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的金丝峡经验
文章字数:2624
金丝峡镇党员干部公开透明的计分考核,让党员干部工作起来争先恐后。
双双年过七旬的留守老人田益方夫妇,长年腿不方便,孩子外出打工,一生病便不知所措。不过,老田的烦恼最近没有了,他有啥问题直接给同村的党员村医张永胜一个电话,打针吃药、代办民事都享受上门服务。老田亲身体会到的这项便利,是商南县金丝峡镇开展“融入式”党建活动的一个缩影。金丝峡镇从今年初开始,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党建融入发展、组织融入区域、党员融入群众、服务融入民生”为主题的“融入式”党建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纯洁性,正努力探索出一条基层党建科学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让党建融入发展
村班子涣散,党员职责不明,如何带领群众尽快走上致富路?白玉河口村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党委政府。“以村党建责任清单为抓手,结合‘双包双促’精准扶贫、陕南移民搬迁、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等具体工作,在镇党员科级领导的指导下,将党建融入到每一个村的角角落落,让每个党员干部的职责明确,才能激发新干劲,助推经济发展。”该镇党委书记宋林宏说。实行责任清单后,党委书记宋林宏承担起了白玉河口村的村支部建设。在宋林宏的协助下,白玉河口村重新选拔了一批富有担当的两委班子。宋林宏和新上任的村支书刘新红将党组会开到组上,从镇上包抓干部到村组每一名普通党员,都签订了详细的责任清单。
“责任清单落实后,村子发展明显得很。”该镇党政办公室主任胡松介绍,群众怨气最大的饮水问题很快解决了,就连外地务工的一些党员也经常打电话回来汇报搜集的致富信息,有的还联系外地客商来村子投资,搞起了水杂果采摘园。
让组织融入区域
为了更好地联系群众,镇党委为各村、社区支部选派了14名第一书记,并根据党员各自实际情况,分别组建“富民”“调解”“服务”“监督”“救助”等不同功能的党小组。在辖区非公企业和产业协会中发展新党员、成立党组织,同时入驻第一书记,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覆盖,让各个区域的发展都在基层党组织坚强的堡垒中健康推进,显示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任梁家湾社区第一书记的是金丝峡镇民政办主任金光宏,他成了梁家湾群众心中的自家人,除了镇上的工作外,他几乎都呆在社区里。“开始去了,群众不关心来的啥第一书记,有的故意在背后说风凉话,他啥子第一书记有本事先把街道路灯给装上。”金光宏介绍,梁家湾以前是乡政府所在地,是连接山阳和商南的重要通道,撤乡并镇后,街道发展一直落后,晚上街道黑咕隆咚的。金光宏驻村调研后,迅速将此情况上报给镇党委政府,80盏太阳能路灯很快就落实了。现在,梁家湾街道不仅晚上亮了,而且街道干净了。村上还将整修的264亩土地整体出租给了农业园区,50多名当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自从为各支部选派第一书记后,金丝峡镇所辖村、社区无论在村容村貌上或是在组织建设中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富裕沟村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修复通村道路并在路旁栽植了侧柏等绿化苗木;二郎庙村下大力气规范民事代办,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办事不出门的便利,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寺湾村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对流动党员实行包抓到人、定期主动联系、季度准时汇报思想,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让党员融入群众
“8点半,我来到白玉河口村河西组,没有联系村干部,直接到杏园,看到杏子树长势确实不错,不过杏子看着好像有点不水灵。这时,一个年迈的老奶奶正用盆子从白河里舀水端回家。通过一番攀谈,我才知道白玉河口村河西组65户群众全靠以前的老井吃水,近年来因为干旱致使原有的水井远远不能满足群众饮水,目前有12户群众面临吃水困难。我才明白杏园的杏子为什么看着不怎么水灵了,立马通知包村干部、村干部,让吃水困难的群众推选出代表,就在村民汪功顺家中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和他们协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经过讨论最终商定了两个意见:一是由群众推荐代表牵头负责打新井,镇村派干部和技术人员指导;二是由我负责协调争取1万元扶持资金解决群众长期引水问题。多向基层走走,才能更多地了解群众心声,为人民服务才能接地气。”这段话是记者在金丝峡镇采访时看到的镇党委书记宋林宏6月19日的一则民情日记。实行五项制度以来,像这样记载有党员干部工作体会的民情日记,在金丝峡镇的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不少。
“五项制度实施后,党员干部作风变化很大,深受群众的好评。”镇党委副书记刘振军指着党员干部积分牌告诉记者,镇上将落实市上的五项制度作为有力的抓手,让党员融入群众,通过民情日记、民事代办、干部坐班等五项制度的推行,密切了党群关系。
让服务融入民生
秋木沟组的阮爱华怎么都没有想到,多年贫困的他竟然很快摆脱了贫困,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我以前住在秋木沟垴上,交通不便,当时张正学多次劝我搬迁,我都不愿意。后来将信将疑地搬了,不仅住上了楼房,还办起了农家乐。”阮爱华说,村组党员反复做他的工作,给他协调地基,还给她的母亲补办了残疾证,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媳妇不仅办起了农家乐,而且自己还组成了土建工程队,每个月收入都很可观。
借力“双包双促”,金丝峡镇将党员服务融入民生,积极构建开放、多元、互动的服务格局,切实解决群众的民生诉求和实际困难,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给金丝峡带来了更好地发展空间。太子坪社区支部书记李录奎联系河南旅游企业,投资2000多万搞起了西北暗河第一漂,目前试漂成功,将给金丝峡旅游三产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沿线100多剩余劳动力就业。目前,金丝峡镇旅游扶贫已成为我市“双包双促”精准扶贫的成功典范。借助金丝峡旅游品牌,该镇形成了“支部+品牌+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发展抱团模式。目前,该镇在党支部的示范带领下,加入农家乐协会的经营户138户,加入魔芋种植协会34户,加入梅花鹿养殖协会50户,加入干鲜果种植协会48户,引进的冷水鱼养殖项目现已投产。自“双包双促”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包扶部门和镇村共计45名干部的努力,已经实现了15户困难群众的脱贫。
金丝峡镇“融入式”党建的开展把党组织的职能进一步细化成党员群众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让党建切实发挥出领航作用。此项活动的开展也让广大群众对基层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不断提升,当地镇村干部的威信也在逐步增强,群众对镇村开展的各项工作也越来越支持,确实起到了提升产业层次、提升创新动力、提升集镇品质、提升城乡统筹、提升干部能力“五大提升”的目标,全镇呈现出党建领航、支部堡垒、党员先锋、全民创业的良好发展局面。
双双年过七旬的留守老人田益方夫妇,长年腿不方便,孩子外出打工,一生病便不知所措。不过,老田的烦恼最近没有了,他有啥问题直接给同村的党员村医张永胜一个电话,打针吃药、代办民事都享受上门服务。老田亲身体会到的这项便利,是商南县金丝峡镇开展“融入式”党建活动的一个缩影。金丝峡镇从今年初开始,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党建融入发展、组织融入区域、党员融入群众、服务融入民生”为主题的“融入式”党建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纯洁性,正努力探索出一条基层党建科学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让党建融入发展
村班子涣散,党员职责不明,如何带领群众尽快走上致富路?白玉河口村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党委政府。“以村党建责任清单为抓手,结合‘双包双促’精准扶贫、陕南移民搬迁、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等具体工作,在镇党员科级领导的指导下,将党建融入到每一个村的角角落落,让每个党员干部的职责明确,才能激发新干劲,助推经济发展。”该镇党委书记宋林宏说。实行责任清单后,党委书记宋林宏承担起了白玉河口村的村支部建设。在宋林宏的协助下,白玉河口村重新选拔了一批富有担当的两委班子。宋林宏和新上任的村支书刘新红将党组会开到组上,从镇上包抓干部到村组每一名普通党员,都签订了详细的责任清单。
“责任清单落实后,村子发展明显得很。”该镇党政办公室主任胡松介绍,群众怨气最大的饮水问题很快解决了,就连外地务工的一些党员也经常打电话回来汇报搜集的致富信息,有的还联系外地客商来村子投资,搞起了水杂果采摘园。
让组织融入区域
为了更好地联系群众,镇党委为各村、社区支部选派了14名第一书记,并根据党员各自实际情况,分别组建“富民”“调解”“服务”“监督”“救助”等不同功能的党小组。在辖区非公企业和产业协会中发展新党员、成立党组织,同时入驻第一书记,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覆盖,让各个区域的发展都在基层党组织坚强的堡垒中健康推进,显示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任梁家湾社区第一书记的是金丝峡镇民政办主任金光宏,他成了梁家湾群众心中的自家人,除了镇上的工作外,他几乎都呆在社区里。“开始去了,群众不关心来的啥第一书记,有的故意在背后说风凉话,他啥子第一书记有本事先把街道路灯给装上。”金光宏介绍,梁家湾以前是乡政府所在地,是连接山阳和商南的重要通道,撤乡并镇后,街道发展一直落后,晚上街道黑咕隆咚的。金光宏驻村调研后,迅速将此情况上报给镇党委政府,80盏太阳能路灯很快就落实了。现在,梁家湾街道不仅晚上亮了,而且街道干净了。村上还将整修的264亩土地整体出租给了农业园区,50多名当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自从为各支部选派第一书记后,金丝峡镇所辖村、社区无论在村容村貌上或是在组织建设中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富裕沟村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修复通村道路并在路旁栽植了侧柏等绿化苗木;二郎庙村下大力气规范民事代办,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办事不出门的便利,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寺湾村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对流动党员实行包抓到人、定期主动联系、季度准时汇报思想,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让党员融入群众
“8点半,我来到白玉河口村河西组,没有联系村干部,直接到杏园,看到杏子树长势确实不错,不过杏子看着好像有点不水灵。这时,一个年迈的老奶奶正用盆子从白河里舀水端回家。通过一番攀谈,我才知道白玉河口村河西组65户群众全靠以前的老井吃水,近年来因为干旱致使原有的水井远远不能满足群众饮水,目前有12户群众面临吃水困难。我才明白杏园的杏子为什么看着不怎么水灵了,立马通知包村干部、村干部,让吃水困难的群众推选出代表,就在村民汪功顺家中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和他们协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经过讨论最终商定了两个意见:一是由群众推荐代表牵头负责打新井,镇村派干部和技术人员指导;二是由我负责协调争取1万元扶持资金解决群众长期引水问题。多向基层走走,才能更多地了解群众心声,为人民服务才能接地气。”这段话是记者在金丝峡镇采访时看到的镇党委书记宋林宏6月19日的一则民情日记。实行五项制度以来,像这样记载有党员干部工作体会的民情日记,在金丝峡镇的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不少。
“五项制度实施后,党员干部作风变化很大,深受群众的好评。”镇党委副书记刘振军指着党员干部积分牌告诉记者,镇上将落实市上的五项制度作为有力的抓手,让党员融入群众,通过民情日记、民事代办、干部坐班等五项制度的推行,密切了党群关系。
让服务融入民生
秋木沟组的阮爱华怎么都没有想到,多年贫困的他竟然很快摆脱了贫困,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我以前住在秋木沟垴上,交通不便,当时张正学多次劝我搬迁,我都不愿意。后来将信将疑地搬了,不仅住上了楼房,还办起了农家乐。”阮爱华说,村组党员反复做他的工作,给他协调地基,还给她的母亲补办了残疾证,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媳妇不仅办起了农家乐,而且自己还组成了土建工程队,每个月收入都很可观。
借力“双包双促”,金丝峡镇将党员服务融入民生,积极构建开放、多元、互动的服务格局,切实解决群众的民生诉求和实际困难,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给金丝峡带来了更好地发展空间。太子坪社区支部书记李录奎联系河南旅游企业,投资2000多万搞起了西北暗河第一漂,目前试漂成功,将给金丝峡旅游三产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沿线100多剩余劳动力就业。目前,金丝峡镇旅游扶贫已成为我市“双包双促”精准扶贫的成功典范。借助金丝峡旅游品牌,该镇形成了“支部+品牌+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发展抱团模式。目前,该镇在党支部的示范带领下,加入农家乐协会的经营户138户,加入魔芋种植协会34户,加入梅花鹿养殖协会50户,加入干鲜果种植协会48户,引进的冷水鱼养殖项目现已投产。自“双包双促”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包扶部门和镇村共计45名干部的努力,已经实现了15户困难群众的脱贫。
金丝峡镇“融入式”党建的开展把党组织的职能进一步细化成党员群众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让党建切实发挥出领航作用。此项活动的开展也让广大群众对基层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不断提升,当地镇村干部的威信也在逐步增强,群众对镇村开展的各项工作也越来越支持,确实起到了提升产业层次、提升创新动力、提升集镇品质、提升城乡统筹、提升干部能力“五大提升”的目标,全镇呈现出党建领航、支部堡垒、党员先锋、全民创业的良好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