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5年10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青春汗水浇灌出满园芬芳
马泽平 魏华
文章字数:1292
  文家小学在镇安县柴坪镇的最西北角上,大山把这里裹得像一个小小的摇篮,若不是一条仄仄的公路与外界相通,偏远而闭塞得让人怀疑这里就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朱际武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这里,一呆就是21年。
  用爱走近学生的心灵
  1994年从师范毕业后,朱际武的工作轨迹很简单,在杨泗单人初小任教两年后就到了自己的老家文家小学。21年里,看着一拨拨年轻教师离开这里,他没有动摇,反而更坚定了坚守家乡的意志。
  对待学生,老师们说朱际武的那份细心和耐心比心思细腻的女教师都有过之而无不及。1996年,朱际武刚到文家小学时,有一个叫小武(化名)的学生,到了五年级每次写作文仍是30至50个字,而且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而且这是个个性极为倔强的孩子,一旦批评,则坚决一个字不写,任谁去说,都不搭理。也正因此,小武的语文成绩几乎都是20分左右。
  带过小武的老师都直摇头,可是,作为语文老师,朱际武却说:“就是一块石头,我也得把他暖化了。”刚开始,朱际武说得口干舌燥,小武就是紧闭着嘴,不说话也不看他一眼。朱际武没有气馁,他和小武谈心,一次、两次、三次……在他的耐心沟通下,两个多月后,小武开始抬头看他如何讲解并出声朗读了,学习也渐渐有了热乎劲儿。后来,他顺利考上了南京大学。小武说:“要不是朱老师,别说大学,我可能连小学都上不完。”
  该校的老教师陈益军说,19年来,朱际武任课的班级中没有对学习、对老师、对学校有抵触情绪的学生,个个都热爱学习。“因为他用慈母般的爱心,给了学生细致入微的关怀。在他的影响下,学校形成了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良好氛围,年年都是先进单位。”
  甘做勤恳老黄牛
  2002年,朱际武开始担任文家小学的校长。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维修破旧的校舍。学校没钱,他就号召全校师生“自己动手、建我校园”,他带着年轻教师节假日挨家收破烂,上山挖药材、拾板栗。半年下来积攒了3万多元,可这些钱只够材料费和主要工匠的工钱。朱际武就和其他老师下河筛沙子、当装卸工,亲自抹水泥。数月后,学校墙白了、窗明了、人乐了。现在在云镇中学任教的王琳说:“那段时间,朱校长脸晒的黝黑,手磨得粗糙,俨然就是一位勤劳的农民伯伯。”“他就是学校的勤杂工。学校的日常桌凳、水电等维修,他总是亲自修了又修。当年每年一次的检修屋瓦,都是他亲自干。”学校的纪大武老师说,检修屋瓦既是一个脏活累活,更是一个危险活。在屋顶上,为了避免把瓦踩破,不能穿鞋,必须身体蹲着,防止踩滑、跌倒。检修完整个校园需要四天。
  为了改变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朱际武带领师生每年种植2亩地的蔬菜,利用剩饭剩菜每学期养两头猪。近年来,创建了20亩板栗园,现已成林,收获可观,还种植了80多窝猪苓。在劳动课上,他组织学生学习板栗的嫁接、修剪,蔬菜的施肥、除草等技术。这些收入一方面用于救助30余名贫困学生,一方面用于改善师生的生活条件,去年,对宿舍、厨房、餐厅的升级改造就是使用的这些收入。
  如今,学校经过多轮建设,已经全是砖混结构的房舍,绿化、硬化全部到位,现代化的教育设备齐全,成为十里八村地标性建筑;教学质量也一直稳居全县前茅。今年年初,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省劳动实践示范基地”,这是镇安县唯一的省级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