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窑村的回忆
杨青梅
文章字数:1529
  商州城西,巍峨的熊耳山下。有两个曾经很有名气的村子:东窑村、西窑村。
  闻名而略知其意。这两个村子从明朝起就开始烧制陶瓷、盆、罐,及一些制作难度较高的香炉、捣蒜的对窝、中间留一“小岛”的洗脚盆等一些陶瓷物品。听村中老人讲,就这些陶瓷制品,曾养活了方圆八十里的山村百姓。
  而我印象中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七八岁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些记忆。因为姑妈家刚好在窑村,我的童年,便与那个村子有了割舍不断的情缘。
  记得小时候,每次表姐表哥来我们家,临走总会说服妈妈,带上我去呆几天。而我也乐意跟随,大表姐那时上高中。每星期天回家,总会在门前那棵大核桃树下放两个大陶瓷盆洗衣服。
  小表姐爱唱歌,她抄了整本的歌词,还有谜语。不是教我唱歌,就是给我猜谜语。在那个年代里,大山深处的农村两表姐能上完高中,在方圆几十里那是为数不多的。而表哥考上了东龙山师范学校,也在当时的村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那时爷爷每次去姑妈家,也会带上他的某个孙儿孙女。明媚的阳光下,曲折的山路间,一位老人与孩子,一会儿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歇息,一会儿又慢慢前行。姑妈一见我们去,便赶快取出柜中的好吃东西。因为姑父是做陶器的匠人,所以那时候的姑妈家,生活总比别人要好许多。
  而且姑父又不同那些普通的匠人。姑父有文化,懂人情世故,对于天文地理、今古传说都知晓很多。夏天的傍晚,在那棵有百年历史的大槐树下,乘凉的村人围着听姑父讲故事。而且姑父的毛笔字也写的很好,每当过年,前来求写对联的人挤满院子。所以在姑父的陶瓷作品中,除了精巧细致外,可能或多或少的融入了一些文化的因素吧,他做出的陶瓷制品,常常会供不应求。来自方圆几十里甚至关中一带的人们,常常集中在姑妈家的院子来选买,或用钱、或用粮食等其他物品交换。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年月里,用当地人的话讲,姑妈家的日子属于那种很好过的。在大多人家孩子连小学都没上完就回家帮大人谋生的时代,两个表姐一路读完高中,表哥能上师范,与姑父的手艺应有很大关系吧。
  从姑妈家到姑父的作坊,有七八分钟的路程,我们有时候会给顾不上回家吃饭的姑父送饭。有时候也会拿着红薯、洋芋,埋在窑边的热灰中,不长时间,便烤的松软香脆。那种味道,至今难忘。
  冬天的山村,或寒风凛冽或冰天雪地,可窑边却温暖如春。忙碌了几个季节终于闲下来的农人们,便围着窑席地而坐。男人们抽着旱烟,海阔天空乱侃,女人们做着针线活东长西短闲聊,孩子们围着窑追打嬉闹……那曾是我童年记忆中,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啊!
  看似粗糙简单的陶瓷制品,不仅用料讲究,整个制作过程技术要求也相当严格。而陶瓷制品的用土,只有熊耳山上一处地方的土质适合。那种土采回后,要摊在打麦场,套牛拉碾一遍遍碾碎碾细。和泥的过程,是由专门的师傅按比例操作。接下来的制作过程,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环节。有的一次成型,有的几次拼接而成。拼接处要求严丝合缝,烧制中才不至破裂。而且不同形状物品的设计捏制,是要融入匠人一定的美学修养的。最后一环节是烧制,分为装窑:一般是大物件内装小物件,既要保证整窑能装最大量的物品,又要保证烧制过程中不至倒塌;烧窑过程,对于用煤、火的大小也需专门师傅掌握。好的烧窑师傅,既节省用煤,又保证整窑物品烧熟烧透,也不因火势过猛使物品断裂。
  慢慢的我们长大了,随着煤、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原料的逐年减少;人们消费观念、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等内外原因。昔日热闹的窑边已逐渐冷清,乃至窑火彻底熄灭。如今,当年的物品还有一定存货,当年制作陶器的老人也在逐年减少,当年的窑也已塌陷。同窑村老人一样,曾经世代相传的技术就这样随着老人的一个个离世也将沉入地下。
  逝去的窑村,带给我们的究竟是对发展的欣喜还是对逝去的慨叹?不管怎样,心中还是有那么一丝挥之不去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