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商洛山中的德昌马帮
文章字数:3920
杨春才和廖玉华往骡子身上装货物,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他们大汗淋漓。
行走在狭窄山路上的马帮
吃不惯当地饭的杨春才在自己烹饪食物,中午饭是焖豆角。
9月的一天,我在采访商州区小龙峪至张峪沟段的环山旅游线路,下山途中,山间一个拐弯处,突然惊现一匹骡子,慢悠慢悠地朝我走来。回过神来定睛一看,不是一匹,是五匹。跟着骡群的两个人,一个约莫30多岁,另一个年纪大些。到了小平台,两人叫停骡子,然后从骡子身上一袋一袋卸水泥。这时我才看到,每个骡子身上都是沉甸甸的货物,它们应该也在喘气吧。“你看,这就是马司令。”在山上工地正干活的师傅们打趣年轻的赶骡人,让他在众人面前有点脸红。这,是我第一次和杨春才见面。跟着他的骡队走了一段,由于山路危险,杨春才要照看骡子没法分心聊天,我只得知他是四川人,骡队是从四川过来的。
第二次见到他,是在一场秋雨淅沥的清晨,我们通了个电话,他说今天雨太大了,没法干活,正歇着呢。我喜出望外,因为他们的马帮很少有白天不干活的时候,冒着雨就往他所在的张峪沟赶。杨春才早早便打着伞在路畔等我。沿着一段泥泞的小路来到杨春才和同伴廖玉华(赶骡人中年长者)在商州临时租住的老房子,昏暗的灯光下,我惊喜地得知:他们便是赫赫有名的德昌马帮。
以马帮为生的人
杨春才和廖玉华的家,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德昌县茨达乡,那里有比商洛更大的山,距离西安有1000多公里。据史料记载,早在汉晋时期,德昌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主线上一个重要的驿站,南来北往的商旅利用马匹、骡子,运载丝绸、蜀布、茶叶等经德昌到印度、缅甸各地,然后又携回宝石、珍珠、海贝、琉璃等辗转贩卖。由此,德昌马帮兴起(马帮,是按民间约定俗成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成为悠远历史空间的一个鲜活存在。如今在德昌县茨达乡,还存在着一大批以马帮为生的人,我眼前的杨春才和廖玉华便是其中两个。
杨春才今年38岁,据他所说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一读完中学就外出打工。因为经济条件限制,他被拖成农村的大龄青年,27岁才结了婚。婚后为买一套房子欠了5万元钱的外债,还完了所有的钱他和妻子才敢要孩子,如今女儿三岁了。“现在我老婆在家里带娃娃,种着两亩水稻田。我之前给人家打工,发现挣不下钱,挣回来了也攒不下。因为我们那儿有跑马帮的传统,从小见惯了,也锻炼下了,七八年前,我便跟着人跑马帮。一年净收入有个三四万元钱,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了。”
和杨春才一起的廖玉华今年已经66岁了,他说出年纪时我非常吃惊。马帮都是在险峻的大山里跑,运输的材料大多是石料、钢筋、水泥、铁塔等重物,对于一个66岁的老人来说,恐怕有些吃力。“我现在年纪大了,打工也没有人要了。咱也没有什么技术,跑马帮虽然苦累,但是我很熟悉这些活。苦点累点,都是为了一家人的生活。”
车不能到的地方靠骡子
“山上要架高压线、移动塔,陡峭的地方车子都没法到,料运不上去。而所有这些车到不了的地方骡子都能到。”杨春才这句朴素的话,揭开的正是现代马帮得以生存的根源。
其实在上世纪70-80年代,传统的马帮一度走向没落,马帮几乎在德昌绝迹。但在90年代中期马帮的生存出现了转机。国家要建四川省雅砻江上的二滩水电站,输变电工程要修建许多铁塔,一些建设物资很难运到山顶工地上去。德昌县里许多村民本来就是马帮人的后代,他们灵机一动,又重拾旧业,买了许多骡马来担当工程运输队,形成了一支专门的马帮队伍。因为收益不错,越来越多的德昌人加入其中,德昌马帮日渐壮大,跟随工程建设走遍了全国。杨春才告诉记者,马帮有一套自发的组织体系:马帮由老板统管,一般赶马人,叫做“马脚子”。赶马多年能带一队马帮了,晋级为“马锅头”。“马锅头”再往上才是“老板”。“我们的老板也是德昌老乡,他负责给我们在全国各地联系工程任务。老板联系到工程后,会负责把人和骡子运到工地,来回的路费老板报销。”
虽然称为马帮,但队伍里全是清一色的骡子。杨春才说,那是因为骡子力气大,在山区驼重物比马更有耐力,饲养成本也低。“我们的骡子都是从云南买过来的。云南的骡子好,比起东北和甘肃的骡子,全国各地哪里的气候它都能适应。”杨春才告诉我,一个骡子的平均寿命有30年,能干20年的活,而现在他们带的这五匹骡子都是十多岁,相当于二三十岁的人,正是壮年最能出力的时候。
几年间,青海、西藏、北京、贵州等各地都留下过杨春才和廖玉华的身影,而商洛的商州、山阳、丹凤、商南等地几乎遍布德昌马帮的身影。哪里需要马帮,他们就去往哪里。
路途中的致命陷阱
对于跑马帮的人来说,人和骡子是一体的,哪一个受伤了都没办法继续下面的活。而在翻越群山峻岭的过程中,赶骡人和骡子受伤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而每一次受伤甚至死亡,都是刻在赶骡人心上的伤疤。
在廖玉华的记忆中,三年前在重庆损失骡子的经历让他刻骨铭心。“那一年我在重庆万州开县雪宝山干活,那地方山洞特别多,陷阱特别多。路上草都长满了,洞口被覆盖着,根本不知道。骡子掉到那些天然洞里,就再也拉不上来了。”廖玉华痛心地讲述道:“一天我赶着骡顺着小路往山上运铁塔,小路边有一个洞被草覆盖了骡看不见,一下就摔下去了。”廖玉华说他清楚地记得那天还下着下雨,泥土都是软的,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济于事,眼睁睁看着骡子摔下去却救不了它。还有一次在云南,当地人有挖水坑的习惯,上面覆盖着玉米秆。骡子去吃玉米秆的时候掉下去,一小会儿就被淹死了。“还有就是去年,从(商州)板桥往山阳运骡子的时候,在高速公路上一匹骡子从车上跳下来,把腿给摔伤了。”这些都是刻在廖玉华心上的痛苦记忆。
“骡子劳作,为人服务。而且它有灵性,很远看见主人就开始冲你哼哼,所以看到它受一点点伤都让人心疼得不得了。”廖玉华摸着他的骡子心疼地说,虽然有鞍子,但常年累月的劳作,骡子的身上到处都是磨痕。
热情好客商洛人
“这是刚煮好的毛栗子,趁热吃。”在杨春才和廖玉华的“家”里,一盆热腾腾的毛栗子被摆在显眼的位置,杨春才不时热情地招呼我吃。我随口问道,这是在村子里买的吗?由于杨春才和廖玉华几乎每天都要在工地上忙碌,很少有时间去集市买东西,所以我猜他们是从农户那里直接买的。“不是,是周围的老乡送给我们的。”我有些惊讶。杨春才指着地上的一小袋土豆告诉我,这是邻居今天早上刚给他们送来的。“当地人对我们好,看到我们没有菜了就给我们送来了,看到我们缺啥了就给拿来了。”
除了蔬菜水果,商洛大山里的这些普通村民还热心地为这两位异地人解决了一个大问题:骡子的草料问题。廖玉华告诉我:“马帮这个活怪得很,人不吃都行,但是骡子不吃不行。哪怕就是下再大的雨,也必须出去给骡子找草料。”廖玉华说,他之前在别的省份跑马帮,别人留在地里不要的玉米秆一看他们想喂骡子,就坐地起价。“出门在外,最怕被人敲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好按人家的价格购买。”但在商洛,他们的境遇完全相反,村民不仅以低价把玉米出售给他们,而且将地里的玉米秆全部免费送给了他们。“商洛人特别好,对外面来的人他们觉得辛苦,都帮助我们。”
虽然只是几个土豆,几把玉米秆的事,但在异乡,这些几乎完全陌生的面孔带给杨春才和廖玉华的却是热腾腾的情谊。难怪杨春才不停地向我重复:“这个活马上完了,回家休整一下我们还要去山阳漫川关。明年我们还会来商洛干活,这里好。”
打拼美好新生活
杨春才和廖玉华临时的“家”是一栋老旧的土房子,屋子里被隔出三个空间,住人和存放粮食。但他们所使用的空间极其有限:一个土炕被简单地整理了一下供两人下榻,一高一低两个桌子杂乱地摆放着一些做饭用的锅碗瓢盆和调料食材,大厅的角上是为骡子买来的玉米和一堆已经腾空的口袋。屋外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可以供骡子安歇。下雨天,杨春才和廖玉华分别给自己的骡子搭起了棚子,看上去甚是温馨。
杨春才说,他干马帮这七八年来平均每年在家里呆不够两个月。而出门在外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干一天活下来,腰酸背痛,脚放在那里都疼。“在外面住的吃的也不能要求太高,将就着过。但直到现在我在外面饮食上还是不能习惯,我们四川人喜欢吃辣子,爱吃米饭,爱吃大肉。但是其他地方吃饭不是这个样子的,所以我们就自己做饭,隔几天去买点大肉。”除了在饭菜中回味家乡的味道,手机联络也成为杨春才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家最重要的连接方式。“我每天都要给家里打个电话,一个月光电话费就100多元钱。”杨春才告诉我,干活的时候他每天能净赚200元钱左右,但除过电话费以外他节俭到了极致。今年他因为尿结石在市中心医院动手术,他没有叫一个家人过来陪护。手术过后医生叮嘱要多休息,他还是早早回到工地上干活了。而杨春才的最大动力,就是他三岁的女儿。“现在大人挣钱就是为了娃娃,去年三个月我挣了两万元钱,全部拿回去了,存着给娃娃上学用。”杨春才说,他还有个心愿,就是跑马帮攒够了钱去开个饭馆,因为他以前做过厨师,他对开饭馆很有信心。而且跑马帮毕竟不能当成终身事业来干,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营生才能让家人过得更好。
作为工友的廖玉华虽然已经60多岁了,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但把孩子抚养长大、教育成才以后,头发花白的他还在为小儿子的购房款操心。“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们都嫁人了,儿子也结婚了,现在在云南昭通市教书。虽然说他有正式的工作,但是房子需要几十万元,经济压力大,现在还有很多房贷没有还清。”除了儿子的房贷,廖玉华还在为他和老伴的养老操心,“农村人没有退休工资,家里的粮食一年只能卖四五千元钱,所以我老伴现在还在老家喂猪贴补家用。”
据了解,在商洛广袤的深山里,行走了很多支大大小小马帮。他们跟杨春才和廖玉华一样,为着家庭的幸福在异乡努力着。但同时,看看那深山顶上建起的移动塔,狭窄却平整的环山路,我们也应当感恩这些勤劳的人在商洛这片热土上曾经洒下过的汗水,播种下的希望。
行走在狭窄山路上的马帮
吃不惯当地饭的杨春才在自己烹饪食物,中午饭是焖豆角。
9月的一天,我在采访商州区小龙峪至张峪沟段的环山旅游线路,下山途中,山间一个拐弯处,突然惊现一匹骡子,慢悠慢悠地朝我走来。回过神来定睛一看,不是一匹,是五匹。跟着骡群的两个人,一个约莫30多岁,另一个年纪大些。到了小平台,两人叫停骡子,然后从骡子身上一袋一袋卸水泥。这时我才看到,每个骡子身上都是沉甸甸的货物,它们应该也在喘气吧。“你看,这就是马司令。”在山上工地正干活的师傅们打趣年轻的赶骡人,让他在众人面前有点脸红。这,是我第一次和杨春才见面。跟着他的骡队走了一段,由于山路危险,杨春才要照看骡子没法分心聊天,我只得知他是四川人,骡队是从四川过来的。
第二次见到他,是在一场秋雨淅沥的清晨,我们通了个电话,他说今天雨太大了,没法干活,正歇着呢。我喜出望外,因为他们的马帮很少有白天不干活的时候,冒着雨就往他所在的张峪沟赶。杨春才早早便打着伞在路畔等我。沿着一段泥泞的小路来到杨春才和同伴廖玉华(赶骡人中年长者)在商州临时租住的老房子,昏暗的灯光下,我惊喜地得知:他们便是赫赫有名的德昌马帮。
以马帮为生的人
杨春才和廖玉华的家,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德昌县茨达乡,那里有比商洛更大的山,距离西安有1000多公里。据史料记载,早在汉晋时期,德昌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主线上一个重要的驿站,南来北往的商旅利用马匹、骡子,运载丝绸、蜀布、茶叶等经德昌到印度、缅甸各地,然后又携回宝石、珍珠、海贝、琉璃等辗转贩卖。由此,德昌马帮兴起(马帮,是按民间约定俗成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成为悠远历史空间的一个鲜活存在。如今在德昌县茨达乡,还存在着一大批以马帮为生的人,我眼前的杨春才和廖玉华便是其中两个。
杨春才今年38岁,据他所说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一读完中学就外出打工。因为经济条件限制,他被拖成农村的大龄青年,27岁才结了婚。婚后为买一套房子欠了5万元钱的外债,还完了所有的钱他和妻子才敢要孩子,如今女儿三岁了。“现在我老婆在家里带娃娃,种着两亩水稻田。我之前给人家打工,发现挣不下钱,挣回来了也攒不下。因为我们那儿有跑马帮的传统,从小见惯了,也锻炼下了,七八年前,我便跟着人跑马帮。一年净收入有个三四万元钱,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了。”
和杨春才一起的廖玉华今年已经66岁了,他说出年纪时我非常吃惊。马帮都是在险峻的大山里跑,运输的材料大多是石料、钢筋、水泥、铁塔等重物,对于一个66岁的老人来说,恐怕有些吃力。“我现在年纪大了,打工也没有人要了。咱也没有什么技术,跑马帮虽然苦累,但是我很熟悉这些活。苦点累点,都是为了一家人的生活。”
车不能到的地方靠骡子
“山上要架高压线、移动塔,陡峭的地方车子都没法到,料运不上去。而所有这些车到不了的地方骡子都能到。”杨春才这句朴素的话,揭开的正是现代马帮得以生存的根源。
其实在上世纪70-80年代,传统的马帮一度走向没落,马帮几乎在德昌绝迹。但在90年代中期马帮的生存出现了转机。国家要建四川省雅砻江上的二滩水电站,输变电工程要修建许多铁塔,一些建设物资很难运到山顶工地上去。德昌县里许多村民本来就是马帮人的后代,他们灵机一动,又重拾旧业,买了许多骡马来担当工程运输队,形成了一支专门的马帮队伍。因为收益不错,越来越多的德昌人加入其中,德昌马帮日渐壮大,跟随工程建设走遍了全国。杨春才告诉记者,马帮有一套自发的组织体系:马帮由老板统管,一般赶马人,叫做“马脚子”。赶马多年能带一队马帮了,晋级为“马锅头”。“马锅头”再往上才是“老板”。“我们的老板也是德昌老乡,他负责给我们在全国各地联系工程任务。老板联系到工程后,会负责把人和骡子运到工地,来回的路费老板报销。”
虽然称为马帮,但队伍里全是清一色的骡子。杨春才说,那是因为骡子力气大,在山区驼重物比马更有耐力,饲养成本也低。“我们的骡子都是从云南买过来的。云南的骡子好,比起东北和甘肃的骡子,全国各地哪里的气候它都能适应。”杨春才告诉我,一个骡子的平均寿命有30年,能干20年的活,而现在他们带的这五匹骡子都是十多岁,相当于二三十岁的人,正是壮年最能出力的时候。
几年间,青海、西藏、北京、贵州等各地都留下过杨春才和廖玉华的身影,而商洛的商州、山阳、丹凤、商南等地几乎遍布德昌马帮的身影。哪里需要马帮,他们就去往哪里。
路途中的致命陷阱
对于跑马帮的人来说,人和骡子是一体的,哪一个受伤了都没办法继续下面的活。而在翻越群山峻岭的过程中,赶骡人和骡子受伤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而每一次受伤甚至死亡,都是刻在赶骡人心上的伤疤。
在廖玉华的记忆中,三年前在重庆损失骡子的经历让他刻骨铭心。“那一年我在重庆万州开县雪宝山干活,那地方山洞特别多,陷阱特别多。路上草都长满了,洞口被覆盖着,根本不知道。骡子掉到那些天然洞里,就再也拉不上来了。”廖玉华痛心地讲述道:“一天我赶着骡顺着小路往山上运铁塔,小路边有一个洞被草覆盖了骡看不见,一下就摔下去了。”廖玉华说他清楚地记得那天还下着下雨,泥土都是软的,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济于事,眼睁睁看着骡子摔下去却救不了它。还有一次在云南,当地人有挖水坑的习惯,上面覆盖着玉米秆。骡子去吃玉米秆的时候掉下去,一小会儿就被淹死了。“还有就是去年,从(商州)板桥往山阳运骡子的时候,在高速公路上一匹骡子从车上跳下来,把腿给摔伤了。”这些都是刻在廖玉华心上的痛苦记忆。
“骡子劳作,为人服务。而且它有灵性,很远看见主人就开始冲你哼哼,所以看到它受一点点伤都让人心疼得不得了。”廖玉华摸着他的骡子心疼地说,虽然有鞍子,但常年累月的劳作,骡子的身上到处都是磨痕。
热情好客商洛人
“这是刚煮好的毛栗子,趁热吃。”在杨春才和廖玉华的“家”里,一盆热腾腾的毛栗子被摆在显眼的位置,杨春才不时热情地招呼我吃。我随口问道,这是在村子里买的吗?由于杨春才和廖玉华几乎每天都要在工地上忙碌,很少有时间去集市买东西,所以我猜他们是从农户那里直接买的。“不是,是周围的老乡送给我们的。”我有些惊讶。杨春才指着地上的一小袋土豆告诉我,这是邻居今天早上刚给他们送来的。“当地人对我们好,看到我们没有菜了就给我们送来了,看到我们缺啥了就给拿来了。”
除了蔬菜水果,商洛大山里的这些普通村民还热心地为这两位异地人解决了一个大问题:骡子的草料问题。廖玉华告诉我:“马帮这个活怪得很,人不吃都行,但是骡子不吃不行。哪怕就是下再大的雨,也必须出去给骡子找草料。”廖玉华说,他之前在别的省份跑马帮,别人留在地里不要的玉米秆一看他们想喂骡子,就坐地起价。“出门在外,最怕被人敲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好按人家的价格购买。”但在商洛,他们的境遇完全相反,村民不仅以低价把玉米出售给他们,而且将地里的玉米秆全部免费送给了他们。“商洛人特别好,对外面来的人他们觉得辛苦,都帮助我们。”
虽然只是几个土豆,几把玉米秆的事,但在异乡,这些几乎完全陌生的面孔带给杨春才和廖玉华的却是热腾腾的情谊。难怪杨春才不停地向我重复:“这个活马上完了,回家休整一下我们还要去山阳漫川关。明年我们还会来商洛干活,这里好。”
打拼美好新生活
杨春才和廖玉华临时的“家”是一栋老旧的土房子,屋子里被隔出三个空间,住人和存放粮食。但他们所使用的空间极其有限:一个土炕被简单地整理了一下供两人下榻,一高一低两个桌子杂乱地摆放着一些做饭用的锅碗瓢盆和调料食材,大厅的角上是为骡子买来的玉米和一堆已经腾空的口袋。屋外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可以供骡子安歇。下雨天,杨春才和廖玉华分别给自己的骡子搭起了棚子,看上去甚是温馨。
杨春才说,他干马帮这七八年来平均每年在家里呆不够两个月。而出门在外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干一天活下来,腰酸背痛,脚放在那里都疼。“在外面住的吃的也不能要求太高,将就着过。但直到现在我在外面饮食上还是不能习惯,我们四川人喜欢吃辣子,爱吃米饭,爱吃大肉。但是其他地方吃饭不是这个样子的,所以我们就自己做饭,隔几天去买点大肉。”除了在饭菜中回味家乡的味道,手机联络也成为杨春才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家最重要的连接方式。“我每天都要给家里打个电话,一个月光电话费就100多元钱。”杨春才告诉我,干活的时候他每天能净赚200元钱左右,但除过电话费以外他节俭到了极致。今年他因为尿结石在市中心医院动手术,他没有叫一个家人过来陪护。手术过后医生叮嘱要多休息,他还是早早回到工地上干活了。而杨春才的最大动力,就是他三岁的女儿。“现在大人挣钱就是为了娃娃,去年三个月我挣了两万元钱,全部拿回去了,存着给娃娃上学用。”杨春才说,他还有个心愿,就是跑马帮攒够了钱去开个饭馆,因为他以前做过厨师,他对开饭馆很有信心。而且跑马帮毕竟不能当成终身事业来干,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营生才能让家人过得更好。
作为工友的廖玉华虽然已经60多岁了,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但把孩子抚养长大、教育成才以后,头发花白的他还在为小儿子的购房款操心。“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们都嫁人了,儿子也结婚了,现在在云南昭通市教书。虽然说他有正式的工作,但是房子需要几十万元,经济压力大,现在还有很多房贷没有还清。”除了儿子的房贷,廖玉华还在为他和老伴的养老操心,“农村人没有退休工资,家里的粮食一年只能卖四五千元钱,所以我老伴现在还在老家喂猪贴补家用。”
据了解,在商洛广袤的深山里,行走了很多支大大小小马帮。他们跟杨春才和廖玉华一样,为着家庭的幸福在异乡努力着。但同时,看看那深山顶上建起的移动塔,狭窄却平整的环山路,我们也应当感恩这些勤劳的人在商洛这片热土上曾经洒下过的汗水,播种下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