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堰河村来了扶贫工作队
文章字数:2399
市妇幼保健院发挥优势,医务人员深入村里为村民热情义诊。
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村民精心铺就小康路。
今年刚过完农历年,市妇幼保健院包村扶贫工作队就再次进驻商南县赵川镇石堰河开展又一年的结对帮扶工作;5月27日,石堰河村群众自发到市妇幼保健院,送来“排忧解难情谊深,帮贫助困暖人心”的锦旗及感谢信;7月份,石堰河村贫困户朱子阳领过包扶干部张康美送来的崭新农用车时,激动地说,“我保证今年就脱贫,不然真对不起包扶我的干部们。”
一年多来,在精准扶贫和“双包双促”强有力的帮扶政策推动下,市妇幼保健院扶贫工作队找准短板,精准发力,针对商南县赵川镇石堰河村现状,把帮扶重心从改善扶贫村的基础设施方面开始转移到扶持产业项目上,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帮扶策略,已逐渐使部分贫困户实现脱贫。昔日偏僻落后的穷山村正焕发出脱贫致富的新生机。
对准短板贫困户奔上了致富路
“去年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我在村上搞起了废品收购站,生意很有起色,就差没钱买运输工具,没想到市妇保院张院长就给我送来了崭新的农用三轮车。”7月23日,石堰河村委会院子里,看着包扶人员冒着酷暑送来自己梦寐以求的农用三轮车时,贫困户朱子阳激动不已。
朱子阳由于疾病导致他失去了干农活的能力,加之孩子和赡养老人,导致负担很重。去年上门走访时,张康美听到老朱想办废品收购站,却苦于没有资金无法运转时,多次走访考察,决定支持他。在张康美的协调下,老朱通过扶贫贴息贷款3万元,购置了打包机等设备,使废品收购站顺利开张。一年来,朱子阳开的废品收购站生意已经很有起色,不仅还清了外债,而且现在每个月还有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
今年,希望扩大收购量,再接再厉实现脱贫的朱子阳,苦于没有资金购买运输工具。7月份,市妇幼保健院包扶部门又及时送去一辆名牌农用三轮车,这下完全可以收购石堰河村和赵川镇周边的废品。“这下好了,我每月净收入很轻松就能增加1000多元,一两年内再不脱贫,真对不起真心帮扶我的张康美院长等干部们”老朱说完,眼里已流出激动的泪水。考虑到他自身患病体弱,在赵川镇水电站又为其争取到一个兼职发电的岗位,每月工资再发1000多元,这样下来,年底脱贫已经不成问题。
精准发力小山村有了大产业
为了发展养殖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去年赵川镇在石堰河村建起了养鹿场,可是苦于资金建设一直处于半停工状态。市妇保院看到有利时机,紧紧抓住养鹿产业,鼓励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发展,从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进行扶持运作,争取到20万元资金投入到养鹿场,现存栏200多只梅花鹿;完成了刘国坪组800米动力电线路改造;安装了敬老院、学校及黄家垭组多年来未解决的变压器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鹿场的动力电不足的难题,帮助16户贫困户制定了养鹿发展规划。在商南县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包扶单位还探索贫困农户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起饲养和销售网络,增加了抗风险能力,贫困户以贴息资金入股参与分红,仅此一项贫困户每年每户可以拿到红利5000元。石堰河养鹿场不仅解决贫困户的就近就业问题,而且让他们找到了依托产业脱贫的好路子。市妇保院和贫困户这种“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带动项目,让鹿场和贫困户这种相互依存的合作模式,示范带动作用正在石堰河精准扶贫中日益凸显。
近年来,借助市妇幼保健院的帮扶,石堰河村的香菇、木耳、油菜、茶叶等产业也雨后春笋般出现。叶金香就是依托产业稳步实现脱贫的一个。叶金香是因患有三十多年的慢性病而丧失劳动力,加上孩子上学导致贫困,考虑到叶金香的实际情况,市妇保院包村干部为其争取到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作为产业资金,种植了5000多袋袋料香菇,预计到年底能收入近3万元。和叶金香一样,余顺江依托养羊致富也尝到了甜头。在市妇幼保健院的帮扶下,余顺江依据有利的居住环境,依靠扶贫贴息贷款,开展养羊等养殖产业增加收入。去年年末,老余靠卖羊挣了一万多元,目前,老余的山羊已经由50多头增长到100余头。找准产业实现贫困户脱贫,是市妇保院在包村扶贫工作中总结的一条宝贵经验,扎实的精准扶贫工作使石堰河村贫困户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双包双促石堰河焕发了新生机
7月23日中午12点,石堰河村部室外温度高达38摄氏度,但是从市上赶往这里义诊的市妇保院专家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开始了义诊,前来就诊的群众络绎不绝。“市妇保院的义诊专家们特辛苦,汗流浃背,简单用手巾擦一下,就又开始。”村主任王关宇说,“我们周围群众都很感动,不少人就主动拿扇子给专家们扇风降温。原本五个小时的义诊,结果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当日,市妇保院为石堰河村群众诊治和咨询达371人次,免费送去价值5000多元的药品。
23日晚上8点,落日刚带走酷暑的炎热,石堰河广场上就迎来了五六十人的广场舞队伍。人群中,年过七旬的老人摇扇观望,五六十岁的大妈们尽情慢舞,就连暑期回乡的几个大学生也赶来凑热闹。“石堰河村在市妇幼保健院的帮扶下,的确变化很大,路通畅了,环境卫生好转了,就连村里老人们在致富的同时,也不忘追求精神生活,都欢快地跳起了广场舞。”回乡避暑的该村大学生小王介绍。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市妇保院在包村工作中认真调研了石堰河村的地域、资源等实际因素,将扶贫与扶智工作相结合,长期开展义诊对村民进行疾病治疗,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提升村部建设,从长远和根本上进行扶贫。包村扶贫一年多来,已为贫困户送去种养殖实用技术资料200多册,引导技能培训43人次。
为解决边远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市妇保院积极争取卫生项目专项资金5万元,为石堰河建设了一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极大改善了石堰河村环境面貌,切实解决了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市妇保院今年又争取资金20余万元用于修建村里便民桥和道路拓宽以及产业发展,来加快石堰河村容村貌改变。截至当前,村上1座便民桥已修起,一公里的通组路正在硬化。
“市妇幼保健院一年多的帮扶,做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让我们村变得更美,更富了。”村支书汪海青说,“我们村民都铆足了劲儿,绝不能在奔小康的路上拖后腿。”
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村民精心铺就小康路。
今年刚过完农历年,市妇幼保健院包村扶贫工作队就再次进驻商南县赵川镇石堰河开展又一年的结对帮扶工作;5月27日,石堰河村群众自发到市妇幼保健院,送来“排忧解难情谊深,帮贫助困暖人心”的锦旗及感谢信;7月份,石堰河村贫困户朱子阳领过包扶干部张康美送来的崭新农用车时,激动地说,“我保证今年就脱贫,不然真对不起包扶我的干部们。”
一年多来,在精准扶贫和“双包双促”强有力的帮扶政策推动下,市妇幼保健院扶贫工作队找准短板,精准发力,针对商南县赵川镇石堰河村现状,把帮扶重心从改善扶贫村的基础设施方面开始转移到扶持产业项目上,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帮扶策略,已逐渐使部分贫困户实现脱贫。昔日偏僻落后的穷山村正焕发出脱贫致富的新生机。
对准短板贫困户奔上了致富路
“去年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我在村上搞起了废品收购站,生意很有起色,就差没钱买运输工具,没想到市妇保院张院长就给我送来了崭新的农用三轮车。”7月23日,石堰河村委会院子里,看着包扶人员冒着酷暑送来自己梦寐以求的农用三轮车时,贫困户朱子阳激动不已。
朱子阳由于疾病导致他失去了干农活的能力,加之孩子和赡养老人,导致负担很重。去年上门走访时,张康美听到老朱想办废品收购站,却苦于没有资金无法运转时,多次走访考察,决定支持他。在张康美的协调下,老朱通过扶贫贴息贷款3万元,购置了打包机等设备,使废品收购站顺利开张。一年来,朱子阳开的废品收购站生意已经很有起色,不仅还清了外债,而且现在每个月还有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
今年,希望扩大收购量,再接再厉实现脱贫的朱子阳,苦于没有资金购买运输工具。7月份,市妇幼保健院包扶部门又及时送去一辆名牌农用三轮车,这下完全可以收购石堰河村和赵川镇周边的废品。“这下好了,我每月净收入很轻松就能增加1000多元,一两年内再不脱贫,真对不起真心帮扶我的张康美院长等干部们”老朱说完,眼里已流出激动的泪水。考虑到他自身患病体弱,在赵川镇水电站又为其争取到一个兼职发电的岗位,每月工资再发1000多元,这样下来,年底脱贫已经不成问题。
精准发力小山村有了大产业
为了发展养殖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去年赵川镇在石堰河村建起了养鹿场,可是苦于资金建设一直处于半停工状态。市妇保院看到有利时机,紧紧抓住养鹿产业,鼓励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发展,从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进行扶持运作,争取到20万元资金投入到养鹿场,现存栏200多只梅花鹿;完成了刘国坪组800米动力电线路改造;安装了敬老院、学校及黄家垭组多年来未解决的变压器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鹿场的动力电不足的难题,帮助16户贫困户制定了养鹿发展规划。在商南县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包扶单位还探索贫困农户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起饲养和销售网络,增加了抗风险能力,贫困户以贴息资金入股参与分红,仅此一项贫困户每年每户可以拿到红利5000元。石堰河养鹿场不仅解决贫困户的就近就业问题,而且让他们找到了依托产业脱贫的好路子。市妇保院和贫困户这种“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带动项目,让鹿场和贫困户这种相互依存的合作模式,示范带动作用正在石堰河精准扶贫中日益凸显。
近年来,借助市妇幼保健院的帮扶,石堰河村的香菇、木耳、油菜、茶叶等产业也雨后春笋般出现。叶金香就是依托产业稳步实现脱贫的一个。叶金香是因患有三十多年的慢性病而丧失劳动力,加上孩子上学导致贫困,考虑到叶金香的实际情况,市妇保院包村干部为其争取到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作为产业资金,种植了5000多袋袋料香菇,预计到年底能收入近3万元。和叶金香一样,余顺江依托养羊致富也尝到了甜头。在市妇幼保健院的帮扶下,余顺江依据有利的居住环境,依靠扶贫贴息贷款,开展养羊等养殖产业增加收入。去年年末,老余靠卖羊挣了一万多元,目前,老余的山羊已经由50多头增长到100余头。找准产业实现贫困户脱贫,是市妇保院在包村扶贫工作中总结的一条宝贵经验,扎实的精准扶贫工作使石堰河村贫困户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双包双促石堰河焕发了新生机
7月23日中午12点,石堰河村部室外温度高达38摄氏度,但是从市上赶往这里义诊的市妇保院专家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开始了义诊,前来就诊的群众络绎不绝。“市妇保院的义诊专家们特辛苦,汗流浃背,简单用手巾擦一下,就又开始。”村主任王关宇说,“我们周围群众都很感动,不少人就主动拿扇子给专家们扇风降温。原本五个小时的义诊,结果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当日,市妇保院为石堰河村群众诊治和咨询达371人次,免费送去价值5000多元的药品。
23日晚上8点,落日刚带走酷暑的炎热,石堰河广场上就迎来了五六十人的广场舞队伍。人群中,年过七旬的老人摇扇观望,五六十岁的大妈们尽情慢舞,就连暑期回乡的几个大学生也赶来凑热闹。“石堰河村在市妇幼保健院的帮扶下,的确变化很大,路通畅了,环境卫生好转了,就连村里老人们在致富的同时,也不忘追求精神生活,都欢快地跳起了广场舞。”回乡避暑的该村大学生小王介绍。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市妇保院在包村工作中认真调研了石堰河村的地域、资源等实际因素,将扶贫与扶智工作相结合,长期开展义诊对村民进行疾病治疗,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提升村部建设,从长远和根本上进行扶贫。包村扶贫一年多来,已为贫困户送去种养殖实用技术资料200多册,引导技能培训43人次。
为解决边远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市妇保院积极争取卫生项目专项资金5万元,为石堰河建设了一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极大改善了石堰河村环境面貌,切实解决了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市妇保院今年又争取资金20余万元用于修建村里便民桥和道路拓宽以及产业发展,来加快石堰河村容村貌改变。截至当前,村上1座便民桥已修起,一公里的通组路正在硬化。
“市妇幼保健院一年多的帮扶,做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让我们村变得更美,更富了。”村支书汪海青说,“我们村民都铆足了劲儿,绝不能在奔小康的路上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