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抹不掉的抗战记忆
通讯员 马宏涛 记者 马泽平
文章字数:1213
  70年前,在日寇铁蹄践踏神州大地,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候,大批青年走上抗日前线,浴血疆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正义史诗。70年后的今天,当那些英雄渐渐远离而去时,洛南86岁的抗战老兵张宝善那段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还在诉说着……
  1944年,刚满15岁的洛南县景村镇八一村贫苦农家的张宝善,被日本的侵华战争改变了一生,少不经事的他就这样走向了残酷、无情的抗日战场。1945年3月下旬,日军发动豫西鄂北会战,在猛攻南阳城和鄂北老河口的同时,日军一一〇师团、坦克第三师团沿南阳、镇平、内乡一线西犯,于31日攻占内乡重镇西峡口。奉第一战区代司令长官胡宗南之命,张宝善所在的第二十七军于4月4日开赴前线,来到了河南西峡口。“当时我人小,枪都比我高,是蝎子盖枪,我拿不动,就给我发了个掷弹筒,像咱这里的棒槌那样,还有六个自榴弹,挂在脖子上,压得直不起腰。”老人回忆说。
  部队到了河南以后,领导看他身体瘦弱,年龄小,就让他做连里的通讯员,但是由于他晚上怕黑不敢送信,部队领导就把他留在参战部队。老人依稀记得他来到河南参加的第一次战斗,“那天晚上,我们部队去摸日本人的一个营地,我胆小吓得不敢去,后来,战斗有10多分钟,俘虏了一个日本兵。”参加了第一次战斗,张宝善变得英勇了许多。有一次,他们连队在阵地上修筑工事时,日本人突然进攻阵地,时不时还有飞机来轰炸,战斗异常激烈,忽然一颗炮弹就落到他旁边,他还没来得及反应,连长急忙喊一声“卧倒”,幸好炮弹皮只是从身边划过去了,自己才幸免于难。
  1945年夏天,西峡口正是收麦的季节,却是一片战争的狼藉场面。“日本兵太可恨了,他们狂轰乱炸让农民死得可怜,有的人在田地里还没来得及躲,就被日军炸死了,大多数士兵被日军飞机投下的炸弹炸死。”老人回忆仍义愤填膺。
  “打大横岭时,大约是早上9点左右,山也陡,日本兵在山头,我们在山下,第一轮战斗伤亡也重,我们连长也负伤了,还很严重,子弹从肩膀穿进去从嘴巴出去,背部也有多处受伤。”张宝善回忆说,当时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子弹在自己头顶嗖嗖地不断飞过,周围硝烟弥漫、火光四起,战友就在自己身边纷纷倒下,连续冲锋了三四次,战斗一直到晌午时间,部队攻上了山顶,打退了日本兵。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张宝善老人在内战中又投诚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如今,抗战硝烟已散去70年,然而对于张宝善来说,那段抗战烽火,却成了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他经常随身携带着收音机,听着里面下载好的抗战歌曲,回忆着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抗击践踏家园的侵略者的岁月。“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70年过去了,张宝善老人唱起义勇军进行曲,还十分振奋和激动。“现在人民的生活提高了,国家富裕了,但希望后人不能忘记那段历史。”张宝善说,希望年轻一代通过纪念抗日战争那段历史,能激发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