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裁缝铺
文/图 记者 王倩 吉文艳
文章字数:2990
  雷小莉仔细地为客人量尺寸,量体裁衣是裁缝铺最大的优势。
  原本专门做衣服的魏淑英现在只能做些缝缝补补的零活

  在缝纫机的“嗒嗒”声中,在裁缝师的一针一线、一剪一烫中,自己的碎花褂子、爸爸的的确良衬衫、妈妈的呢子外套、爷爷的中山装像变魔术般出现。曾几何时,穿裁缝做的新衣服是孩子们一年到头最大的期盼,而不知从哪天起,那些曾经辉煌的裁缝铺日渐式微,现在大多蜷缩在街道或小区的某个角落。从曾经的“过新年、做新衣”到现在的“过新年、买新衣”虽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裁缝这一传统行业的落寞。
  红火的裁缝时代
  清早的市区东街,行人寥寥,太阳清淡的光芒铺洒在街上,各个店铺在这一束光芒中开始一天的营生。东街是商洛市区专卖布艺、估衣、老年人和儿童衣服的街道,由于很多年不曾修建新楼,大多数门店都是古朴的老房子,门店的装修也很简单粗糙,只有个别的门店看得出来是新修过的,在老街上显示出一丝新鲜的气息。而散落在街上的各个裁缝铺更是只占据小小的一间或者半间房,一台缝纫机和一个熨烫衣服的架子便是所有家当,这让裁缝这一行业显得更加朴素和简陋。从东街的最西头往东走,一路寻过去,挂有裁缝、制衣标志的门店不到十家,其中只有三四家是带有布料能制作成衣或者定制衣服,其余则做一些缝缝补补、改肥改小的零活。
  还未走近,便听见“嗒嗒嗒”的缝纫机声音,兰明霞已经坐在缝纫机前开始了这天的第一件活:帮人把短袖改肥。一间长方形的房子,两侧墙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料,缝纫机就安置在门店的进门处,蹲放在门口的“明霞制衣”招牌原来的彩色已经变得黯淡。兰明霞是山阳照川人,今年42岁,17岁就开始学习裁缝,先是到四川、湖北一带学习,后又跟着商州的老师傅学习了两三年。嫁到商州后就在东街开了这家门店,二十多年来被时代的变化推着走到现在,目前算是做到中等规模,平时做来料加工,也做成衣定制,更多还是裁裤边等零活。对于裁缝行当,兰明霞有着难以言说的感情。“十来岁时家里穷,念不起书,就想着学个手艺,女娃家适合做针线活,就这样入了裁缝这一行。”兰明霞回忆道,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流行学手艺,她跟老师傅学手艺时都是排着队等老师傅挑选,只有心灵手巧又肯吃苦的学徒才有机会跟着师傅学习。“那时,虽然这门手艺比较辛苦,但确实红火。”说起曾经的情景,兰明霞掩不住脸上的笑容,她给我们形容道,每天来做衣裳的人把师傅的裁缝铺门槛都能踢断,师傅每个月的收入都不止两三万元。“过去大人小孩的衣服都是找裁缝做的,忙的时候我们这学徒都拉去直接做衣服了,手艺也正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兰明霞说,自己刚开裁缝店时,生意特别好,人们的衣服从上到下、由里到外几乎都是靠裁缝做。兰明霞继续说道,尤其是进了腊月,接的活一个人根本做不完,要雇五六个工人通宵达旦地赶制,让人们如愿在新年都穿上新衣服。“晚上加班是常有的事,做一套西装加紧做五六个小时就能成,那个时候谁不眼红裁缝的生意。”凭那几年做衣服挣的钱,兰明霞给家里盖了一座四层小洋楼。
  新世纪的市场冲击
  2000年以后,商州城区的店铺、商场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样式新颖的成衣随时可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口袋也鼓起来了,买衣服成了家常便饭,当年门庭若市的裁缝铺不是关门大吉就是转型改衣铺,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昔日众人追捧的“香饽饽”被挤到了偏僻的背街,甚至成为“路边摊”。对于这点体会最深的是今年近五十岁的魏淑英。魏淑英十三岁时就开始跟着人学习裁缝,后来又在外地人办的裁缝培训班学习,学成后在丹凤农贸市场开了一家裁缝铺。“那时做一条裤子8毛钱,半个小时就能做好,一天能做个十来条,生意就没断过。”魏淑英回忆道,那时候的人们穿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衣服缝缝补补可以轮流给几个孩子穿很多年,巧手的妇女索性自己买缝纫机给家人做衣服、改衣服。魏淑英说着,流露出的是对曾经辉煌的裁缝业的不舍。后由于成家、丈夫工作变动等,她先后将裁缝铺迁到商镇街道,再到现在的东街。“2000年以后,生意越来越清淡,顾客来做的都是些裁裤边、缝缝补补的零活,繁华地段的房租负担不起,就把店面挪到了背街上。”魏淑英道,因为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她也就没有再添置新式机器和布料,就靠一台老缝纫机,做做裁裤边等零活。“这条街原本是市区量布、做衣服最集中的地方,后来很多裁缝铺都改行做别的了,留下来的裁缝铺不到十家,大多都是只能做做零活。”魏淑英感叹道,“裁缝店靠的是量体裁衣,却在速度与款式上不及成衣,在追求便捷时尚的当下,如果依旧走老路,被市场淘汰是早晚的事。”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现如今的裁缝铺中,裁缝师傅大多是已经摸了20多年缝纫机的“老裁缝”,几乎没有年轻人再涉足这一行业。“就算我想把手艺传给我女儿,她都不愿意学,我也不想让她学,还是念书出息大。”魏淑英表示,裁缝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细心活,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和耐心,整天坐在缝纫机旁,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的。在兰明霞看来,虽然现在裁缝师的社会地位大不如前,却也是一门专业技术,比做售货员、打零工要好,但这并不能吸引年轻人来学习做衣服,“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太浮躁,静不下心来学,也不愿意吃苦。”兰明霞道,没人愿意学习使得裁缝行业更加没落。
  夹缝中探寻重生
  成衣店如雨后春笋,加上近年来网购服装店日渐盛行,无疑使裁缝铺“腹背受敌”,经营举步维艰。受市场大潮冲刷,裁缝行业大面积萎缩。不少裁缝师纷纷改行,但做了三十年裁缝的雷小莉却并不甘心被淘汰,仍选择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靠着过硬的缝纫技术和紧跟时尚潮流的经营宗旨,她和丈夫经营的“景宏布店”从最早的三十平方米店铺做到现在的一层各八十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成为市区最大的一家成衣定制店。
  走进店里,墙壁上挂满了各种花色和不同质量的面料,雷小莉正忙着给一位做连衣裙的女顾客量尺码,旁边不时还有等着的顾客询问价格。自我们进店后,不到二十分钟,雷小莉接手了四件活,有短袖、裤子和连衣裙。做连衣裙的女顾客看上去大约四十多岁,她说,这已经是今夏在这做的第三条裙子了。“我还是喜欢做的衣服,穿着合身舒服。买的虽然样式好看,但都是批量生产的,难得买到合适的。”女顾客说。雷小莉介绍,她和丈夫吕景宏都是从十来岁就开始做裁缝,婚后便开了这家裁缝铺。“现在市场变化这么快,要想跟上脚步,就得不断的创新和变化。”雷小莉说,她和丈夫都属于敢想敢干的人,早在十年前,他们就决定放弃以前直上直下、千人一面的衣服样式,也不再做单一的一种固定式样子,而是比照商场、专柜售卖的衣服,再结合顾客的要求,把以前的成衣制作变成“成衣定制”,成为私人设计师。在雷小莉的店里,记者看到了几台与老式缝纫机不同的机器。“这是平缝机,缝制出的线迹整齐美观、线迹均匀、平整牢固,缝纫速度也比老式缝纫机快。”雷小莉说,购置这些先进的设备既满足了顾客对质量的追求,也提高了做衣服的进度,只是因为费用昂贵只有规模大的裁缝铺才用。目前,雷小莉的店在成衣定制上已经有了自己的名气,每天拿图片找她做衣服的顾客不在少数。“做衣服的大都是些年龄偏大、体型不太标准的人,也有一部分年轻人,他们崇尚个性,不喜雷同,客源还是很稳定的,所以这行虽然辛苦,我个人觉得前景还是很好的。”雷小莉的布店现在雇了四个工人负责制作,她和丈夫负责设计和剪裁。说到收入,她笑着说,除过开给工人的工资,每月挣不到一万就不叫做生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