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国好人雷娇
文/图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魏华
文章字数:1705
  奶奶教会了雷娇很多家务技巧
  在街上散步时,雷娇总爱讲些见闻给爸爸听。

  “要在以往,这日子肯定是没法过了!”近日,记者一行在镇安县青铜关镇铜关村四组移民搬迁安置点回访“中国好人”雷娇时,她奶奶说的第一句话。老人拉着记者的手继续说:“我今年68岁了,黄土已经埋到了脖子,像咱家这种状况的人家,我见得多了,我和孙女雷娇要不是赶上现在的好社会,早都完了。”
  2001年,小雷娇出生在青铜关镇兴隆村二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尽管日子并不富裕,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还是过得充实而满足。就在小雷娇4岁时,爸爸意外重伤瘫痪在床,至今生活不能自理。随后一年,雷娇不堪生活重负的妈妈离家出走,留下了瘫痪的的丈夫,行动不便的婆婆,年幼的女儿。伴随着成长,小雷娇开始了一边上学读书,一边照顾奶奶和父亲,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负起了家的责任。雷娇的孝老爱亲故事也许多媒体关注,2014年,第92期《中国好人》出炉,镇安雷娇榜上有名。
  雷娇的家在移民小区第二排,虽然只有一层,比别家两层半的楼房显得低矮许多,但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净利索,看着倒也舒适温暖。“老家在龙胜乡兴隆村兴隆寨子下的深山老林里,因为是土房、泥地、独家村,我瘫在床上四年多没有出过门,听见窗外人说话,心里就像猫抓了一样发慌,想见见人、说说话。”爸爸雷昌成说,雷娇勉强能提水时,就提着五斤的塑料桶去三、四里外的水井提水。“2008年搬来后,出门就是水泥街道,雷娇可以推着我出门呼吸新鲜空气,与人聊天;有了电、通了水,距学校、镇政府很近,出门几十米就是省道,干啥都方便。”他指着客厅左侧堆放的太阳能部件告诉我们,这是镇政府刚送来的,准备马上安装。
  “我们一家三口,妈妈年过花甲,身体多病;我瘫在床上,没人扶都起不来;女儿才是十来岁的娃,都不挣一分钱。不过,我们三人都享受一级低保,柴米油盐钱够了;看病有农村合作医疗;雷娇上学减免了所有费用;政府和好心人经常送米送油送衣服,吃穿不愁。这是昨天早上,县残联送来的活动病床和防褥疮充气床垫。”雷昌成说得高兴起来,一个劲儿地上下拍着还没来得及拆封的病床和床垫的包装纸箱。“这个家现在看来有了点样子,全是大家撑起来的。”
  雷娇告诉记者,虽然家里穷得总是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几瓣花,自己没有零花钱,爸爸依然需要精心照顾,奶奶更加年老多病,家务越发繁多了,但是她很知足。“平时一家人就一直享受政府的关爱,自从获得‘陕西爱心少年’和‘中国好人’后,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也一直都在帮我们,我们一家都感激不尽。”
  别人的帮扶,也深深地影响了雷娇一家人的心灵。现在,14岁雷娇已经知道家里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变得对他人充满了关心和爱护。在学校,同学有什么需要帮助,她都会热心帮忙。今年3月,学校为一个生重病的学生捐款,校领导、老师、同学都劝她不用捐了,可她却坚持将身上攒了很久的5元钱拿了出来。政教主任赵明华说,雷娇当时说了一句让他吃惊且会铭记在心的话,“这钱是别人给我的,现在我身体好,比这个同学强,把这钱捐给他,是应该的。”
  在生活中,话语不多的雷娇也是一个热心人。青铜关集镇上的盲人倪某对我们说,去年下半年的一天,他拿着导盲杖在路上走,一个小女娃问他要到哪里去,他说想转转,小女娃就拉着自己在马路上走了一两里路,又送了回来。“一路上她话不多,只是听我唠叨。后来,我打听到她是雷昌成家的娃,就摸到他家,感谢他们养了一个好女子。”
  当记者问起雷娇是否想妈妈,内向腼腆而又正处于青春期的雷娇一直沉默不语,眼角泪光在不停闪耀。奶奶悄悄告诉我们,一次她听见雷娇说梦话:“妈,你在哪儿?我想你啊!”雷昌成说,他经常主动提起妈妈并告诉雷娇,妈妈生你一场,给了你生命,将来一定要认妈妈。不能因为妈妈离开自己,就记恨她。在雷昌成看来,他们一家没有倒下,这就是最大的幸福,要叫小孩知道感恩,不能心中有恨。
  说起对雷娇将来的考虑,青铜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张吉华说,等雷娇上了高中,他们会一如既往地跟踪帮助她;会与高中学校对接,请求帮助雷娇。雷昌成说,虽然女儿学习成绩处于中上游,但就是自己将来再回老家住,也要让女儿把书读下去。“她只有好好念书,才能对得起这么多帮咱的人,我们这个家才有希望,她自己将来才有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