚开始非常不利于当地群众,因为他们常常在漫游状态下拨通电话却浑然不知,最终在交电话费时才恍然大悟。但后来通过沟通和协调,这种事情没过多久就不再发生了,服务商对当地群众所打电话全部视为本地通话。而这件事对于外地游客也不存在什么问题,切换到哪里哪里收费。
  通过聊天我们得知,如今吴校长所在的春蕾小学有110多个学生,其中有20多个来自湖北,虽然不同省份,学校也同样给予学生相关的优惠政策,对所有的学生也都是一视同仁,学生之间也能和睦相处。
  据了解,吴校长的家就在白浪镇,因为镇上离商南县城有130多里路,属于偏远地区,所以他在毕业之后就立志要回到这里,扎根基层,投身当地教育事业,为家乡培养人才。在吴校长的熏陶下,其妻子也调回到当地派出所,为老百姓服务。吴兴锋的妻子告诉记者,过去由于三省管辖地域问题,在某个省发生的治安案件,如果当事人跨出几步,来到其他省,当地治安人员就无法管理,最后造成一些治安案件难于办理。后来,经过三省协调,成立了联防协作机制,在任何一个省份发生的治安案件,另一个省的人都会协助办理。
  三省居民同为一家人
  因为三省居民的口味差异,在当地的饭店,囊括了多种美味小吃,陕西的羊肉泡馍、河南胡辣汤、湖北三合汤等,能够让当地的百姓享受到不同的美食。不仅如此,就连当地的三省友谊酒店,店主为了迎合南来北往客人的口味,不仅卖西凤酒,还卖杜康、稻花香,更不用说在饭食上面了。店主会根据湖北、陕西人喜欢吃大米,河南人爱吃面食的特点,分别准备饭菜。但有的顾客也会有其他要求,比如河南人还喜欢吃陕西菜,专门到饭店里挑陕西口味的饭菜吃。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三省友谊饭馆,发现饭馆里已经座无虚席。这个饭馆实际上规模不大,一个小厅进去,是一个两层的楼,每一层楼只有三四个包间,加起来大约有十几桌,但在这个既不是周末也不是节假日的时间段,座无虚席已经足以说明这个饭馆在当地的知名度。听吴校长说,这个饭店的老板就是商南白浪镇人,饭馆所用的房子也是他自己家的,他做的都是地道的陕西菜。只不过让人敬佩的是,老板是一个残疾人,40来岁,每次都是自己夹着拐杖做菜,但是菜味非常好,也因此,他的饭馆生意是全镇最好的。如果有人要来吃饭,还得提前预约,要不然可能就吃不上。很多湖北、河南人也是因了他的名气,专门赶过来吃他做的陕西菜,吃过之后,都评价很高。也有些常来吃饭的老顾客觉得饭馆难能可贵的是尽管这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但是饭菜的质量和服务从未变低过,菜量大,价格合理,服务周到,吃的人舒服。也有很多河北、湖南的人每个周末都过来吃一顿,他们常夸陕西人忠厚实在,所以做出的菜实惠,好吃。
  饭间,我们还听到一些零碎的但很温暖的事。在这个极小的地方,不少家庭都是由三省人组成的,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人。这里口音混杂,有河南话、陕西话、湖北话,也有融合后的“四不像”话,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各自保留着自身的文化传统又相互借鉴学习,每逢红白喜事,秦腔、豫剧、花鼓戏在这里争相上演,一家有事,三省亲戚朋友都会帮忙。这里还有一个“三省溪”,在白浪街的“三省石”下,因流经3个省,所以被称作“三省溪”。人们在这里挑水、淘米、洗衣服,他们之中,有陕西人,有湖北人,还有河南人,可以说是三省人同走一条街,三省人共饮一渠水。不同地方的人杂居,不分彼此。
  正当大家在谈笑间,说到这个地方的神奇时,热情的老板娘还顺道讲了一些三省不同的地方风情。她笑着说道,这个地方可有内涵着呢,以古都洛阳为代表的黄河文化、以雄奇三峡为代表的长江楚文化和以古都西安为代表的秦地文化在这里汇聚,让这里的人都变得高大上起来。说完,一群人又笑了起来。的确,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造就了陕西人的厚道实在,河南人的精明勤劳,湖北人的干净好客,但不管是哪里人,不管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大家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一脉相连的中华儿女,都有着深厚的兄弟情谊。
  夕阳西下,告别了“三省石”,告别了热情的白浪街人,一路上都在回味这一天的美妙。在享受之余,突然多了一丝的想法,若是这一种神奇,这一种愉悦,这一种融洽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岂不更好?我想,三省何不形成一个旅游合作共建机制,共同完善这个旅游景点,让富有特色的当地文化和优势旅游资源转变成带动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资源,让更多的人认识这片神奇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