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重点项目建设呈现五个特点
文章字数:1172
本报讯(陈敦山 黄家瑞)截至10月底,柞水县今年实施的100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7.15亿元,22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37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65.35%。从11月12日开始,柞水县集中3天时间对全县所有项目进行了观摩评比,总体项目工作呈现五个突出特点。
生态旅游项目看点十足。大力完善要素配置促进旅游提档升级,牛背梁配套设施项目建成了索道、酒店、停车场等工程,大大提升了景区承载能力;终南山老年乐园、山水一庄、群浩山庄等项目大力发展高端养老、餐饮服务等产业,促进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溪水农庄项目填补了水上项目的空白;九天山风景区二期开发滑雪场建设项目是西北造雪面积最大、滑道最长、硬件设施最先进的大型滑雪场,填补了冬季户外旅游项目空白;智慧旅游项目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网上订票、订餐、订房业务,扩大了市场影响力。
现代农业项目特点鲜明。按照“一村一品”要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中国七药生态产业园项目采取“产、学、研”相结合,集“种、赏、加”为一体,促进了中药产业发展壮大;橡香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引进韩国设备加工野生橡果,实现了变废为宝;育野食用菌示范基地项目开发生产食用菌功能食品和提取有效成分,前景十分广阔;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发展设施蔬菜、香菇、黑木耳、特禽养殖等产业,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示范作用。
美丽乡村项目亮点纷呈。因地制宜高起点规划建设美丽乡村,营盘朱家湾村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在全市现场观摩中排名第一;下梁石瓮村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整个乡村外在环境和内在业态发生了质的改观,展现出新的“柞水速度”;下梁老庵寺村通过村容村貌整治,实现了“五美”目标;乾佑梨园村坚持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形成了“一户一品、一户一景、一户一韵”的独特风貌;杏坪联合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以小投入撬动村容大改观;瓦房口金台村通过每周评比、挂牌等办法,增强了群众环保意识;曹坪银碗村通过实施水体景观美化了环境,根除了“四乱”顽疾;红岩寺本地湾村和跃进村主打红色文化牌,提升了乡村文化内涵。
基础设施项目重点突出。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强推城乡建设,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102省道“三改二”工程提升了道路承载能力,拉近了乾佑河流域各镇办的联系,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动脉;东红路项目从根本上改善了北线基础交通条件;乾佑街改造项目美化了城市,降低了扬尘和噪音污染,提升了县城品位;天和惠达广场和东信农产品交易批发综合大楼项目解决了脏乱差难题,丰富了城市业态。
民生民本项目惠点无限。多方筹措资金推进民生项目落实,城关小学迁建项目彻底解决了城区群众子女上学难问题,同时创造了第一个大规模、高标准小学运动场,第一个科普种植园,第一个室内篮球馆,第一个录播教室,第一个校园电视台“五个第一”;亿升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是千户以上样板安置点,为其他集中安置点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生态旅游项目看点十足。大力完善要素配置促进旅游提档升级,牛背梁配套设施项目建成了索道、酒店、停车场等工程,大大提升了景区承载能力;终南山老年乐园、山水一庄、群浩山庄等项目大力发展高端养老、餐饮服务等产业,促进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溪水农庄项目填补了水上项目的空白;九天山风景区二期开发滑雪场建设项目是西北造雪面积最大、滑道最长、硬件设施最先进的大型滑雪场,填补了冬季户外旅游项目空白;智慧旅游项目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网上订票、订餐、订房业务,扩大了市场影响力。
现代农业项目特点鲜明。按照“一村一品”要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中国七药生态产业园项目采取“产、学、研”相结合,集“种、赏、加”为一体,促进了中药产业发展壮大;橡香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引进韩国设备加工野生橡果,实现了变废为宝;育野食用菌示范基地项目开发生产食用菌功能食品和提取有效成分,前景十分广阔;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发展设施蔬菜、香菇、黑木耳、特禽养殖等产业,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示范作用。
美丽乡村项目亮点纷呈。因地制宜高起点规划建设美丽乡村,营盘朱家湾村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在全市现场观摩中排名第一;下梁石瓮村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整个乡村外在环境和内在业态发生了质的改观,展现出新的“柞水速度”;下梁老庵寺村通过村容村貌整治,实现了“五美”目标;乾佑梨园村坚持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形成了“一户一品、一户一景、一户一韵”的独特风貌;杏坪联合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以小投入撬动村容大改观;瓦房口金台村通过每周评比、挂牌等办法,增强了群众环保意识;曹坪银碗村通过实施水体景观美化了环境,根除了“四乱”顽疾;红岩寺本地湾村和跃进村主打红色文化牌,提升了乡村文化内涵。
基础设施项目重点突出。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强推城乡建设,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102省道“三改二”工程提升了道路承载能力,拉近了乾佑河流域各镇办的联系,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动脉;东红路项目从根本上改善了北线基础交通条件;乾佑街改造项目美化了城市,降低了扬尘和噪音污染,提升了县城品位;天和惠达广场和东信农产品交易批发综合大楼项目解决了脏乱差难题,丰富了城市业态。
民生民本项目惠点无限。多方筹措资金推进民生项目落实,城关小学迁建项目彻底解决了城区群众子女上学难问题,同时创造了第一个大规模、高标准小学运动场,第一个科普种植园,第一个室内篮球馆,第一个录播教室,第一个校园电视台“五个第一”;亿升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是千户以上样板安置点,为其他集中安置点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