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35万群众搬出深山
本报记者 王尚锋
文章字数:1652
  近日,柞水县红岩寺镇跃进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搬迁户王关莲家张灯结彩,给儿子操办婚事。王关莲高兴地说:“前段时间我们搬进了新房,今天又给儿子娶媳妇,真是双喜临门!”据村委会主任丁礼红介绍说,入冬以来,这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接通了水、电、视、网,搬家的、结婚的,喜事一桩接着一桩。大伙还联合起来成立了3个专业合作社,搞起香菇栽培、黑猪养殖、土鸡散养、药材种植,大多数移民群众有了致富门路。去年以来,红岩寺镇帮助91户380多人建起新房,跃进村移民点人口迅速聚集到700多人,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二以上。包扶部门市委组织部争取资金24万元,为移民小区安装了61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群众夜间出行照明问题。
  2011年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抢抓机遇,高点起步,规范提高,克难攻坚,移民搬迁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轨道。“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66.5亿元,实施移民搬迁9.2万户34.9万人,分别占10年总任务的50.6%和51.2%,集中安置率88.53%、城镇安置率71.36%。
  坚持规划、资金、配套设施三到位,确保群众搬得出。我市高标准编制了陕南移民搬迁十年规划和专项规划,市、县区、镇办有规划蓝图、数字沙盘、总规详规。各地认真测算搬迁人口、资金、土地“三笔大账”和住房建设、设施配套、征地补偿“三项支出”,采取上级补助、农民自筹、项目整合、市场运作“四条渠道”,足额筹措搬迁资金。围绕水电、道路、学校、医院、垃圾污水处理等大小配套设施,与安置房同步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打造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舒适宜居的新社区。5年来,移民集中安置点新修道路192.3公里,架设电力线路361.8公里,铺设供水管网956.3公里,新建改造中小学校13所、幼儿园27所、卫生室82所,搬迁群众出行、用水、用电、通讯以及子女上学、医疗等问题得到了有效保障。
  坚持靠城、靠镇、靠园区和安全第一原则进行集中安置,确保群众稳得住。我市逐点进行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和环境影响评估,科学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确保群众居住长久安全。积极推行城区以集中上楼安置为主、集镇以统规统建为主、山区以跨区域安置为主的“三为主”安置模式,实行“大点引领、小点做大”的原则,以竹林关等12个5000户大型县域集中安置区为引领,重点建设50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从严审批100户以下安置点,以移民搬迁拉动城镇发展。积极整合社会存量资源,探索推行商品房、保障房、棚改房和移民搬迁安置房“四房”打通模式,回购7548套保障房、商品房安置搬迁群众,缓解了建房压力。
  发展增收产业、创造就业条件、强化技能培训,确保群众能致富。我市立足现代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和精品旅游景区建设,逐安置点、逐搬迁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落实项目和资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商贸餐饮、交通运输、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1000多个。实施产业园区及企业用工安置一批、城镇经商安置一批、劳务输出安置一批、社区服务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的就业规划,安置9.6万名移民就业,实现了户均一人就业目标。充分运用雨露计划、人人技能工程等载体,逐对象开展种养、加工、建筑、电商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搬迁群众致富技能。从提高搬迁户家庭持续发展能力入手,以搬迁户家庭应届高中毕业生为重点,实施免费读职业技术项目,去年全市89名移民子女免费就读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严格执行政策、搬迁程序、工程管理,确保搬迁规范到位。我市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建房面积、单位成本、群众出资“四条红线”,让群众少出钱、迁新居。严格“本人申请、三级评定、审批备案、协议搬迁”的工作程序,建立搬迁对象信息库,做到“市上有中心、县上有台账、镇上有名册、户有明白卡”。实行搬迁年度计划和轮候计划,优先搬迁受地质和洪涝灾害威胁的农户和特困户,对特困户按照50平方米标准建房,实行“交钥匙”工程。5年来,3.3万户群众彻底摆脱地质和洪涝灾害威胁,8080户特困群众免费迁入新居。同时,积极推进决算审计、专户管理、社区服务,注重规范后续管理,保障资金安全使用,全市建成了73个集中安置点社区服务中心,促进居住集中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市化、农民市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