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小剪刀圆艺术梦
文章字数:1111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人日即事》一诗,形象地记述了当时剪纸之风的盛行,剪纸的悠远历史可见一斑。一张普通的红纸,一把剪刀,经过民间艺术家的巧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便跃然于纸上,要不是亲眼见证,我们和很多人一样,对剪纸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年时贴的红色窗花上。
在洛南县灵口镇上寺店沟口村,26岁的石晶剪出了《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榜》《十八罗汉》《二十八星宿》等古典名著中的5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得到书画界人士的一致好评。谁能想到,这些作品都出自一个小伙子的巧手!
石晶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因家庭贫穷缺少玩具,就用纸盒剪出各种惟妙惟肖的小动物作面具,戴在脸上和小伙伴们玩。11岁那年,他看到奶奶给邻居剪了很多漂亮的“囍”字贴窗花,就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多年的揣摩、练习,他渐渐地迷上了这门民间艺术。从刚开始的临摹,到后来自己构思创作,他剪出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上中学后,他报了美术班,并拜师学习书画艺术,剪纸和书画艺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2007年,石晶考入西安工程大学,专门学习艺术设计。在校期间,他与学友联合举办了学生个人书画展。
2011年毕业后,在江苏一家服装厂实习期间,石晶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剪纸创作。他耗费三个月时间,利用废纸剪出了5米长的《西游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府谷县剪纸协会主席杨佩文,并与其结为好友,学习民间剪纸艺术。石晶结合自身特长,将西方的绘画形体理念融入民间剪纸,形式既区别于中国民间传统剪纸,又区别于现代商业剪纸,人物形象更逼真、灵动。
去年,他根据对电视剧《西游记》的影像记忆,以原著作参考,剪制出了成套西游记人物剪纸,共计108幅,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海龙王等,整套作品造型生动、色彩艳丽、虚实有致、变幻奇妙、寓意深远、富有情趣。作品装裱成卷后,他专门让杨佩文先生指正,杨佩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在剪纸艺术上是一大创新。
其后,石晶又潜心学习道教文化,在熟读《封神榜》等古典小说的基础上,利用半年时间创作完成了《封神榜》和《水浒传》人物卷,这些人物剪纸采用夸张、借代等多种手法,讲究千刀不断,万刀不乱,将人物形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在洛南县举办的迎马年书画作品展上,石晶展出了长达5米的《西游记》剪纸作品,吸引了全县众多书画爱好者和观众的眼球,书画家赵万年老师专门为其题诗一首:“构思巧妙真功见,剪下方寸趣万千。灵犀睿智天工美,上寺山中一少年。”
石晶认为,只有从兴趣开始,沉下心来,慢慢摸索,剪纸艺术才会有全新的生命力。这个文质彬彬的大男孩儿,想把剪纸这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自己的努力传承、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剪纸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