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抗日娃娃兵
文/图 左京 程刚 吕桂霞 吕佳丽
文章字数:2112
  周秀芹细心地给张新文戴上助听器。自从张新文老人失聪后,老伴就是他的耳朵。
  老两口和小儿子一家合影

  一个明媚的艳阳天下午,我们来到秦岭山脚下洛南县洛源镇张坪村(原中村),拜访抗日老兵张新文。这天恰逢老人88岁生日,老人的儿子、女儿和重要的亲属都来了,村干部也来了,他们为老人带来了生日蛋糕、牛奶、饮用品等生日礼物,为老人祝寿。张新文老人虽然耳朵有点背,但他精神矍铄,显得十分高兴。戴上助听器的张新文老人和我们侃侃而谈,讲起了当年的抗日故事。
  14岁当兵上前线
  1928年,张新文出生于洛源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山大沟深,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让他们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这年秋季,国民党兵拉壮丁来到了洛源镇,在一个秋日的夜晚,几个国民党兵闯进了中村张新文的家,不由分说的拉走了年仅14岁的张新文。此后,他当上了国民党的兵。据相熟邻里后来讲述,张新文随部队走后,母亲天天在家烧香拜佛,求神灵保佑儿子,整日以泪洗面。
  在汉中经过几个月的军训后,张新文被分在了国民党27军暂四师特务连,当时的军长是谢辅三,师长是马雄飞。因为他的年龄小,被安排在警卫连,主要任务是保卫师部的安全。“我们警卫连配有长短枪,长枪是‘汉阳造’,短枪是盒子枪。”老人说,到了军队,随时都面临着危险,“有一次我们正在军训,空中经过几架飞机,其他人都卧倒了,只有我一个人站着,把班长吓坏了。飞机一过去班长就大声地责备我说,你是不想回你们洛南了。”张新文老人告诉记者,虽然他是被拉壮丁到的部队,但是那名班长的好心让他无比感恩,这一幕也极大地影响了他此后的军队生活信念:保护自己的战友。
  张新文老人对记者回忆:“我们警卫连的伙食还可以,吃的是白面馍,可以吃饱。因为我们大部分出身贫苦,一次能吃几个,很多老兵都把自己剩下的馍给新兵吃。我们当时还有一个四川的炊事员,第一次蒸馍不会做,就把面揉成核桃大的小蛋蛋,我们经常拿这事打趣他。”
  参加西峡口战役
  当兵的前两年,张新文随师部转战郑州、洛阳,参加了豫中会战和郑州保卫战,在部队里,他和警卫连的战友们严格遵守部队的纪律,按时站岗放哨保卫师部的安全。
  1945年3月下旬,日军发动豫西鄂北会战,在猛攻南阳城和鄂北老河口的同时,日军一一〇师团、坦克第三师团沿南阳、镇平、内乡一线西犯,于31日攻占内乡重镇西峡口。奉第一战区代司令长官胡宗南之命,第二十七军于4月4日开赴前线,暂编第四师随师部一同赶赴战场,张新文所在的警卫连100多人也一同到了前线,在距前线几百米的地方保卫指挥所的安全。
  一天,张新文随师部领导去前线指挥作战,目睹了战斗的场面。老人说,那时战斗非常激烈,我们暂四师在西峡口丁河街的西头,日本兵就在东头,前线部队一天要冲锋好几次,敌人被打退后不一会儿又冲了上来,拉锯式的反复争夺阵地,战友们死伤无数,前面牺牲的战友来不及埋葬,后面的战士就从身上踩过去冲锋。“听到枪炮声一片,上去一连的人下来就剩下十几个了。”张新文老人哽咽地回忆道:“我随师部在前线的三天里,战斗就没有停止过,枪炮声震耳欲聋,晚上子弹就像无数的萤火虫一样到处乱飞,牺牲的士兵堆积如山,把战壕都填满了,就连当地的河水都变成了红色。”说到这里,老人的眼睛湿润了,泣不成声。“在部队里,我随师部没有上前线冲锋,想起那些和我一起当兵的老乡,不知有多少死在战场上……”
  西峡口战役最终以日军的失败而告终,张新文所在的部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这一仗成为张新文在抗日战争中参与的最后一次战役。“胜利后,我们部队俘虏一些日本战俘,给每个连都编了一些。”张新文老人回忆,他还有一段跟日本人相处的经历,“那些日本兵得了一种皮肤病,死亡率非常高,每天都会死好多人。他们在我们部队呆了3个月。”
  回家乡照顾母亲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新文所在的部队裁军,他又回到了家乡洛源。就在这一段时间,张新文也错过了一段姻缘。据老人说,仗打胜后,西峡口当地有一户农民,家里有两个女儿,愿把一个女儿嫁给他,让他留在当地,但是想到年迈的母亲没人照顾,他没有答应这门亲事,快马加鞭回到了家乡。一回到家里,老母亲抱着死里逃生的儿子喜极而泣,说:“儿呀,你要是再不回来就真的揭不开锅了,现在连盐都没有得吃了。”
  解放后,贫苦农民当家做了主,张新文家的日子慢慢有了起色,他当上了大队的饲养员,为集体放牛。同时也学到了编笼的好手艺,农闲时从山上采些藤条、毛竹,编些笼、扫帚等,在洛源、保安、永丰等地的集镇卖。后来,经人介绍,张新文和家对面五龙村的周秀芹结了婚,过上了平静的耕作生活。
  老人一生养育了五个子女,含辛茹苦的把他们养大成人。这五个子女中,数小儿子张宝成学习成绩最好,考上了大学,现在在当地一家中学教书。张新文的老伴周秀芹告诉我们:“政府好啊,我们老两口现在都有高龄补贴,镇上的民政干部也多次来看我们,给我们带钱带物。现在村上看我们的房子旧了,还叫人在坡下面给我修新房,我从心里念他们的好”。
  夕阳西下,我们要离开了,行动不便的张新文老人在老伴的搀扶下把我们送到门口。站在山坡上远眺,他默默地向我们行了个标准的军礼。青山绿水间,老人的身影是那样的高大,那样的魁梧,和当年在部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