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的弄潮儿
文章字数:2900
涂志峰指着板栗林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发展规划
涂志峰的板栗园不时吸引周围群众前去参观取经
涂志峰给白乌鸡、固始鸡喂食。
涂志峰的人生就像一段传奇,有辛劳、有收获、有痛苦,也有甘甜,当他还是毛头小伙子,每天在西安建筑工地上搬砖的时候,就在努力寻找机会,尝试开拓具有潜力的发展项目。他干过小工,开过饭馆,在饭馆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毅然决然地回到老家丹凤县峦庄镇汪家沟村开始了大鲵人工养殖之路,实现了从谋生到开创事业的华丽转身。之后,他的生活遭遇突变,历经痛苦的折磨,他选择了回避,却不逃避,二次创业他承包板栗林、养土鸡、种药材、办油用牡丹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终于与生活握手言和。
全市大鲵人工繁殖“第一人”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我国大鲵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商洛是我国大鲵原产地自然分布五大区域之一。大鲵的生活环境较为独特,一般生活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或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也是最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能活130年之久。大鲵是一种传统名贵药用动物,国家规定大鲵(娃娃鱼)子二代可以进行食用和买卖。
2009年上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涂志峰去湖北朋友家玩耍时,发现朋友的邻居人工养殖大鲵出售,利润相当可观。涂志峰陷入了沉思,以前在老家的河里见过大鲵,汪家沟村海拔800米,气温偏低,水质无污染,是大鲵适生区。“别人能养,我为什么不能养?”涂志峰当即下定决心,将饭馆转让出去,回家养大鲵。
涂志峰打听到湖北神农架有一家大鲵养殖场,规模比较大,工人技术过硬,便只身前去求学。他缠着师傅央求,自己只干活儿,不要工钱,只求师傅教会自己大鲵养殖技术。技术师傅见他诚恳好学,终于答应收他为徒。时光荏茬,8个月一晃而过,肯吃苦又好钻研的涂志峰全面掌握了大鲵养殖要领,回到了老家。
然而,大鲵养殖之路却是异常艰辛的。最初,家里人强烈反对,要好的朋友纷纷劝说涂志峰:“你疯了,从来没听说谁养大鲵,你不好好开饭馆过日子,这不是胡闹么。”涂志峰没有退缩,苦口婆心劝说家人,待到家里人默许以后,资金却成了难题。他联系到李传兵、王有智、舒清华、刘建华四个朋友,自己掏路费前后三次带大家去汉中、四川、湖北的几个大鲵养殖场参观学习,使大家真正了解到大鲵养殖的市场前景,朋友们终于同意入股合伙办大鲵场。
场地建好,设备到位后,涂志峰第一次就引进种鱼80多条,最贵的一条十几万元,最便宜的也要5000多元。由于大鲵养殖水温非常重要,要保持恒温15至16摄氏度,涂志峰不管白天半夜,坚持两小时量一次水温。最痛心的是,有一天晚上,涂志峰过度劳累,睡过了头,没有测量水温,早上起来发现一池子鱼全死了,损失了40多万元。从此以后,涂志峰更加精心照料大鲵,每天再累都定好闹钟,坚持两小时查看一次水温。2009年年底大鲵养殖实现利润100多万元。比收益更让涂志峰高兴的是,经过精心钻研,悉心照料,当年场里的大鲵人工繁殖成功,这在商洛还是首次。看到池子里一寸长的鱼苗,涂志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把整个洞子揭开,看到几百条鱼苗在池子里游动时,涂志峰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之后每年,涂志峰坚持将人工繁殖大鲵的百分之十在武关河、丹江河放生,到现在已经放生了1500条。2010年大鲵养殖厂利润稳步增加,2011年涂志峰带动周围20户群众养殖大鲵,由他提供鱼苗和技术,养殖群众零成本、零风险,鱼苗养大后,由涂志峰统一回收出售。当年大鲵养殖场实现利润150万元。养殖群众每户利润达到6万元,实现了共赢。
无法忘怀的伤痛
大鲵场的资金、技术、销路难题逐步克服,运营日趋正轨化。然而,2012年7月17日,却成了涂志峰这一生无法忘怀的痛。
当天,涂志峰有事外出,却不曾料到这成了和父母的永别。8个小伙子携带砍刀、管刀等,租乘两辆面包车来到大鲵养殖场抢走24条大鲵,价值50余万元,涂志峰的双亲也不幸遇害。
失去双亲的涂志峰放声痛哭,不管利润如何丰厚,不管市场前景怎样广阔,他都不愿意再面对大鲵,不想再苦心经营大鲵场了。他将大鲵场交给饲养工人照顾,除了重大事项与其他几位合伙人碰头商量,日常不再过问大鲵场的具体事宜了。以后的很长时间,每每想起因为大鲵而丧命的父母,涂志峰都痛不欲生,无法原谅自己。他认为,如果自己没养大鲵,父母一定还健在,每天吃着母亲做的菜,和父亲喝喝小酒,那样的日子多么惬意。而时光无法倒转,这一切都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承包山林开启新征程
涂志峰是个闲不住的人,他随时都在留意致富项目。2014年,涂志峰牵头,在群众自愿转让林权的基础上,和几位合伙人承包了峦庄镇马家坪村3600亩山林。打造出了丹凤县峦庄镇马家坪志峰板栗专业合作社“锦绣栗园”。
万事开头难,承包林地的时候,周围群众不理解,处处阻挠。涂志峰提着礼品去群众家里做工作,和群众谈心,讲解致富路子。了解到反对最强烈的李金民有个三轮车,涂志峰苦口婆心劝说帮他运输货物共同致富,并给出高价承包林地。他的诚意最终打动了周围村民,顺利承包了山林。涂志峰一口气打通了5公里的环山公路,拉通2.5公里动力电,将林地原有的野生板栗重新嫁接改良品种,进行2000亩板栗种植基地建设,采取林下散养土鸡,地下种植猪苓、天麻等中药材的模式,着力打造果园、药园、养殖等一体化立体结构的生态园。现在山上有10万株板栗,年产量10万斤,土鸡2万只,猪苓1万窝,天麻2万窝,利润相当可观。
跟朋友闲聊时,涂志峰了解到油用牡丹有“液体黄金”之称,是高端出口型兼保健型产品,高产出、高含油率、高品质、低成本,2015年下半年,敢想敢干的涂志峰又在汪家沟村的七里沟租赁400亩土地,投资160万元,种植100万株油用牡丹,综合经济效益突出,市场前景广阔。
扶弱救困帮乡邻
“涂志峰性格耿直,特别关心干活儿的村民,一遇到下雨,他就打电话不让工人干活了,说活儿不干可以,千万不能让大家淋着了。夏天通常只让工人干到中午12点就休息,工钱却一分不少,周围的乡邻都敬重他,大事小事都喜欢找他商量。”合伙人吴礼林一提起涂志峰就竖起了大拇指。土鸡饲养员薛少辉是山西人,来“锦绣栗园”快一年了,身处异乡的他在这里感受到旭日般的温暖。“今年过年,我没有回家,涂哥叫我去他家过年三十,我要照看这些土鸡没有去,没想到三十下午涂哥亲自开车来接我,我都不好意思了。平时去镇上买东西,涂哥总是叮咛骑摩托小心点,如果东西多了,涂哥就不让我骑摩托,他直接开车送我去。”
“锦绣栗园”长期雇佣当地20多名村民干活儿,忙时雇佣100余名村民收板栗和采药材,这些村民大都家境贫困或是身有残疾,月收入一到两千元不等,年增收近两万元。吴从富腿有残疾,在“锦绣栗园”给土鸡打料、抽水,老婆也在林场干些拔杂叶、放天麻菌的零活儿,两个人年增收3万多元,脱了穷帽子,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已届不惑之年的涂志峰总忘不了村里的贫困户,逢年过节经常送些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他说:“我看见可怜人心里就难受,只要我有能力,我会一直帮下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产业,帮他们走上致富路,日子越过越红火。”
涂志峰的板栗园不时吸引周围群众前去参观取经
涂志峰给白乌鸡、固始鸡喂食。
涂志峰的人生就像一段传奇,有辛劳、有收获、有痛苦,也有甘甜,当他还是毛头小伙子,每天在西安建筑工地上搬砖的时候,就在努力寻找机会,尝试开拓具有潜力的发展项目。他干过小工,开过饭馆,在饭馆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毅然决然地回到老家丹凤县峦庄镇汪家沟村开始了大鲵人工养殖之路,实现了从谋生到开创事业的华丽转身。之后,他的生活遭遇突变,历经痛苦的折磨,他选择了回避,却不逃避,二次创业他承包板栗林、养土鸡、种药材、办油用牡丹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终于与生活握手言和。
全市大鲵人工繁殖“第一人”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我国大鲵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商洛是我国大鲵原产地自然分布五大区域之一。大鲵的生活环境较为独特,一般生活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或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也是最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能活130年之久。大鲵是一种传统名贵药用动物,国家规定大鲵(娃娃鱼)子二代可以进行食用和买卖。
2009年上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涂志峰去湖北朋友家玩耍时,发现朋友的邻居人工养殖大鲵出售,利润相当可观。涂志峰陷入了沉思,以前在老家的河里见过大鲵,汪家沟村海拔800米,气温偏低,水质无污染,是大鲵适生区。“别人能养,我为什么不能养?”涂志峰当即下定决心,将饭馆转让出去,回家养大鲵。
涂志峰打听到湖北神农架有一家大鲵养殖场,规模比较大,工人技术过硬,便只身前去求学。他缠着师傅央求,自己只干活儿,不要工钱,只求师傅教会自己大鲵养殖技术。技术师傅见他诚恳好学,终于答应收他为徒。时光荏茬,8个月一晃而过,肯吃苦又好钻研的涂志峰全面掌握了大鲵养殖要领,回到了老家。
然而,大鲵养殖之路却是异常艰辛的。最初,家里人强烈反对,要好的朋友纷纷劝说涂志峰:“你疯了,从来没听说谁养大鲵,你不好好开饭馆过日子,这不是胡闹么。”涂志峰没有退缩,苦口婆心劝说家人,待到家里人默许以后,资金却成了难题。他联系到李传兵、王有智、舒清华、刘建华四个朋友,自己掏路费前后三次带大家去汉中、四川、湖北的几个大鲵养殖场参观学习,使大家真正了解到大鲵养殖的市场前景,朋友们终于同意入股合伙办大鲵场。
场地建好,设备到位后,涂志峰第一次就引进种鱼80多条,最贵的一条十几万元,最便宜的也要5000多元。由于大鲵养殖水温非常重要,要保持恒温15至16摄氏度,涂志峰不管白天半夜,坚持两小时量一次水温。最痛心的是,有一天晚上,涂志峰过度劳累,睡过了头,没有测量水温,早上起来发现一池子鱼全死了,损失了40多万元。从此以后,涂志峰更加精心照料大鲵,每天再累都定好闹钟,坚持两小时查看一次水温。2009年年底大鲵养殖实现利润100多万元。比收益更让涂志峰高兴的是,经过精心钻研,悉心照料,当年场里的大鲵人工繁殖成功,这在商洛还是首次。看到池子里一寸长的鱼苗,涂志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把整个洞子揭开,看到几百条鱼苗在池子里游动时,涂志峰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之后每年,涂志峰坚持将人工繁殖大鲵的百分之十在武关河、丹江河放生,到现在已经放生了1500条。2010年大鲵养殖厂利润稳步增加,2011年涂志峰带动周围20户群众养殖大鲵,由他提供鱼苗和技术,养殖群众零成本、零风险,鱼苗养大后,由涂志峰统一回收出售。当年大鲵养殖场实现利润150万元。养殖群众每户利润达到6万元,实现了共赢。
无法忘怀的伤痛
大鲵场的资金、技术、销路难题逐步克服,运营日趋正轨化。然而,2012年7月17日,却成了涂志峰这一生无法忘怀的痛。
当天,涂志峰有事外出,却不曾料到这成了和父母的永别。8个小伙子携带砍刀、管刀等,租乘两辆面包车来到大鲵养殖场抢走24条大鲵,价值50余万元,涂志峰的双亲也不幸遇害。
失去双亲的涂志峰放声痛哭,不管利润如何丰厚,不管市场前景怎样广阔,他都不愿意再面对大鲵,不想再苦心经营大鲵场了。他将大鲵场交给饲养工人照顾,除了重大事项与其他几位合伙人碰头商量,日常不再过问大鲵场的具体事宜了。以后的很长时间,每每想起因为大鲵而丧命的父母,涂志峰都痛不欲生,无法原谅自己。他认为,如果自己没养大鲵,父母一定还健在,每天吃着母亲做的菜,和父亲喝喝小酒,那样的日子多么惬意。而时光无法倒转,这一切都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承包山林开启新征程
涂志峰是个闲不住的人,他随时都在留意致富项目。2014年,涂志峰牵头,在群众自愿转让林权的基础上,和几位合伙人承包了峦庄镇马家坪村3600亩山林。打造出了丹凤县峦庄镇马家坪志峰板栗专业合作社“锦绣栗园”。
万事开头难,承包林地的时候,周围群众不理解,处处阻挠。涂志峰提着礼品去群众家里做工作,和群众谈心,讲解致富路子。了解到反对最强烈的李金民有个三轮车,涂志峰苦口婆心劝说帮他运输货物共同致富,并给出高价承包林地。他的诚意最终打动了周围村民,顺利承包了山林。涂志峰一口气打通了5公里的环山公路,拉通2.5公里动力电,将林地原有的野生板栗重新嫁接改良品种,进行2000亩板栗种植基地建设,采取林下散养土鸡,地下种植猪苓、天麻等中药材的模式,着力打造果园、药园、养殖等一体化立体结构的生态园。现在山上有10万株板栗,年产量10万斤,土鸡2万只,猪苓1万窝,天麻2万窝,利润相当可观。
跟朋友闲聊时,涂志峰了解到油用牡丹有“液体黄金”之称,是高端出口型兼保健型产品,高产出、高含油率、高品质、低成本,2015年下半年,敢想敢干的涂志峰又在汪家沟村的七里沟租赁400亩土地,投资160万元,种植100万株油用牡丹,综合经济效益突出,市场前景广阔。
扶弱救困帮乡邻
“涂志峰性格耿直,特别关心干活儿的村民,一遇到下雨,他就打电话不让工人干活了,说活儿不干可以,千万不能让大家淋着了。夏天通常只让工人干到中午12点就休息,工钱却一分不少,周围的乡邻都敬重他,大事小事都喜欢找他商量。”合伙人吴礼林一提起涂志峰就竖起了大拇指。土鸡饲养员薛少辉是山西人,来“锦绣栗园”快一年了,身处异乡的他在这里感受到旭日般的温暖。“今年过年,我没有回家,涂哥叫我去他家过年三十,我要照看这些土鸡没有去,没想到三十下午涂哥亲自开车来接我,我都不好意思了。平时去镇上买东西,涂哥总是叮咛骑摩托小心点,如果东西多了,涂哥就不让我骑摩托,他直接开车送我去。”
“锦绣栗园”长期雇佣当地20多名村民干活儿,忙时雇佣100余名村民收板栗和采药材,这些村民大都家境贫困或是身有残疾,月收入一到两千元不等,年增收近两万元。吴从富腿有残疾,在“锦绣栗园”给土鸡打料、抽水,老婆也在林场干些拔杂叶、放天麻菌的零活儿,两个人年增收3万多元,脱了穷帽子,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已届不惑之年的涂志峰总忘不了村里的贫困户,逢年过节经常送些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他说:“我看见可怜人心里就难受,只要我有能力,我会一直帮下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产业,帮他们走上致富路,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