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都有贪官,如何治贪惩腐让历代统治者头痛不已。古代帝王惩治腐败的手段也五花八门,但主要的办法还是沿用重典治贪,以严刑酷法惩贪,但腐败之风还是屡禁不止。正风肃纪、惩治腐败永远在路上,而且只有进行时,没有过去时。纵观我国封建社会官员的贪腐方式及帝王惩治贪官的高明手段,也有不少令人称道之处,至今都有借鉴意义。
贪污贿赂——唐太宗“颠罚为奖”
唐太宗李世民对贪官的惩治方法极为独特。他对那些受贿的贪官别开生路,不是“处罚”,而是“奖励”。你贪什么,就奖你什么,你贪多少,就给你奖多少。但这处罚也罢奖励也罢,要搞得你面子非常难堪、心里很受伤。
有长孙顺德者,人家来求他办事,他收了别人的贿赂绢绸数十匹。这事被太宗知道了,于是叫“办公室”的文秘人员发“通知”,要求五品以上文武官员,某月某日准时到金銮殿里“召开大会”,会议重要,不得迟误。文武官员整整齐齐地坐在台下,专心致志地听太宗作“重要讲话”,太宗没讲别的,只是“通报”长孙顺德的受贿情况,末了,唐太宗问:“长孙顺德受贿数十匹,这说明了什么?同志们,我问你们呢?这说明了什么?”下面诚惶诚恐,不敢做声,唐太宗便大声说:“这说明了长孙顺德家里缺乏绸缎啊!好,你家缺绸缎,我就奖给你绸缎。”唐太宗叫人搬来许多绸缎,一股脑地压到长孙顺德的背上,叫他亲自背回去。长孙顺德脸上是红一阵白一阵,欲卸不敢,欲背不能,僵在那里,恨不得钻地缝。这是典型的让贪官身败名裂之举。
瞒报浮夸——明太祖烧船称钉
明太祖朱元璋初定天下定都南京,按照“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大政方针,需要多造些船只用来运送粮食,可那些负责造船的工匠往往会利用造船的时机,虚报所用钉子的数量中饱私囊,因为船已经造好,钉子全部钉到了木头里面,到底用了多少钉子也无从考证,只能任凭工匠们说了算。
有一天,朱元璋又下令让工匠们造船。为了从中谋利,这些人在造好船之后,按照惯例像往常一样上报了钉子数量。不料这次朱元璋却不同意补偿钉子数量,而是率领文武百官来到河边,让工匠们把刚刚造好的船拉到岸上,然后下令当众把这只刚刚做好的船放火烧掉。当时,大家都觉得十分吃惊,谁也不明白朱元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原来朱元璋采取烧船称钉来确认制造一艘船只到底需要多少钉子的数量。经现场考证钉子数量还不及上报数量的十分之一。这下造船的工匠们害怕了,他们一个个吓得胆战心惊,急忙磕头求饶。朱元璋没有处罚他们,却定下了造一只船所需钉子的数量,以后就按照这个标准造船,再也不敢有人从中谋利了。这是典型的实事求是工作作风之举。
学历注水——顺治帝亲力亲为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全国连续爆出三起大的乡试舞弊案,可把年仅20岁的顺治皇帝气坏了。那时的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这一年的十月,有人实名举报京城附近的顺天府刚刚结束的乡试存在严重的舞弊行为,有个名叫陆其贤的举人,通过贿赂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由这两个考官找人代替考试。举报信中说:北闱之弊,不止一事。这些家伙,把国家的法律不当回事,他们贿买文凭,以至于勾结考官,公开叫板国家科考。
顺治皇帝得到举报后非常生气。下旨严训查明,结果大抵属实。遂下旨:官员买卖文凭,属于严重的贪赃枉法!科场为国家取材大典,关系最重。何况顺天府近在朕和朝廷眼皮底下,全国都在仰望观瞻,居然还发生这种恣意贪墨行私,贿买文凭,欺罔朝廷和天下的事情!将李振邺、张我朴等七人斩首,家产籍没,将他们的父母兄弟妻子等都流放到尚阳堡(今辽宁开原县东四十里)去!之后又下旨将顺天府先前的乡试结果作废,他亲自主持顺天府的乡试并——重新考!复试的地点、时间和题目,都由皇帝亲自决定。并严旨申明:那些先前报名者,如本次不参加考试的将他们的名字永远革除,永远不准再考,并且抓到京城来,严加审讯他们究竟有没有舞弊行为,如查实,严惩不贷。次年正月十七日,天气很冷,参加考试的士子们由八旗兵押着,进入考场。顺治皇帝宣布考试结果,有八个人因文理不通,被革去举人。这是典型的以身作则惩治腐败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