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感悟太极
辛晓敏
文章字数:1628
  我迷上习练太极拳已近四个年头了,四年的太极业余之路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不仅躯体健康,适应力增强,而且深受太极文化的熏陶心理乐观、道德健康、身心愉悦。周末练拳归来,坐在书房回忆着几年来练拳的所感所悟,随记录下来与拳友共享。
  太极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标志,其基因已渗透在各个文化领域和各种事物之中,使我深感太极的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所不能;太极已寓于儒释道及当今科学等诸学之中,是关于人、事、物的思考。它仰观俯察,象天法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由物而人,由人而物,不一而足,终及于事。目前,最流行的是国标24式简易太极拳,国标竞赛套路42式太极拳和国标陈氏56式太极拳。
  我认为初学太极拳者无论你学习国标,还是陈、杨、吴、武、孙那一流派太极拳;只要你进了太极门就是一家人,不要再分什么派系,首先必须弄懂太极拳理;其次在学习不同的套路动作,各种套路动作虽然编排的架势不一样,但拳理是一样的,都能达到健身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我练太极拳最大的收获是胳膊腿柔软灵活有弹性,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人常说:“人冷先冷腿,狗冷先冷嘴;人活腿,狗活嘴。”可见腿的重要。人活七老八十能跑能走,那才叫一个真正的健康!大概只有习练太极拳的人最能达到此效果。但现在练拳者大多数不懂拳理也不明拳理,只是照着老师先比划动作,比划熟了就认为已学会了太极拳,其实不是这样的,那只是个花架子罢了。也只能糊弄不懂太极拳的人们。太极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中心,“中正”为根本,只有立身中正,气定神闲,缓急有致,处处走圆划弧,才能化转外物,不为外物所转,达到随圆就方的境界。对太极的理解千万不可拘泥于形式,不能以对论对,或者以错论错。要因人而异,只要心怀太极的大道,不同阶段的要求和对错都是相对的。
  另外,学练太极拳还要修心,心不到,学什么都不到,古人说的好:“心静,精神就活了,心动,精神就乱了。”要心无杂念,无欲无求。心无杂念就不会有欲求,无欲无求就不会乱想了。古话又说:“内心不受环境影响,就是仙人;内心如果会受到环境影响,就是凡人。”这就教导人:心不要为环境、事物、欲求、伦理等制约影响,应该心无他物,一片澄明。太极就讲究心无杂念,全身放松。正是:“心中无一物,太极任遨游。”同时,还要修德。做人要有德,学拳和做人一样也要有德,即武德。人们常说:看你那德行!即是此。为什么学拳人还要修德呢?首先,修德的人有良好的品性,他们正直,富有同情心,时时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从没有敌意、仇恨、不友好的心态,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处事的自信心,他们在乐于助人的行为过程中找到了良好的精神回报和心理平衡。其次,德高之人心胸坦荡,淡泊名利,他做事光明磊落,名利面前谦让,矛盾当中恭行,他们无忧无愁,始终处在一个良好的平衡心境当中。再次,修德之人,懂得凡事有度,遇事都能调情志,节六欲。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他们不会心随物转,意随事动,做到宠辱不惊、得失不喜,泰然处事,这样始终保持一个心身协调、形神统一状态,这样一种状态是习练太极拳时身体最佳状态。所以修德可以使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心身平衡,使得神经调节、神经与体液调节,免疫系统等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心康体健,达到养生目的。
  在和拳友交谈中,我感觉到大部分拳友都是以健身为目的而来学拳的;但少数人甚至个别人是抱着学一套拳,练一身功夫来挣钱为目的。花架子还没有学好,就想着给别人教,想着帮别人打谁!一旦有一点利益可图,即钻进去牟利,这样怎么能练好太极拳呢?你即使把太极武功练的再好,在社会上也是站不住脚的。我经常给拳友调侃道:“功夫再高,也怕菜刀;智商再好,一砖撂倒。”
  在这里奉劝各位练拳者,练拳前先修心、修德,心修好、德修好了后再练拳。初学者或者对太极有一定建树的人都要心明其理,仔细揣摩,学练太极拳目的只有一条延年益寿;秘诀六个字:“多练,放松,协调。”久而久之你太极功夫将蒸蒸日上,身怀绝技,病魔不侵,邪恶不欺,益寿延年。每一位练拳者慢慢感悟太极的妙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