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感悟录
若白
文章字数:1941
  “科举”一百一十年祭
  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取士制度,到清朝光绪三十四年被取消,至今整整110周年。近几年,这一制度却不时被人提起。尤其是每年7月高考,就有人把它比作古代的科举,哪个孩子考了第一名,就被称为“状元”,就连一些新闻媒体也如是说。
  其实,这是误解。古代的科举考试与现在的高考,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现在的高考只是升学考试,考上了还要继续上学,还是学生。科举是考官,考中了就被朝廷授以官职,俗称“释褐”,脱去学生服,穿上官服,领取俸禄,从此步入仕途。它倒有些像现在的“公务员”选拔考试。
  科举取士制度,确实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创新。它始创于公元六世纪末到七世纪初的隋朝,是隋文帝杨坚父子的创新。隋是个短命王朝,始终只有30几年,所以当时的做法很粗略。接下来的唐朝却并没有因改朝换代把这项制度抛弃,而是进一步完善改进,坚持下来,从而科举取士成为国家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此后的宋、元、明、清各朝都实行科举取士,直到清末它存在了1300年左右。
  之所以说科举取士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创新,是因为这项制度在国家政治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官员是一个国家的骨干,是社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官员的素质、才能关系国家的兴衰和命运。
  这里有必要对古代的选官历史作一个简要的回顾。先秦时代,官员的来源主要是贵族世袭和以“军功”选官,还有一个“养士”。“养士”主要是贵族招养“门客”,如战国有名的四公子都招养了大批门客。但正途还是以“军功”得官。唐朝有个诗人章碣就说:“刘项原来不读书”。清人郑板桥作诗说:“英雄何必读书史,直掳血性为文章。”都是说并不靠读书做官。虽然孔子曾说:“学而优则仕”,但是诸侯王者并不看重知识分子。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但秦王朝只是匆匆历史过客,十多年就灭亡了。汉王朝建立,国家统一,政局比较长期稳定,于是从国家层面上,对思想文化在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发展上,有了明显的自觉和认识。尤其是汉武帝刘彻,进一步看到知识分子在国家政权管理的重要性,“罢除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了一系列研究先秦典籍的机构,授予儒生什么“五经博士”。官吏选拔实行“察举”和“征辟”制,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所谓“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之人。由各级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选拔推荐和征用。这比先秦的以“军功”授官和贵族世袭,是很明显的进步。但是,“察举”和“征辟”制的弊端也是显然的。一是受地方官员个人因素影响很大;二是难于做到公平竞争。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把官员分为三等九品。这种选官制度,常被豪门贵族把持,结果“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贵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优秀的贫寒士子,很难进入权力机关。这就是隋朝实行科举取士制度之前的选拔官吏情况。
  科举取士不同于以前选官路径,它是设置专门科目,面向全国招考,一般来说不论出身贫富贵贱,考中了就量才授官(唐朝曾有一段进士及第不直接授官,此不细说)。这样起码显示出:一是有了一定公平竞争的意味;二是开辟了普通百姓子弟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国家管理机构,可以做官;三是可以改变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员结构,有些人虽然出身寒微,还可当宰相。这对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情民意,稳定国家社会长治久安,具有积极意义。此后一千多年虽然也发生多次改朝换代,但是国家基本稳定,除唐末五代暂短的五十年动乱,其余各朝都稳定在三百年左右。这其中科举取士制度,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科举取士制度给予很好的评价。英国十七世纪的文官考试录用,就是学习借鉴了中国的科举。
  但是,科举取士制度始终有一大弊端,就是只重视人文学科,不重视自然科学和技术发明,视自然科学和技术发明为“奇技淫巧”,君子不为。查考一千多年各朝的考试科目,虽然名目很多,但是主要只是“明经”“诗赋”两科,内容都是“五经四书”的经典经意,吟诗作赋。即使设立的“武科”,也是偶尔为之。朝廷的科考,是国家主要的用人导向。因此全社会的读书人,都把心思和功夫用到精研“五经四书”和吟诗作赋上去了,以此获取功名,很少有人研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这也是我们古代诗人文学家众多,科学家稀少的原因。我们常以“四大发明”为自豪,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上还是技术发明创造上,都显得相形见绌,少得可怜。我相信如果有人做一项研究考核,估计中国古代的诗人文学家,恐怕比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总和还要多。以宋代为例,诗文存世二三十万首(篇),作者就多达几万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惜我们这个认识来的太晚了。欧洲发达国家近三百余年的飞速发展进步,端赖于对自然科学和技术发明重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也有力地证明科学技术在国家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因此,今天回顾古代的科举取士制度,总结其利弊得失,或许不无意义。
  9月16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