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市四项突破引领医改持续深入
文章字数:1308
  本报讯(陈绍利)2015年,我市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目标,坚持让人民群众“少生疾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的改革思路,以建立六大体系为重点,破除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打破资源垄断,促进优质卫生资源下沉。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由市中心医院牵头与商州、丹凤、柞水等3县区6家县级医院、4家社区服务中心、3家镇卫生院组建了市中心医院医疗联合体。市中医院和妇保院医疗联合体正在组建当中;全市15家县级公立医院与35家镇卫生院结对推行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改革,每县区建立2至3个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医疗机构的有效协作机制,优质卫生资源下沉机制初步建立。市、县公立医院共为镇卫生院派驻医技人员176名,免费培养医技人员143名,帮助镇卫生院建立优势特色专科21个,一体化镇卫生院共接诊患者38.5万人次、住院1.29万人次、业务收入5124.67万元,县域就诊率达到86.5%,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打通渠道梗阻,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制定下发《商洛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意见》和《商洛市常见病种分级诊疗指南》,分类制定市、县、镇等三级医疗机构的7个专业、21个专科、173个疾病诊疗目录和转诊目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设置全科医疗科和双向转诊办公室,全面负责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签订双向转诊协议,畅通转诊通道,规范转诊行为。制定基本医保差异化报销等配套政策,通过提高报销起付线、降低报销比例、设定双向转诊比例等措施解决患者“上转易、下转难”的问题。同时利用报刊、网站、传单等有效形式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患者合理就医,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年度基层首诊率达到65.4%,转外就诊率控制在10%以内,实现了群众就近方便就医。
  提高统筹层次,提升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制定了《商洛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方案》,按照人均20元的标准筹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资金,通过招标确定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大病保险工作。县区医保经办机构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设置大病保险服务窗口,与基本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实行“一厅式”服务、“一站式”报销。年度筹集基金3985.92万元,报销大病患者4361人,支付总金额3516.2万元,人均报销9139.9元,最高报销16.25万元,住院患者平均报销比例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大病患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5%以上。近期,又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将新农合大病保险统筹层次提升到市级、筹资标准提高到30元、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进一步提升大病保险保障能力,逐步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突破编制限制,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市编制、人社部门制定县级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才引进不受编制限制的优惠政策,多渠道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生222名,聘用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20名。市财政、编办、人社、卫计四部门制定了《对镇卫生院空编人员实行补助建立的通知》,按编制将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将镇卫生院626名编内临聘人员工资纳入财政保障,有力保障了基层人才队伍的稳定。先后选派1042名基层临床医生参加全科医师培训,已完成培训570名,考核合格494名,每个基层医疗机构(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平均拥有全科医生3.58名,为推行分级诊疗、基层首诊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