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闲话丹江
刘凤鑫
文章字数:1888
  丹江,古时称“粉青江”,一个充盈诗意与柔情的名字,因尧帝的长子契丹葬于此而更名为丹江。
  丹江发源于陕西南部秦岭中段,自商州黑龙口凤凰山穿越崇山峻岭数百里峡谷,经商南月亮湾出陕境至豫西伏牛山南麓,自湖北丹江口市注入汉江。属国家“南水北调”主要水源地之一。
  犹如一位女神,丹江养育了两岸的万物生灵,见证了千年沧桑荣辱兴衰,承载着历代商贾名流,文人墨客的爱恨情仇,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丹江文化与文明。
  作为重要的商贸通道,丹江通航历史渊远。中国最早的地理书籍《禹贡》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通航。航道西至丹凤县龙驹寨,南抵湖北老河口,沿汉江注入长江,是中国古代东南通往西北的一条重要水路交通枢纽,是古洛阳古长安历代王朝的主要生活物资补给线,故,唐时丹江亦称为“贡道”。丹江航运,始于春秋,鼎于盛唐,繁于明清。淅川荆紫关码头,日日帆樯如林,舟楫如织,骡马蚁迁,千蹄接踵,盛极一时。近现代随着公路铁路等陆路交通运输业的兴起,丹江航运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与丹江平行的,则是一条赫赫有名的商於古道,即陆路交通要道。在商於古道线上,古建筑、古遗址等历史人文遗迹密集,生态资源遍布。尤其商帮文化、古寨文化、驿站文化、诗歌文化、军事文化、生态文化、丹江文化、民俗文化等如颗颗珍珠,被现今的决策者们拂去厚重的历史灰尘,使其在新时代里焕发出了新的光彩与魅力。
  早在公元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代伟人毛泽东用如椽巨笔在丹江上勾勒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蓝图,以破解中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的历史难题,耗资几千亿,拉开了人类历史上沿江二十万居民大迁徙的帷幕,建成了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水库,从根本上解决了京津冀地区缺水之虞。借力国家“一带一路”开发,陕西省政府又将丹江沿线的商於古道开发正式纳入全省十大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盘子。
  在这种大背景下,商南谋势而动,积极响应,在丹江中游金丝峡门户区,借丹江水资源优势建起了游客服务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投资逾亿。配套建设了包括停车、售票、购物、餐饮、住宿、医疗、咨询等项目。游客中心以船型建筑构造,寓意停泊在丹江岸边的旅游航母,时刻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目标扬帆启航。按照“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发展思路,借金丝峡5A级景区的东风,把一江两岸建成水韵丹江、文化丹江、不夜丹江,继续造福于两岸人民。
  丹江自古多险滩,上至龙驹寨到竹林关、下至莲花湖至梳洗楼,谷底狭窄,乱山夹峙,奔流若沸,风光旖旎。十年前,这里建成了丹江漂流项目,每年数十万人泛舟丹江,浪遏嬉水,悠哉游哉江上行。
  丹江漂流南隅金丝峡景区入口处,建有地质广场,广场中央,耸立着巨型徐霞客雕塑,以展示这位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徐霞客“遍历九州,足登五岳”,不屑于功名利禄的大家风范。雕像下方创意设计有五组浮雕故事:分别为宕湖正湫谬,揖母志山河,悬探麻叶洞,四绝三盗险,欲仙金丝峡等主题元素,简述了徐霞客自二十二岁开始在三十多年漫长岁月中,弃家别舍,风餐露宿,历尽艰险,一次掉进急流险些丧命,四次绝粮,三次遇盗,足迹踏遍祖国十九个省市自治区,任何艰难险阻都不曾动摇他考察祖国山水,书写地理事业的坚强意志。最后形成的洋洋百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被世人称之为“古今游记第一”。“浮云已尽,丽日乘空,山岚重叠竞秀。怒流送舟,两岸浓桃艳李,泛光欲舞,出坐船头,不觉欲仙也。”这是徐霞客当年畅游丹江被美景陶醉后留下的“千古箴言”,也是“欲仙金丝峡”主题浮雕的核心要义。
  丹江支流金丝峡小河流域的最南部,有一个多级瀑布群,这里泉潭湖瀑应有尽有,水体景观比比皆是,因地处丹江的源头,故称丹江源景区。区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钙化瀑布群国内罕见,在全国500多家森林公园、100多家地质公园中具有稀有性和独一无二性。据说去年国家旅游局派5A评审专家来此考察,被这里的峡魂水韵所陶醉,回京后一次通过了“资源评价”关。水,是这里的至尊,泉潭湖瀑,各具千秋,峡光水色,各展风采,“一瀑一形,一潭一状、一泉一味、一湖一韵”;水,是这里的灵魂,清则晶莹剔透,洁则纯净无瑕;静则凝成千潭美玉,动则洒下万壁珠玑,秀水与群山,丛林与奇石浑然天成,构成了一幅幅灵动秀美的图画,被中外游客誉为“山水经典,峡谷之都”。
  丹江下游是“南水北调”渠首,如今建成了被称之为“亚洲天池”的亚洲最大人工淡水湖,聪明的豫西人借丹江“天下名水”之势,打出了“丹江大观苑”旅游牌,融旅游六要素于一苑,观光、休闲、体验、养生于一身,每年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宾客来此游玩,着实火了,发了。
  大美丹江风光好,撼人故事一串串,无奈笔拙思竭,权作抛砖引玉,让仁者智者再讴再歌,书写传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