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文章字数:4581
休闲农业成为柞水群众脱贫致富新路径
移出新天地,奔上小康路。
“雨露计划”培训工程成就山村妇女致富梦
智能温室大棚变成贫困群众就近就业新工厂
柞水县在精准扶贫的探索实践中,始终把“双包双促”扶贫攻坚作为精准扶贫的“一号工程”,分类施策,因人制宜,通过精准包扶、产业扶持、移民搬迁、教育扶贫、兜底保障等精准举措,有效解决了“要扶谁”、“谁去扶”和“怎么扶”三大难题,使精准扶贫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嬗变——
精准包扶
让贫困户与干部“结对攀亲”
初冬时节,在柞水县杏坪农业产业园鸿发蔬菜种植基地里,正在忙碌的刘翠华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我成了县水务局支部书记石毓军的帮扶对象,他帮我协调土地、争取资金、打机井,并协助我申报注册了家庭农场。目前,我的家庭农场建有20个蔬菜大棚,每个大棚一年收入1万多元,还带动了周边30余户群众开始种植蔬菜,市场销路很好,大伙的收入都增加了。”
柞水县在实施“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中,按照“村、户、人”三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模式,以贫困户发展产业为出发点,以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为着力点,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部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总体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在9个镇(办)成立了由县委常委为团长、牵头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团长的驻镇“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团,在各贫困村组建了以部门和各镇包村干部为主体的驻村工作队,协助村委会落实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整治等工作,确保了“双包促双”精准扶贫的顺利进展。
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柞水县精准扶贫采取“人分四类、户分四型、策分四法、业分四体”的靶向瞄准办法。一是按照标准将贫困村人口分成五保人、残障人、明白人、能人四个类型,分类建好四册,作为“一人一措”精准帮扶的依据。二是按照农村家庭贫富程度将住户分为危困型、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四个类型,建立四簿实名登记,针对每户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脱贫规划,选准恰当的致富项目,采取有效的帮扶举措,为“一户一策”精准扶贫奠定基础。三是按照“干部引领、企业带动、能人示范、双业促动”的发展方式,一方面依靠驻村干部、村班子成员、党员、能人大户担任“带富小组”组长,引导有想法、有决心的贫困户参与产业开发,形成支部引领、共同富裕的动车效应。另一方面依托企业兴产业,发展产业带农户,鼓励贫困村组建产业协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联户经营、股份合作等形式,与企业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引领贫困村发展。四是着力打造园区就业、景区创业、电子商务、产业融合四个平台,促进贫困村群众增收致富。依托园区、景区、社区实现贫困群众就地就业;坚持把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大力实施旅游扶贫项目,依托乡村游示范村带动当地群众创业就业;着力构建县有电子商务产业园、镇有电子商务服务站、企业和营销大户有网络销售窗口、县镇村有物流快递全覆盖的城乡电子商务平台,引领做大做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加快推进三产融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业态,实现贫困群众转移就业。
以省财政厅为牵头单位的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队今年进驻柞水的4个镇7个贫困村,结对帮扶270户贫困户,已引进重点项目30个,争取各类资金投入2098万元,为改变当地的贫困村面貌作出了突出贡献。
县扶贫局负责人给记者提供了一组“双包双促”精准扶贫的数据:今年全县100个部门单位和2828名干部职工结对包扶54个贫困村和3468户贫困户,投入各类帮扶资金8000多万元,扶持产业发展项目380个,完成基础设施项目300个,金融扶贫投放扶贫贴息贷款4000万元,实现脱贫0.59万人,占年度计划的100%。目前,全县贫困人口已从2014年底的3.59万人减少到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下降到21.8%。
产业扶持
让贫困户人人“有事可干”
家住杏坪镇铁炉村的范培勇,两年前经过考察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萌生了养蚕想法。在“双包双促”包扶单位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按照“基地+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新建300亩桑园,带领73户农户成立了养蚕合作社,养蚕已实现产值25万元。
“看着这些鸡苗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这散养的土鸡喂到过年,一只鸡卖70元钱,360只鸡差不多能卖到两万五千多元,要是一半的鸡下蛋,一天就是几十斤,真是从心里头感谢宣传部给我们送来摇钱树啊!”下梁镇新合村贫困户柏堂才逢人就说。
去年初,柞水县委宣传部筹措资金近10万元,购买10800只鸡苗免费送给新合村的300多户贫困户饲养,帮助群众发展土鸡散养……这只是县直单位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
抓点示范兴产业是推动“双包双促”精准扶贫的关键。该县确定了“产业有特色、面貌大变化、经验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标准,由县扶贫局负责给每个示范村安排10万元产业到户补助资金;由县直包抓单位牵头、各参扶单位协同为包扶示范村争取50万元基础设施、环境改善资金和5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由县财政负责从涉农资金中为每个示范村解决50万元产业奖补资金,并落实了“五个一”工作职责,即每个示范村有1名县级领导牵头包抓,1个责任部门牵头相关包扶单位包扶,1名镇领导协助包抓,1名扶贫干部负责业务指导,1个驻村工作队包抓。明确包抓目标,确定包抓措施,限定包抓时间,细化分解包抓任务,切实做到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目前,全县10个示范村共投入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各类产业项目及基础建设项目快速推进。
位于柞水县红岩寺镇本地湾村的颐和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中药材、农产品种植、购销、初加工等服务为一体的合作经营组织,实行统一经营,分户生产,年销售额达18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农民从业人员800余人。
该县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培训转移则培训转移”的思路,积极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逐步形成“企业+基地+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促使农村分散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品牌化迈进,以产业化带动农村整体脱贫。
今年以来,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8万亩,发展设施蔬菜1600亩,以卉丰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在西川现代农业园建设60亩设施花卉基地,在凤凰、石瓮、下梁等镇发展600多亩观赏苗木、盆景、鲜切花等,种植烤烟4000亩,规范管理520亩优质茶叶示范园,新建400亩桑园,发展2500亩魔芋。
移民搬迁让贫困户不再“提心吊胆”
“原来晚上出门,不拿个手电到处都是黑灯瞎火的,现在有了路灯真好,去商店买个酱油醋,头疼脑热买个药,串个门啥的,方便得很。”看着夜晚路边明晃晃的路灯,柞水县红岩寺镇跃进村村民刘兴才高兴地说道。
过去分散居住在沟沟岔岔,夏天一遇到下大雨就提心吊胆的许多村民,如今都搬迁到了该村新建成的两个陕南移民安置点,安置点人口一下子聚集到700多人,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二以上。今年,市委组织部作为该村的帮扶单位,争取资金24万元,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该村移民新区安装太阳能路灯61盏,解决了群众夜间出行照明难题。
夜幕下的跃进村格外热闹,亮闪闪的太阳能路灯把该村沿线的307省道和移民安置点的巷道照得通亮,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灯光下散步锻炼、围圈下棋,享受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柞水县是一个典型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有2.3万人居住在边远高寒山区。近年来,在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该县把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作为陕南移民搬迁的目标,统筹兼顾避灾减灾、保障生活、文化娱乐、方便就医上学、改善居住环境等因素,科学布局了一批规模较大、标准较高的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
“移民搬迁绝不能一‘搬’了事,必须要在‘能致富’上下足功夫。”县移民办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在移民搬迁扶贫实践中,该县在注重建设移民小区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和幼儿园、卫生室、健身广场、超市、物业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同时,围绕移民集中安置区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城镇商业街区和精品旅游景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搬迁群众创业就业搭建平台,实行“一户一策”,优先解决“两困户”就业难题,拓宽了搬迁群众致富增收渠道。全县先后筹措资金3亿多元,已建成集中安置点65个,完成搬迁6450户2.4万人,惠达阳光花园、锦昌阳光移民小区、育才移民小区、亿昇移民小区等移民搬迁小区为有序聚集城镇人口和推进城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扶贫
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贫困村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生产技能等现状,柞水县扶贫思路从“输血”逐步向“造血”转型,通过实施“雨露计划”“人人技能工程”和“人才奠基工程”等教育扶贫工程,使每个贫困户都能有1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让精准扶贫更加精准,从根本上提升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
——资助贫困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让贫困村所有适龄学生不能因贫困而辍学,资助上不了大学的贫困生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提高生存能力。全县先后向省内职业技术学院输送了120名“两后生”参加培训或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130人。
——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扶贫培训。县上对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意愿的青壮年,免费输送到职业技术院校接受职业培训,免费安置就业。同时在农村重点开展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富余劳动力逐步从种植向多种经营和城镇转移,从农业向工业及服务业转移。全县今年已巡回5个镇开展技术培训48场次,培训农村贫困人口6400余人。
——充分发挥扶智与扶持的倍增效应。在加大农民技术培训的同时,县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培训后有创业意愿的群众提供集项目扶持、创业实训、小额信贷、政策扶持、后续跟踪服务等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引导扶贫对象自强自立,依靠双手改变自身命运,创造幸福生活。
“兜底”保障让贫困户享受“雨露阳光”
记者在柞水县采访时,县扶贫局提供了一份五类特殊贫困人口入户调查摸底统计:全县贫困残疾人、贫困老年人、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和中高职在校生、贫困家庭大病患者等特殊贫困人口达11826人,占到全县人口总数的近十分之一,低保人口达到9212户11709人。
如何确保这些特殊贫困人口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雨露阳光,保证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能就医?
“兜底”保障已成为精准扶贫的最后一道“屏障”。
柞水县在“兜底”保障中坚持做到摸清底数,采取逐村逐组调查、一家一户走访等方式,再识别、再核实,坚决杜绝贫困对象之外还有更贫困群众的现象;找准穷根,从贫困户产业发展、劳动技能及因学因病、残疾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对各类贫困对象分好类、建好档;制定精准措施,根据不同类别的贫困对象因户施策,对症下药,按需帮扶,确保实效。
立足“兜底”保基本,做到应兜尽兜,兜住兜牢,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县上针对医疗救助类贫困群众,分“正在治疗”和“因病负债”两类情况给予救助,从减少医疗费用和解决因病导致家庭收入降低两端用力,启动新合疗、大病统筹、民政救助等应急机制,让生病者看得起病,让因病负债者减轻负担,从机制上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针对贫困残疾人、贫困老年人等无劳动能力的低保“兜底”类贫困群众,按照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的要求,予以“兜底”保障。目前,全县已享受低保政策的一类低保户达2518户3287人,二、三类低保户6694户8422人,实现了应保尽保。
移出新天地,奔上小康路。
“雨露计划”培训工程成就山村妇女致富梦
智能温室大棚变成贫困群众就近就业新工厂
柞水县在精准扶贫的探索实践中,始终把“双包双促”扶贫攻坚作为精准扶贫的“一号工程”,分类施策,因人制宜,通过精准包扶、产业扶持、移民搬迁、教育扶贫、兜底保障等精准举措,有效解决了“要扶谁”、“谁去扶”和“怎么扶”三大难题,使精准扶贫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嬗变——
精准包扶
让贫困户与干部“结对攀亲”
初冬时节,在柞水县杏坪农业产业园鸿发蔬菜种植基地里,正在忙碌的刘翠华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我成了县水务局支部书记石毓军的帮扶对象,他帮我协调土地、争取资金、打机井,并协助我申报注册了家庭农场。目前,我的家庭农场建有20个蔬菜大棚,每个大棚一年收入1万多元,还带动了周边30余户群众开始种植蔬菜,市场销路很好,大伙的收入都增加了。”
柞水县在实施“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中,按照“村、户、人”三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模式,以贫困户发展产业为出发点,以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为着力点,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部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总体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在9个镇(办)成立了由县委常委为团长、牵头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团长的驻镇“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团,在各贫困村组建了以部门和各镇包村干部为主体的驻村工作队,协助村委会落实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整治等工作,确保了“双包促双”精准扶贫的顺利进展。
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柞水县精准扶贫采取“人分四类、户分四型、策分四法、业分四体”的靶向瞄准办法。一是按照标准将贫困村人口分成五保人、残障人、明白人、能人四个类型,分类建好四册,作为“一人一措”精准帮扶的依据。二是按照农村家庭贫富程度将住户分为危困型、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四个类型,建立四簿实名登记,针对每户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脱贫规划,选准恰当的致富项目,采取有效的帮扶举措,为“一户一策”精准扶贫奠定基础。三是按照“干部引领、企业带动、能人示范、双业促动”的发展方式,一方面依靠驻村干部、村班子成员、党员、能人大户担任“带富小组”组长,引导有想法、有决心的贫困户参与产业开发,形成支部引领、共同富裕的动车效应。另一方面依托企业兴产业,发展产业带农户,鼓励贫困村组建产业协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联户经营、股份合作等形式,与企业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引领贫困村发展。四是着力打造园区就业、景区创业、电子商务、产业融合四个平台,促进贫困村群众增收致富。依托园区、景区、社区实现贫困群众就地就业;坚持把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大力实施旅游扶贫项目,依托乡村游示范村带动当地群众创业就业;着力构建县有电子商务产业园、镇有电子商务服务站、企业和营销大户有网络销售窗口、县镇村有物流快递全覆盖的城乡电子商务平台,引领做大做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加快推进三产融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业态,实现贫困群众转移就业。
以省财政厅为牵头单位的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队今年进驻柞水的4个镇7个贫困村,结对帮扶270户贫困户,已引进重点项目30个,争取各类资金投入2098万元,为改变当地的贫困村面貌作出了突出贡献。
县扶贫局负责人给记者提供了一组“双包双促”精准扶贫的数据:今年全县100个部门单位和2828名干部职工结对包扶54个贫困村和3468户贫困户,投入各类帮扶资金8000多万元,扶持产业发展项目380个,完成基础设施项目300个,金融扶贫投放扶贫贴息贷款4000万元,实现脱贫0.59万人,占年度计划的100%。目前,全县贫困人口已从2014年底的3.59万人减少到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下降到21.8%。
产业扶持
让贫困户人人“有事可干”
家住杏坪镇铁炉村的范培勇,两年前经过考察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萌生了养蚕想法。在“双包双促”包扶单位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按照“基地+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新建300亩桑园,带领73户农户成立了养蚕合作社,养蚕已实现产值25万元。
“看着这些鸡苗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这散养的土鸡喂到过年,一只鸡卖70元钱,360只鸡差不多能卖到两万五千多元,要是一半的鸡下蛋,一天就是几十斤,真是从心里头感谢宣传部给我们送来摇钱树啊!”下梁镇新合村贫困户柏堂才逢人就说。
去年初,柞水县委宣传部筹措资金近10万元,购买10800只鸡苗免费送给新合村的300多户贫困户饲养,帮助群众发展土鸡散养……这只是县直单位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
抓点示范兴产业是推动“双包双促”精准扶贫的关键。该县确定了“产业有特色、面貌大变化、经验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标准,由县扶贫局负责给每个示范村安排10万元产业到户补助资金;由县直包抓单位牵头、各参扶单位协同为包扶示范村争取50万元基础设施、环境改善资金和5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由县财政负责从涉农资金中为每个示范村解决50万元产业奖补资金,并落实了“五个一”工作职责,即每个示范村有1名县级领导牵头包抓,1个责任部门牵头相关包扶单位包扶,1名镇领导协助包抓,1名扶贫干部负责业务指导,1个驻村工作队包抓。明确包抓目标,确定包抓措施,限定包抓时间,细化分解包抓任务,切实做到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目前,全县10个示范村共投入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各类产业项目及基础建设项目快速推进。
位于柞水县红岩寺镇本地湾村的颐和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中药材、农产品种植、购销、初加工等服务为一体的合作经营组织,实行统一经营,分户生产,年销售额达18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农民从业人员800余人。
该县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培训转移则培训转移”的思路,积极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逐步形成“企业+基地+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促使农村分散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品牌化迈进,以产业化带动农村整体脱贫。
今年以来,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8万亩,发展设施蔬菜1600亩,以卉丰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在西川现代农业园建设60亩设施花卉基地,在凤凰、石瓮、下梁等镇发展600多亩观赏苗木、盆景、鲜切花等,种植烤烟4000亩,规范管理520亩优质茶叶示范园,新建400亩桑园,发展2500亩魔芋。
移民搬迁让贫困户不再“提心吊胆”
“原来晚上出门,不拿个手电到处都是黑灯瞎火的,现在有了路灯真好,去商店买个酱油醋,头疼脑热买个药,串个门啥的,方便得很。”看着夜晚路边明晃晃的路灯,柞水县红岩寺镇跃进村村民刘兴才高兴地说道。
过去分散居住在沟沟岔岔,夏天一遇到下大雨就提心吊胆的许多村民,如今都搬迁到了该村新建成的两个陕南移民安置点,安置点人口一下子聚集到700多人,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二以上。今年,市委组织部作为该村的帮扶单位,争取资金24万元,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该村移民新区安装太阳能路灯61盏,解决了群众夜间出行照明难题。
夜幕下的跃进村格外热闹,亮闪闪的太阳能路灯把该村沿线的307省道和移民安置点的巷道照得通亮,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灯光下散步锻炼、围圈下棋,享受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柞水县是一个典型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有2.3万人居住在边远高寒山区。近年来,在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该县把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作为陕南移民搬迁的目标,统筹兼顾避灾减灾、保障生活、文化娱乐、方便就医上学、改善居住环境等因素,科学布局了一批规模较大、标准较高的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
“移民搬迁绝不能一‘搬’了事,必须要在‘能致富’上下足功夫。”县移民办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在移民搬迁扶贫实践中,该县在注重建设移民小区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和幼儿园、卫生室、健身广场、超市、物业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同时,围绕移民集中安置区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城镇商业街区和精品旅游景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搬迁群众创业就业搭建平台,实行“一户一策”,优先解决“两困户”就业难题,拓宽了搬迁群众致富增收渠道。全县先后筹措资金3亿多元,已建成集中安置点65个,完成搬迁6450户2.4万人,惠达阳光花园、锦昌阳光移民小区、育才移民小区、亿昇移民小区等移民搬迁小区为有序聚集城镇人口和推进城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扶贫
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贫困村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生产技能等现状,柞水县扶贫思路从“输血”逐步向“造血”转型,通过实施“雨露计划”“人人技能工程”和“人才奠基工程”等教育扶贫工程,使每个贫困户都能有1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让精准扶贫更加精准,从根本上提升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
——资助贫困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让贫困村所有适龄学生不能因贫困而辍学,资助上不了大学的贫困生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提高生存能力。全县先后向省内职业技术学院输送了120名“两后生”参加培训或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130人。
——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扶贫培训。县上对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意愿的青壮年,免费输送到职业技术院校接受职业培训,免费安置就业。同时在农村重点开展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富余劳动力逐步从种植向多种经营和城镇转移,从农业向工业及服务业转移。全县今年已巡回5个镇开展技术培训48场次,培训农村贫困人口6400余人。
——充分发挥扶智与扶持的倍增效应。在加大农民技术培训的同时,县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培训后有创业意愿的群众提供集项目扶持、创业实训、小额信贷、政策扶持、后续跟踪服务等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引导扶贫对象自强自立,依靠双手改变自身命运,创造幸福生活。
“兜底”保障让贫困户享受“雨露阳光”
记者在柞水县采访时,县扶贫局提供了一份五类特殊贫困人口入户调查摸底统计:全县贫困残疾人、贫困老年人、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和中高职在校生、贫困家庭大病患者等特殊贫困人口达11826人,占到全县人口总数的近十分之一,低保人口达到9212户11709人。
如何确保这些特殊贫困人口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雨露阳光,保证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能就医?
“兜底”保障已成为精准扶贫的最后一道“屏障”。
柞水县在“兜底”保障中坚持做到摸清底数,采取逐村逐组调查、一家一户走访等方式,再识别、再核实,坚决杜绝贫困对象之外还有更贫困群众的现象;找准穷根,从贫困户产业发展、劳动技能及因学因病、残疾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对各类贫困对象分好类、建好档;制定精准措施,根据不同类别的贫困对象因户施策,对症下药,按需帮扶,确保实效。
立足“兜底”保基本,做到应兜尽兜,兜住兜牢,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县上针对医疗救助类贫困群众,分“正在治疗”和“因病负债”两类情况给予救助,从减少医疗费用和解决因病导致家庭收入降低两端用力,启动新合疗、大病统筹、民政救助等应急机制,让生病者看得起病,让因病负债者减轻负担,从机制上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针对贫困残疾人、贫困老年人等无劳动能力的低保“兜底”类贫困群众,按照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的要求,予以“兜底”保障。目前,全县已享受低保政策的一类低保户达2518户3287人,二、三类低保户6694户8422人,实现了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