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春光沐浴光棍村
文/图 记者 赵有良 贾书章
文章字数:1721

  12月2日,阳光明媚,十月暖冬赛阳春。柞水县营盘镇龙潭村移民新村一片喜庆。
  村民罗春喜的新楼房前,大红灯笼、火红对联、团花喜字格外醒目。门口支起的大海锅,炉膛通红,热气蒸腾,弥漫着农家宴席特有的香味。帮忙切菜的、洗碗的村民忙得不亦乐乎,乡亲们像过年一样热闹。
  “新娘子来了!”在孩子们兴奋的喊声中,六七辆小车组成的接亲车队开到了新房前,身着西装的罗春喜,满心欢喜地把新娘抱进新房,两人满面笑容地给亲朋散发红包和喜糖。婚礼现场响起了《春光灿烂猪八戒》的主题曲“好春光不如梦一场/梦里青草香/你把梦想带身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轻风吹斜阳……”在人们的欢笑声中,新郎罗春喜激动地感谢乡亲们:“我40岁的光棍汉,今天能娶回新媳妇,多亏了帮扶我致富的领导和父老乡亲。”村文书朱端平透露说:“春喜是村上今年第三对办喜事的,冬腊月还有几个娶亲的,真是喜事连连呀!”
  龙潭村位于柞水县与长安、蓝田县交界的秦岭深山,2011年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出山公路,偏僻高寒,大山阻隔了致富信息,村民仅靠核桃、板栗和打零工挣钱,全村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日子苦焦。本村姑娘纷纷外嫁,外村姑娘不愿嫁来,小伙子们普遍打起了光棍,有十几个人看到在山里混不出个名堂,就到长安、户县等地当了上门女婿,这个1091人的小山村,30岁到55岁的光棍汉就有160多人,成了远近有名的“光棍村”。
  要致富,先修路。2012年,市委政法委结对帮扶该村后,首先解决困扰村民出行问题,多方筹资近40万元,先后建起两座便民桥和三里桥移民安置点大桥。柞水县发改局和水保局拿出专项经费对当年水毁河堤水毁路段进行修复,县农工部帮助解决通村路水泥。2012年11月,打通了龙潭村到丰北河和蓝田县葛牌镇的乡村路。在市、县包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争取项目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便民桥4座,硬化3个组入户路4公里,新修通组路6.9公里,彻底解决了交通不便的落后面貌。
  公路通,产业兴。市委政法委从扶志扶技抓起,聘请农技专家对村里光棍汉和闲散劳力进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培训,发展虹鳟鱼、山羊、土鸡养殖大户,组织劳务输出。为彻底斩断穷根,柞水扶贫部门在该村三里桥和杨四庙建立两个移民搬迁新村,配套实施水、电、堤、路工程,一排排外墙涂白的移民新村成为秦岭深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该村“倒倒墙、烂烂房”的居住状况大为改观。
  特别是2014年商洛实施“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后,加大了对龙潭村的扶持力度。商洛市委书记胡润泽、市政法委书记朱崇和等先后多次到龙潭村调研解决扶贫工作中的有关困难。市委政法委派驻8名干部驻村抓扶贫,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在村里成立了食用菌、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地上架菌棒,地下埋猪苓。利用该村地处秦岭分水岭绿色生态资源,吸引西京医院药材公司流转土地50多亩,种植盘龙七药,使村里近30人常年在基地务工,有了稳定收入。引进房产企业和农户合作建房,将老房子装修改造成乡村客栈,用于发展乡村旅游。针对该村春夏穿越探险驴友多,扶持发展农家乐和土特山货。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民罗来水成了土鸡散养大户,年养土鸡1000多只。青年金良哲靠散养土鸡致富,28岁娶回媳妇,成为村上第一个当婚之男。颜学红从20来岁就张罗着找对象,谈了几个姑娘都嫌没房子没手艺。自县扶贫局送他参加装潢培训后,在西安搞装潢一年能挣4万多元钱,2013年建起了新楼房,今年11月,35岁的颜学红终于和朱家湾一姑娘牵手走进婚姻殿堂。村民邓光军20多年前成了家,但由于贫困,媳妇跑到山外20多年没了音讯。邓光军带着儿子相依为命,饱受了贫穷的折磨。县扶贫局帮他贴息贷款10万元,养羊100多只,2012年在移民搬迁新村建起了楼房,家里添置了家用电器。到今年养羊达到200多只,还扶持残疾弟弟靠养羊解决了生活困难。今年6月,父子俩相继找到了意中人,打算在年前一起办婚礼!
  扶贫政策似春风,春光沐浴“光棍村”。如今龙潭村发展猪苓80亩,中药材20多亩,散养土鸡3000多只,养羊400多只,养虹鳟鱼5万多尾,劳务输出60多人,全村人均纯收入已增长到4300多元。这个有名的“光棍村”正在“脱光”,过去的160个穷光棍,已有100多个脱贫致富喜迁新居,一边创业一边相亲,近几年已有34个告别了光棍生活。光棍汉陈章贵和封长林致富成家后,深感党恩,积极要求入党,两人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成为正式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