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的青春记忆
文章字数:1945
1929年出生于蓝田县的苏正红老人,和大多数同时代的国人一样,经历过水深火热的生活,也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她没有进过学堂,却勇救解放军伤员。她干过妇联主任,做过乡长,还任过区委书记。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她,依然精神矍铄。近日,记者来到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事处凤簏社区,找到了苏正红老人。
苏正红老人说,她其实不叫正红,小时候长辈们起的名字她自己也不知道。“母亲父亲去世得早,苏正红这个名字是后来共产党给取的。”老人的大女儿彭书娥告诉记者,老太太身份证上的名字是苏正宏。
问起年轻时候的事,老太太笑呵呵地手一挥:“过去那些事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据她回忆,13岁时,母亲便去世了,父亲带着一家人来到了商洛山中。住在当时的蔡玉窑区东川乡(现在的柞水县西川乡)。1947年秋季的一天,她和父亲上山打柴,走着走着,听见山坡上有呻吟声,他们便循声找到山顶上。“我记得清楚,当时两个身穿八路军衣服的小伙子躺在地上,二十来岁,灰色的衣裳,领子上有红杠杠,帽徽上有五角星。两人腿上中了枪,其中一个人腿上被打了很深的洞,肿得很粗发亮,脸色煞白,动弹不了。父亲连忙放下柴刀,把两人先后背到半山腰石崖的一个山洞里。”
苏正红老人说,藏好伤员,父亲带着她上山采药,回来用嘴把药草咬碎了,给两个伤员敷到伤口上。家里没有被子,父亲跟外公家要了两床被子送到山洞里铺在石头上,让伤员躺着能舒服一点。之后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黄豆做了豆腐,连夜送到洞里。
就那样,从秋天到冬天,整整两个月,苏正红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给两个伤员送饭送水和木炭,上山采草药。有时是和父亲一起,有时她和弟弟一块儿,很多时候,她一个人悄悄地爬上山洞。“家里能吃的萝卜、洋芋,煮熟了都先送给两个伤员吃。去的时候要特别小心,生怕被人发现了。父亲从来没给我说两个伤员是什么人,也没叮嘱我怎么做。我看父亲怎么做,就默默地在心里记下了。”老人说,有时要等着天黑才能去送,看不见路就用包谷壳扎个火把,火把灭了把腿摔烂了。有几次从崖壁上往山洞里爬,差点掉下来,她却没哭过也没退缩过。冬天来临的时候,两位战士的伤口都痊愈了。临别前,战士用棉布当纸写了个条子,苏正红当时还不识字,听父亲说,大体意思是:“小苏同志,感谢照顾。革命成功后来找我们!”父亲把那个棉布条拿回家压在一个大缸下面。“就在那年腊月,父亲就去世了。他给我们交代,要藏好那个布条。第二年,官兵来抄家,我和弟弟晚上把条子拿出去埋在树林里。等仗打完了,再回去找时,怎么都找不到了。”那张棉布条丢了,那段故事却刻在了苏正红老人的记忆里。
后来,苏正红一边做农活一边照顾弟弟妹妹。1950年,革命委员会成立后,选乡干部,有人向组织介绍苏正红:“能说会道,记性好,可以试试。”“就那样,我成了一名专职土改干部,拉尺子拨算盘,每一次都很用心,就怕出错。”再后来,有人推荐苏正红入党并做代理乡长,“听说让去干代理乡长,吓得浑身发颤,吃了五副中药,然后才去县上接受任命。”苏正红老人说,自己没进过学堂没念过书,没有文化,所以总是担心耽误了事情。
1952年,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在全国展开,苏正红成为扫盲运动中的首批学员。那时候,她刚生完孩子,白天工作,晚上学习,用眼过度,落下了眼疾。1961年后,她辗转商州三十里铺、刘湾乡,丹凤县庾家河乡、峦庄乡任妇女主任,在留仙坪区任区委书记。凭着勤劳苦干,老人一生得过劳模等很多荣誉,这也成了老人一辈子的光荣和骄傲。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两个多小时中,老太太口齿清晰,谈吐流利,轻声问话就可以听得很清楚,不需要重复第二遍。谈起养生之道,老人称要行善事不做坏事则心安,少生气看得宽则心静。彭书娥告诉记者,母亲一生是“苦”过来的,但她对身边的人乐善好施,对需要帮助的人,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力。如今,除了眼睛有些花,身体没有大碍。记性好,耳不背,不犯糊涂,思维清晰,常给晚辈口述历史,毫无磕绊。“每天早晨起床,到菜园子里拔拔草、整整土,把它视为锻炼身体。吃饭也从不挑食,以粗茶淡饭度日,平时,老太太还能自己做饭,烙煎饼、包粽子,做了好吃的,就打电话让我们回来吃。”
在邻居的记忆中,老太太从未和谁红过脸,相反,谁家婆媳、夫妻之间吵架,她都去调解。“这大概和她做过妇女主任有关吧,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调解矛盾。”邻居笑着说。“人活着吵架生气过一辈子,开开心心也是一辈子,有什么事情想不开呢?”老人笑着接过话。
当年和老人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如今大多不在人世了,老人的弟弟也已经去世五年了。让她倍感欣慰的是,自己一生养育了八个子女,其中有七个女儿,孩子们个个都很优秀。现在是四世同堂,子孙绕膝。看着儿孙满堂,老人也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这就是苏正红,一位87岁的老太太,一位一生干过多种角色处处向善的老人,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夸夸其谈,都是平凡的小事,却是一段动人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