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小核桃大产业
——商洛核桃产业发展调查系列报道之一
文章字数:4871

  随着核桃产业发展,新型核桃剥皮机的广泛使用,降低了劳动成本。
  在商州区杨峪河镇任村良种核桃园里,区、镇林业干部观察核桃生长状况。
  洛南县石门镇石门街社区王玉锋将自家的核桃经过简单包装,通过网络进行销售。
  丹凤到商州沿312国道的核桃交易市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核桃销售集散地,一大批群众靠加工、贩卖核桃发家致富。丹凤盛康贸易公司的田卫民收购、加工核桃仁,常年雇佣剥核桃群众40多人,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

  编者按:商洛是全国著名的核桃产区,经过历届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坚持不懈的努力,核桃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预计到2015年底,全市核桃总面积将达311万亩,7000多万株,其中新建良种园176万亩,挂果面积156万亩,核桃年产量4.7多万吨,产值超1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超1000元,户均收入2700多元。目前,核桃已覆盖到全市98个镇办和98%以上的农户,成为全市覆盖面最广、优势最明显的特色产业,是广大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全市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商洛核桃基地面积、产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稳居全省首位,位居全国地市级前茅是全市最具潜力、优势的绿色产业。但商洛核桃也面临着科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良种示范基地建设有待加强、科管不到位、深加工不足、市场交易平台尚处于初级阶段、销售无龙头、核桃产业大而不强等问题。当前,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商洛核桃产业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本报特别策划推出商洛核桃产业发展调查系列报道,旨在为商洛核桃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期在全市形成强大的发展核桃产业合力,推动商洛核桃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又是一年收获季,又见核桃压枝低。近日,来到商州区陈塬街道办事处上河村村民王锋家门前,就会看到三棵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核桃树。这三棵核桃树树冠紧凑,枝条分布合理,叶片大而浓绿,青果饱满,果面光滑,几乎无残缺和黑果。据估算,这三棵核桃树年产干果80多斤,年收入1000多元。王锋告诉记者,这几年,自己家栽植有六亩核桃树,仅核桃一项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王锋家核桃产业发展的景象是我市核桃产业的一个缩影。进入八月份,信步来到商洛农村,放眼望去,整个商山洛水间,一株株、一片片、一凹凹、一坡坡郁郁葱葱的核桃树上挂满了绿圆的核桃,就像一盏盏碧绿的小灯笼,一个个裂开了小嘴,等待着农民收获。进入九月,商洛的山坳里,沟坡上,路旁埝边,男女老少就拿着竹竿忙着打核桃,到处都能听见村民欢笑声。不几天工夫,一个个“核桃山”就堆起来了。“摇钱树”“钱串串”“金蛋蛋”,这是人们对核桃的“昵称”。我们常说“秦岭无闲草、商山有仙果”,这“仙果”就是核桃。近年来,我市核桃良种基地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基地建设数量和质量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和突破。目前,核桃产业已成为商洛群众生态、环保、富民的一项支柱产业、朝阳产业。
  核桃成为群众增收致富产业
  商山洛水增秀色,万千干果入画来。初秋季节,骄阳似火,绿海如潮。步入洛南乡村,片片绿色掩映的核桃园里,即将成熟的核桃挂满枝头,迎风摇摆等待收获。黄荣军是洛南县石门镇留题村的核桃种植大户。在黄荣军家的核桃园里,记者见到,核桃树枝叶茂盛,核桃树行列规划整齐。黄荣军介绍说,他栽植的35亩核桃园已建成16年,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仅核桃一项,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留题村村主任周海石说,他们村2000多亩耕地全部栽上了核桃,盛果期核桃达1700多亩,全村人均有1亩多地的核桃,2014年核桃一项人均收入达2100多元。桥河村良种核桃技术协会会长刘仓石告诉记者,现在桥河村1600余亩耕地中,已有1400亩耕地建成了核桃园。去年全村核桃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有80多户,仅核桃一项人均就能收入3600元左右。
  据了解,石门镇是洛南县的核桃大镇,现有核桃种植面积4.5万亩,全镇20个村家家户户种核桃,核桃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大户有150多户。洛南县核桃研究所所长郭安柱介绍说,近年来,洛南县16个镇(办)都集中规划了一批万亩、千亩基地和核桃沟、核桃渠、核桃路。至2014年底,洛南县核桃发展到63.9万亩、1408万株,其中挂果树总株数600万株,年产量1.62万吨,产值3.24亿元,占林业产值9.9亿元的32.7%。全县核桃从业人员19.3万人,全县林农人均核桃收入1678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部分产业大户核桃收入占全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核桃小乾坤,产业大世界。目前,核桃产业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商洛核桃已成为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市核桃研究所资料显示,至2014年底,全市核桃种植面积累计达到286万亩,其中良种建园176万亩,良种率达到61.5%;核桃挂果面积156万亩,年总产量达4.72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4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核桃收入1040元,户均收入2733元;主产区人均收入2000元,户均收入7000元。
  商洛核桃发展历史悠久
  目前,我国的“核桃树王”矗立于洛南县古城镇姜河村,其已经生长了500多年,现在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其最高年产核桃达到500余公斤,1987年被林业部确定为“全国核桃王”,后被国家核桃局列为“中国核桃科古树一号”。
  “核桃坡,核桃沟,核桃砭,核桃路,漫山遍野核桃树,核桃累累碰人头。”这首民谣是商洛核桃发展历史的真实写照。商洛是全国著名的核桃产区,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据《洛南县志》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的汉代,就被当地百姓辛勤种植。唐代已是“果之甚者,莫如核桃”。北宋《本草衍义》中记有:“核桃风发,陕、洛之间甚多”。《直隶商州志》也有:“商洛果之最甚者,无如核桃”的记述。核桃在商洛分布之广,株数之多,产量之巨,品质之优,品种、品系之丰富,甲于全省,冠于全国。商洛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属半湿润山地气候,光、热、水配合较好,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宜核桃的生长发育,是核桃最佳适生区之一。
  商洛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广大群众积累了一定的栽培经验,已形成传统的经营习惯。记者从市核桃研究所了解到,解放初,商洛核桃发展缓慢,全市总株数仅有39.7万株,年产干果150万公斤。建国后,在各级政府和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核桃基地建设步伐加快。1957年9月20日,商洛地委、专署发出了“关于开展每户种一升核桃的通知”,特别是1958年1月30日毛泽东主席“陕西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这个经验值得各地研究。可以经过鸣放辩论取得群众同意以后,将这个经验推广到种植果木、桑、柞、茶、漆、油料等经济林木方面去。”重要批示发表后,商洛人民倍受鼓舞,全区“书记挂帅、全党动员、全民动手”,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种植核桃群众运动高潮,共种植核桃99.3万升,核桃生产有了蓬勃发展。商洛发展核桃生产的经验曾多次受到中、省的肯定和赞扬,并向全国推广商洛发展核桃生产的经验。1978年,全区核桃树保存超过千万株,年产1342.5万公斤,实现了新的跨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商洛核桃产量曾占全国总产的1/10,外贸出口的1/6,占陕西省的60%以上。洛南、商州、山阳三县区曾排名全国十大核桃基地县之列,其中洛南县名列全国十大基地县之首。此间,全国核桃生产现场会、全国出口核桃现场会、全国干果科技座谈会等全国性核桃生产的重要会议都在商洛召开,商洛核桃的知名度享誉全国。1985年10月22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商洛时指出:“你们这里搞核桃最保险,商洛核桃皮薄、仁饱,……你们可以大搞核桃。”再一次肯定了商洛核桃。1983年,洛南核桃荣获国家经贸部优质产品奖,1988年《核桃优质丰产技术开发》项目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交易会铜牌奖。2000年,洛南县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
  1997年省委、省政府把商洛核桃列为山地开发优势产业重点扶持。自1999年7月以来,核桃被确定为商洛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的主要树种,国家累计投资和补助6.2亿元,连片种植核桃36.95万亩。2002年,市政府出台了建设百万亩优质核桃基地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战略,重点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和绿色食品,把核桃生产列入全市经济建设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开发。2008年,市政府又制定核桃产业五年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全市主抓核桃干果产业目标,强力推进核桃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组织开展“每个党员干部职工为农户栽五棵核桃树”等活动,累计栽种核桃树48.8万株。
  2010年以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和政策扶持引导下,全市积极抢抓省政府扶持发展核桃干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等政策机遇,认真实施商洛核桃产业发展2010-2015年规划,紧紧围绕做强做大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两大目标,以市场先导,顺应广大群众需求,一手抓基地发展,一手抓科管增效,积极培育市场和龙头企业,大力推广标准化建园、高接改造、综合管理技术,全力推进规模化基地建设、低产林改造工作,全市核桃产业呈现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从种苗繁育,到良种建园、嫁接改造、综合科管的历史性跨越。
  历届领导顺民意兴产业,推动了核桃产业快速发展。至2014年底,全市核桃面积累计达到285.6万亩,7000多万株,其中新建良种园176万亩,核桃挂果面积156万亩,核桃产量4.72万吨,产值14.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042元,户均收入2733元,主产区人均收入2000元,户均收入7000元。其中2010-2014年五年间,全市累计新增良种建园135.63万亩,完成低产幼树高接改造73.87万亩。预计到2015年底,全市核桃基地总面积达311万亩,比2010年的181万亩净增130万亩,面积增长71.8%。
  核桃成为商洛的名片
  “商洛核桃是商洛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无论是栽培历史、良种推广、规模栽植、标准化管理,还是良种繁育、科技支撑、典型示范等核桃生产的关键环节,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对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甚至全国都有着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市核桃研究所所长陈新乐介绍说。
  据陈新乐介绍,核桃产业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中地位独特,潜在优势日益明显。目前,核桃产业的规模效应已基本形成。横向看,目前全市核桃已覆盖到所有98个镇办和98%以上的农户,核桃已成为全市覆盖面最广、优势最明显的特色产业,是广大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全市任何产业都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纵向看,商洛核桃基地面积、产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稳居全省首位,位居全国地市级前茅,核桃已成为全市最具潜力、优势的绿色产业,具备做大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品牌的基础。
  商洛核桃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日益提升。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商洛核桃就以果大、皮薄、仁饱、口味油香,风味独特享誉国内外。近年来,我市先后成功策划和举办多个核桃产业重大节会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商洛核桃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商洛市核桃良种基地和丹凤县棣花镇核桃良种基地分别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核桃良种基地和国家级核桃良种示范基地。2010年,国家林业局对商洛核桃产业发展提出了“打造中国核桃产业发展集群,引领中国核桃产业发展方向”的定位和要求。“中国核桃之都”“陕西省核桃产业强市”的命名和“商洛核桃”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使商洛核桃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据介绍,随着人们对核桃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的认识普及,核桃消费市场稳中趋涨,产品开发利用不断增多,广大干部群众对核桃产业的认知度普遍提高。我市广大群众有传统栽培核桃的丰富经验,通过核桃科技人员的多年努力,核桃嫁接育苗、高接换优、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控、配方施肥等方面取得了大批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全市核桃科技服务体系较为齐全,科管技术措施成熟配套。目前,全市已形成若干有形的核桃交易市场和集散地,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商洛几家核桃加工企业,以核桃食品类、油脂类、副产品类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具有一定的基础。此外,丹凤等县在积极筹划核桃青皮、核桃壳深加工利用企业。这些都为商洛核桃产业做优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目前,市委、市政府把核桃列为商洛特色农业“八大件”大力发展,商洛核桃产业发展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伴随省、市、县各级的重视和支持,促进商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使“小核桃”真正成为大产业已迫在眉睫。而围绕做优做强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目标,以从根本上解决重栽轻管、大规模低产出的现状,努力实现核桃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将“小核桃”做成大产业的共识已经形成,这为倾力打造商洛核桃产业升级版,真正使其成为强市惠农的优势产业和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