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爬过云梯的老兵
文/图 记者 李亮
文章字数:2188
  李文臣老人一生都没有忘记军人的身份
  如今李文臣老人腿脚很不方便,即使在家里走路,也需要一个人搀着,老伴成了他的拐杖。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隆重举行。当镶嵌着国徽的70响礼炮齐鸣,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上天空,当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从天安门前走过,当海陆空三军舰空兵通过前所未有的磅礴阵容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所有中国人的心都是澎湃而激动的。而在那一刻,也有人的眼睛是湿润的,经历过抗战岁月的他,如今已经94岁高龄,他很庆幸自己能够见证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他也知道那是多么的不易,那是当年一起奋勇杀敌的战友们用献血和生命换来的。如今70年过去,虽然在他因苍老而布满皱纹的脸上,早已黯淡了那些战争年月里的刀光剑影;虽然他也已很难记起当初抗战的种种细节,但那标准的军礼早已将一名军人的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他叫李文臣,抗战的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多少有关他的丰功伟绩,但他也曾同数千万将士一起浴血奋战,为抗战胜利、为新中国成立付出了艰辛。
  参加富甘独立营
  李文臣,现住在西安市潘家村商洛运输公司家属院一栋很有年代感的楼房内。所住的房屋面积不大,大概只有五六十平方的样子。我们到时,老人和他的老伴已经坐在沙发上等候多时,紧促的客厅内坐下五六个人似乎占满了所有空间。老人很是热情,虽然语言很少,但间隔不多时就会起身让其女儿倒水、拿水果,生怕怠慢了我们。实际上,在采访了多个抗战老兵之后,我才知道这样的热情里夹杂了一种感激,在这些老兵心里,没有被历史和后人遗忘便是给他最好的安慰。
  李文臣老人,出生于1921年。19岁那年,老人自愿参军,加入郭宝珊的富甘独立营,“在陕北红军中,打起仗来,郭将军是出了名的。他曾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的‘夏伯阳’。”老人说。在独立营一年之后,因为当时边区在经济上发生了很大的困难,在一段时间里,战士们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张,没有鞋袜,冬天没有被子盖,甚至吃粮都发生了困难。党中央提出在边区发动一场军队屯田和鼓励生产的群众运动,老人便随部队在甘泉县开荒种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当时部队里战士们的开荒热情非常高,大家经常比赛。在参加生产运动期间,我还获得了十几枚勋章。”老人说。关于这个时期的经历,老人也只能记起这些。
  “经过几年的大生产运动,不仅缓解了军民供需的重大矛盾,并为继续坚持长期抗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老人说。即使这样,老人内心里也有些许遗憾,因为在这段日子里,他没能像其他战士一样在正面战场上与日军激战。
  战争故事
  回想战争的经历,老人感慨万千。“我是多次死里逃生。”老人说。那是第一次上战场,老人所在的部队要攻进一个县城,他们连队里140多个人的任务就是爬云梯,作为攻城的第一梯队,要把城攻下来。那时的景象他这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炮弹从周围纷纷落下,一眨眼的功夫一个战友就没了。但是在那个生死关头,战士们想得最多的是要顺利完成目标,把城攻下来,否则会死伤更多的战友。“我就一直往前冲,躲过了一个又一个子弹,最后幸运地活了下来。”老人说。当时与老人一起的140个战友,在攻城结束后只剩下了12个。“虽然那次战役,我军死伤了很多人,但最终还是胜利了,我记得战争结束后还开了庆功会。”老人说。但具体是哪一场战役,老人已经记不清楚。
  老人告诉记者,在战争中,战士们已经习惯了艰苦,也时刻准备着流血和牺牲。但有一件事总是让人难以接受,那就是亲眼看着战友牺牲,特别是那些朝夕相处的战友,一起经历过多次战争,一起杀敌,却在某一次战役后倒下,活下来的战友总是十分悲痛。老人亲自埋过一个战友,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日子,老人的心情都无法好转。
  老人还向我们讲述了一次经历。大约是在1947年,老人所在部队跟胡宗南部队打仗期间,老人得了一场重病,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的状态。在一次昏迷过程中,战友以为他已失去意识,便用担架将他放在一个破窑洞里,部队继续向前行进。在破窑洞昏迷一晚上之后,老人又自己醒了过来,逐渐恢复之后,老人又追上了部队。“这是又一次的死里逃生。”老人提到。
  解放战争时期,老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临汾战役和太原战役,在这一时期,老人还曾任迫击炮连连长。但遗憾的是,关于这段时期的经历老人也已记不起来。
  晚年生活
  1950年,老人随部队来到宁夏中卫,在这里他认识了自己一生的伴侣,他们相识不久后就组成了家庭。“那时候因为他在部队,我们的婚姻都要经过他们师长的同意。”老人的老伴在一旁说着。
  1951年老人上了高级步校。1955年毕业之后,就分到了西北军区警卫营。1957年到长安步校学习,一年后,因为赶上大跃进,所有的干部都转业到地方,老人就转业到了西安的鲁家村。文化大革命期间,老人在关中汽车运输公司工作,后被安排到商洛运输公司。退休前,老人任地运司总支书记。
  老人是一个极其俭朴的人。其女儿告诉记者,老人一生都保留了延安的作风,吃饭时不让饭粒洒在饭桌上,碗里的饭粒一定要吃干净。老人也从来不吃肉,平时最爱吃的就是糊汤,生活过得节省而简单。老人常说:“战争年代过来的人,能活下来都不容易,我算是有福气的。”
  在一生的革命生涯中,老人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战争年代,他追求真理,不畏艰险,英勇奋斗,表现出了一个革命者无私无畏的精神和气概,为夺取革命胜利作出了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新中国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心血,作出了积极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