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安置移民
文章字数:1076
丹凤县始终立足“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积极探索陕南移民搬迁、产业集中区、小城镇建设、精准扶贫、消费市场的工作模式,解决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全县近年来搬迁安置11200户39096人,集中安置9988户34505人,集中安置率达89.2%。
将移民搬迁与工业集中区相结合,实现企业用工和搬迁移民就业共赢。该县依托在商棣工业精深加工区,在商镇老君、王塬,棣花陈家沟、茶房等集中安置点,引进企业12个解决移民户就业800余人。在竹林关依托桃花谷、州河北采摘园发展旅游三产,带动搬迁户就业640余人,开办日用品、建材、家具等各类个体经营店铺130余家,开办农家乐20余户,带动移民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实现了就业、用工、增收互促共赢的良性循环。
将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城镇化。让移民点“粘”重点城镇,在龙驹、商镇、棣花、竹林关等四大重点区域,建成金山、鹿池、江南、江岸龙居、冠山等“龙驹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商棣工业精工业园区”“商棣工业精工业集中区”“棣花文化旅游开发区”,形成工业、旅游振兴新的“起跳点”。在竹林关区域,打造建成县城副中心和县际边贸中心。在此框架内,共建城镇安置点34个,安置7624户28971人。
将移民搬迁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实现脱贫致富。该县采取高层、多层、“交钥匙”等多种方式和县城、城镇、中心村、幸福院阶梯式安置模式,针对不同区域和经济条件搬迁户设置多种安置地点、安置形式和住房面积。近年来搬迁安置4246户16314人。同时围绕“能致富”目标,采取“移民搬迁+城镇建设+产业集中区+人口聚集+消费市场培育”和“企业+基地+搬迁户”的模式,有组织劳务输出21000余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就业1400余人,实现人均收入7000多元,使移民搬迁走上了“避险、安居、脱贫”的良性循环之路。
将移民搬迁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做到带业安置。该县依托华茂牧业、山凹凹生态农业、王塬千头猪场等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打造“丹凤牌”核桃、山茱萸、肉鸡、肉猪熟肉制品加工等产品品牌。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种植、养殖、设施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华茂、民乐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就近安置320户移民;竹林关镇建成1000多亩的魔芋种植基地,使253名搬迁群众成为产业工人,年人均增收7300余元。
将移民搬迁与消费市场培育相结合,方便移民生活。该县在精心组织实施培育消费市场,走出了一条“移民搬迁、人口聚集、城镇发展、消费市场活跃、环境改变、带动搬迁”的路子,同时,推进幼儿园、卫生室、文化站、警务室、购物超市、休闲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既促进了城镇人口聚集,又形成了各类消费市场,使移民集中安置点成为服务群众生活的安乐窝。(陈鑫)
将移民搬迁与工业集中区相结合,实现企业用工和搬迁移民就业共赢。该县依托在商棣工业精深加工区,在商镇老君、王塬,棣花陈家沟、茶房等集中安置点,引进企业12个解决移民户就业800余人。在竹林关依托桃花谷、州河北采摘园发展旅游三产,带动搬迁户就业640余人,开办日用品、建材、家具等各类个体经营店铺130余家,开办农家乐20余户,带动移民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实现了就业、用工、增收互促共赢的良性循环。
将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城镇化。让移民点“粘”重点城镇,在龙驹、商镇、棣花、竹林关等四大重点区域,建成金山、鹿池、江南、江岸龙居、冠山等“龙驹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商棣工业精工业园区”“商棣工业精工业集中区”“棣花文化旅游开发区”,形成工业、旅游振兴新的“起跳点”。在竹林关区域,打造建成县城副中心和县际边贸中心。在此框架内,共建城镇安置点34个,安置7624户28971人。
将移民搬迁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实现脱贫致富。该县采取高层、多层、“交钥匙”等多种方式和县城、城镇、中心村、幸福院阶梯式安置模式,针对不同区域和经济条件搬迁户设置多种安置地点、安置形式和住房面积。近年来搬迁安置4246户16314人。同时围绕“能致富”目标,采取“移民搬迁+城镇建设+产业集中区+人口聚集+消费市场培育”和“企业+基地+搬迁户”的模式,有组织劳务输出21000余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就业1400余人,实现人均收入7000多元,使移民搬迁走上了“避险、安居、脱贫”的良性循环之路。
将移民搬迁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做到带业安置。该县依托华茂牧业、山凹凹生态农业、王塬千头猪场等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打造“丹凤牌”核桃、山茱萸、肉鸡、肉猪熟肉制品加工等产品品牌。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种植、养殖、设施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华茂、民乐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就近安置320户移民;竹林关镇建成1000多亩的魔芋种植基地,使253名搬迁群众成为产业工人,年人均增收7300余元。
将移民搬迁与消费市场培育相结合,方便移民生活。该县在精心组织实施培育消费市场,走出了一条“移民搬迁、人口聚集、城镇发展、消费市场活跃、环境改变、带动搬迁”的路子,同时,推进幼儿园、卫生室、文化站、警务室、购物超市、休闲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既促进了城镇人口聚集,又形成了各类消费市场,使移民集中安置点成为服务群众生活的安乐窝。(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