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鱼水情深 共御天灾
——全体指战官兵救灾侧记
文章字数:1481
  8月12日0时30分左右,山阳县中村镇烟家沟发生突发性山体滑坡,灾害现场滑坡150多万方,滑坡体长度达550米,最宽的地方280米,平均厚度35米,整个山体滑坡面积9.6万平方米,目前累计塌方量250多万方,15间职工宿舍、3间民房被掩埋,目前仍有64人失踪。
  灾害发生后,省武警总队司令员王春新、省军区副司令员戚学智、省武警总队副司令员朱世保立即带领武警总队、武警黄金部队和交通部队、公安消防部队官兵火速奔赴现场救援。截至目前,共有来自武警总队、武警黄金部队和交通部队、公安消防部队等320名官兵参加抗灾救援工作,动用机械40余台。
  统一指挥,指战官兵亲临一线,科学施救
  在各方救援力量抵达灾害现场后,按照中、省领导的批示和要求,及时成立了抢险救灾救援指挥部,启动了应急预案,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战鼓催征,闻令而动。当前是救援工作最重要、最关键、最艰难的时刻,指战官兵深知,早进场一分钟,就有可能多救活一个生命,就能给受灾群众多一分希望。他们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无条件听从抢险救灾救援指挥部统一号令,坚持生命至上、确保安全的原则,采用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方法,在漆黑的山坳,冒着滚石下泄、随时塌方的危险,深入细致地开展搜救工作。
  8月12日3时19分,第一批21名消防官兵到达灾害现场,立即成立搜救小组,组织开展紧急救援工作。第一轮搜救结束,成功救出10名被困矿工。从被救人员中了解到还有4名老人被困在3间被掩埋民房附近,随即组织第二轮搜救,5时07分,4名老人被转移到安全地带。
  各司其职,指战官兵细致排查,消除隐患
  根据相关部门初步测算,掩埋人员的位置距离塌方体顶部约30米处,根据无人机探测,塌方的山体上方又出现了裂缝,周围山体处在不稳定状态中。据地质和气象专家分析,事发地岩质松脆,局部小气候变化无常,短短数公里内就可能同时出现大雨和无雨多种天气,而且形成了两个易积水的低洼区域,最大面积5000平方米,最小面积2600平方米,极易发生次生灾害。
  武警商洛支队迅速出动110名兵力,担负起救援现场警戒、街面联勤巡逻、重要地段设卡封控、陪同地质专家勘查地形,保障了救灾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武警黄金部队和交通部队,结合灾情,积极配合专家,出动50余人,动用装备20余套,成立了3个地质排查组,对灾害现场开展拉网式地质排查。截至目前,共进展2.1公里,排查灾害隐患点6处,设置警示标牌6块。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现场三维立体成像,形成了立体地形叠加图、周边地形图、立体影像图,编制形成了灾区1:10000地形地质图,为科学合理组织救援、严防次生灾害发生提供了技术保障。
  众志成城,指战官兵连续作战,绝不放弃
  灾情就是命令,为了解除人民群众的困苦,参与现场救援的官兵们以完成任务为最高目的,用行动践行忠诚誓言,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紧急行动,冲锋在前,发扬众志成城、勇斗天灾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和辛勤汗水谱写了一曲不畏艰险、战天斗地,连续作战的壮丽凯歌。
  由于现场地形复杂,滑坡山体碎石块较多,大型救援车辆和设备无法进入,救援官兵只能依靠人力,利用液压破拆工具进行救援。12日10时20分,成立了2个侦查小组会同现场的地质专家对现场开展侦察,为救援工作提供最有效的信息资源;3个救援小组继续进行地毯式救援,设立了3个安全观察哨,明确紧急撤退信号和撤离路线,为救援人员提供安全保障。13日10时,指战官兵已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在灾害现场分别设立了5个安全观察哨,对塌方区域进行全方位动态观察监护。
  在3天3夜的连续救援中,官兵们没有一人喊累叫苦,众志成城,始终战斗在现场一线,以自己的行动表明,人民子弟兵不愧为祖国的钢铁长城,不愧为人民群众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