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打工的商洛女孩
文章字数:4159
自贸区招录的当地民工,正携带证件排队进入工业园区上班。
尼日利亚靠近尼日尔的边境小镇一角
当地治安较差,自贸区专门雇佣了警察,吉文清每次出门都会有警察持枪保护。
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位于瓜瓜平原上,1991年建成,由原首都拉各斯迁都于此,市区规划为新月形,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城市,热带草原气候,水源丰富。
“只要在心中播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我就要让它一路开花。”这是生于商洛山中的美丽女孩吉文清的人生格言。2014年,24岁的吉文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她没有像大多数同学一样在国内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就业,而是选择背上行囊去靠近赤道的非洲国家尼日利亚,看看外面不同的世界。虽然从小在一个普通的农家长大,但作为一个被父母精心呵护照顾成长的90后,非洲的艰苦生活条件也是吉文清到达之前没有想到的。一年多的工作生活,她被年轻的非洲姑娘小伙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所感染,也为住在窝棚里的穷人而忧心。从陌生到熟悉,从青涩到自信,尼日利亚的欢乐与泪水,微笑或者忧伤,见证了这个来自异乡的勇敢姑娘人生蜕变的一串串脚印。
中秋节的分别
2014年9月8日,这一天在吉文清的记忆中永远有一个定格画面,无法忘记。“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而恰好这一天也是我要告别家人去非洲的日子。”吉文清说,阖家团圆的时刻,刚吃完团圆饭放下筷子就要离开家,她知道父母是忍着眼泪把她送上车的。
2013年9月刚一开学,升入大四年级的吉文清发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忙碌起来。考教师资格证、考公务员、考研、找公司面试……不管是自习室里还是宿舍,厚重的资料加上紧张的气氛拧成一股力量,让她不得不赶紧思考自己以后的道路。“有一天上课,老师告诉我们有一个外派的投资公司,是做进出口贸易的,今年到我们学校招人,首次对女生伸出了橄榄枝。我和几个同学都很感兴趣,觉得这是个机会,决定去试一试。”吉文清告诉记者,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从投简历到电话面试的层层筛选,英语专业八级的她顺利被录用。
但是这份工作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原因只有一个:外派地点在非洲尼日利亚。“我爸不会上网,他就缠着我姐每天上网给他找尼日利亚的消息,从政治到经济,从地域面积到气候状况,总统叫啥,首都是哪儿,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但从2013年底签工作到2014年办签证,家里还是不同意。”吉文清讲道,2014年2月,西非爆发埃博拉病毒疫情,这让本来就顾虑重重的父母更加担心,“我一边跟公司那边联系,了解病毒的情况,一边说服我的父母。我告诉他们,我们是在工业园区里面工作,与外界的接触少,让他们放心。”吉文清说,到现在她都非常感激自己的父母,从小到大他们总是以一种民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子女,他们表达自己的态度,但也尊重孩子最终的选择。
经历了两个多月的体检、注射疫苗,吉文清终于拿到签证,踏上了飞往尼日利亚的飞机。“在北京上飞机之前,老板请我们同行的6个人吃饭,发给我们每人2万奈拉(尼日利亚的法定货币),相当于人民币600多块钱。”吉文清告诉记者,这钱是老板害怕他们初来乍到,以备不时之需的。
初见伊格贝萨
“9月10日当地时间下午1点多(尼日利亚属东一区,与我国北京时间时差7个小时),我们的飞机降落在尼日利亚的土地上。”吉文清说,刚出关口,感觉空气中湿气很重,日头正盛却不是很晒,迎面一阵风吹过霎时凉爽不少。吉文清工作的自由贸易工业园区在尼日利亚老首都拉各斯的对岸,一个名叫伊格贝萨的小镇。“一路上我看到,尼日利亚当地的环境污染少,工厂少。但是街道只相当于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子,零碎的百货都铺一块布在地上卖,水果论个买卖,而且菜比肉要值钱。”这是伊格贝萨给吉文清最初的印象。
尼日利亚是非洲古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较发达的文化。公元8世纪扎格哈瓦游牧部落在乍得湖周围建立了卡奈姆-博尔努帝国。14至16世纪,桑海帝国盛极一时。1472年葡萄牙入侵。16世纪中叶英国入侵。19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尼日利亚殖民地和保护国”。经历了长时间的殖民统治,1963年10月1日成立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处于西非东南部的国家,非洲几内亚湾西岸的顶点,邻国包括西边的贝宁,北边的尼日尔,东北方隔乍得湖与乍得接壤一小段国界,东和东南与喀麦隆毗连,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总人口1.73亿,占非洲总人口的16%,也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2013年,尼日利亚国内生产总值5099亿美元。同时,尼日利亚也是非洲能源资源大国,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已探明石油储量居非洲第二、世界第十,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八,已探明76种矿产中有34种具备商业开采价值。
吉文清工作的自由贸易工业园是中尼两国合资开发的项目,目的是让中国的企业家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进经验来开发建设尼日利亚的加工制造产业,解决就业,繁荣当地经济。“拉各斯相当于我国的上海,是尼日利亚最大的港市。我们所在的奥贡州伊格贝萨与它隔河相望,这里就相当于我们国家的经济特区,是首先开放的口岸。”吉文清告诉记者,她所在的自贸区现在有3000多人,其中中国人有200多人,而在尼日利亚像这样的自贸区已有近20个之多。自贸区的落户解决了很多当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目前吉文清所在的自贸区处于起步阶段,已有近30家入驻企业在正常运营,聘用当地工人达3000多人。
乐天派的民工
在自贸区,吉文清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负责招录当地民工,图德(音译)便是她招录过的工人之一。20多岁的图德像很多非洲小伙子一样,高高瘦瘦,非常有活力。“提米负责在工地上扛水泥,这是收入比较低的工种,每天能收入1500奈拉。他们一般每周工作6天,他一周大概可以赚2万奈拉。”吉文清讲道,非洲人有一个与国人很大的不同点,那就是不攒钱,“图德他们每工作一周就开始休息,拿着挣来的钱去消费,直到钱花光了才回来再干活挣钱。他们不买房子,就在路边搭一个棚子,家里也没有电。但看上去,他们总是很快乐。”
自贸区里有专门为中国人而建的餐厅,除了招录民工之外吉文清还要负责后厨物品的采购,就这样她跟帮厨的耶米接触很多。“耶米是当地人,在我们园区帮厨3年了。”吉文清说,工业园区所在地方目前还没有通公交车,耶米每天上下班都要坐摩托车,一次50奈拉,每月下来光交通费就要3000奈拉,“和我接触到的其他非洲女生一样,耶米不富有,但是她特别爱美,非常喜欢化妆。平时见到她,都会看到她化了眼影、口红,她还常常去做头发和指甲,每做一次头发要花费1000奈拉。她还非常羡慕我的长头发,因为她的没法长到这么长。”
吉文清告诉记者,在尼日利亚,不管是干活的民工,还是骑三轮车拉客的司机师傅,几乎看不到穿鞋的。“一方面可能是他们的习惯,但是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怕干起活来鞋子磨损得快,他们没有那么多钱买鞋子。”
中国人在非洲
我国与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于1971年2月10日建交,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2007年双边贸易总额43.3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37.9亿美元,进口5.4亿美元。中方出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和摩托车等,进口原油和液化天然气等。同时尼日利亚已成为我国在非洲最重要承包市场之一。中方已承揽铁路改扩建、阿布贾体育中心运动员村、发电站、农村程控电话网、石油区块开发等项目。中尼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让更多和吉文清一样的中国人有机会到非洲工作生活和学习。吉文清告诉记者,尼日利亚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土地很肥但是土质很硬。她能看到的庄稼,都是当地人在地面隆起一个土堆,然后在土堆上面种地。由于尼日利亚农业发展的落后,使一些从国内出去专门教人种地的农民在当地非常抢手。吉文清笑着说:“我认识一个从海南过去的农民伯伯,他在一个农场里工作,不用自己动手干活,只是指导当地人怎么种地,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人民币1万块钱,比我的收入要高。”
吉文清说,在尼日利亚,当地人看到中国人,会非常热情,也非常羡慕,“我走在园区的路上,会有很多黑人冲我打招呼,问我结婚了没有。很多尼日利亚当地的人都梦想娶一个中国女孩。”在尼日利亚工作一年多,吉文清也遇到过一些追求者。“有一个巴基斯坦的小伙子跟我们一起工作,有一次他回国一个星期,带了很多礼物回来,其中有一块表,他告诉大家这是专门给我的。后来他给我表白,我考虑了一下还是拒绝了。”吉文清有点羞涩地对记者讲述了这一段经历。
异域的聚会
吉文清告诉记者,尼日利亚当地人能歌善舞,每周五都有各种大小型的聚会,人们可以尽情地唱歌跳舞,释放一周工作带来的压力和疲惫。而参加这些大小聚会,也让她领略了尼日利亚当地的很多风俗习惯。
“我印象最深的是参加一个我们园区主管移民事宜的官员的生日part,我们一起去了他的家里,很漂亮的房子。”吉文清说,在尼日利亚,穷人买不起房子只能在路边搭棚子居住,但是有钱人的房子却可以和欧洲的媲美,贫富差距非常大。“从人群中走过,感觉当地人都是以一种仰慕的眼神看着我们。在尼日利亚,当地人认为中国人有白色血统,是高贵的,很受尊敬。”吉文清讲道,在聚会上,她还见到了非洲人特殊的送礼方式,“我们一般送礼,都会用红包。但是那天,主持人将主人的小儿子带出来,委婉地问大家有没有表示,大家就把钱往孩子身上贴。而且也没有人去记录谁给了多少钱。”
吉文清说,在聚会上,主人都会专门给他们准备用鸡肉、牛肉饭和蔬菜沙拉,和当地人的吃食不同,“非洲的食物量很足,比如方便面,尽管味道我们吃不惯,但是一包面都可以够3个女生分着吃,而且面非常好。”
听得见的成长
在尼日利亚的日子里,每个周日的下午1点(北京时间晚上8点多),吉文清都会准时来到餐厅的电话机旁给家里拨长途电话。而在商洛,爸爸也会雷打不动地守在电话另一端,等待那一声清脆的电话铃响。虽然不能每天看到心爱的女儿,但是吉文清的爸爸说,这一年多来,他听得见女儿的成长。
一年多来,吉文清从一个刚出校门的青涩学生,变得自信、坚定,可以独当一面。谈起异域的生活,虽然吉文清表现得很轻松,但是可以想象出门购物都要警察配枪保护安全的环境里,这个不到25岁的小姑娘心里成长起来的坚韧和勇敢。
吉文清还兴奋地告诉记者,在由驻尼中国领事馆组织的新年团拜会上,她和同事表演了魔术和舞蹈,大受赞赏;送别海关关长退休的聚会,她在简陋的条件下将聚会组织得有声有色。“在尼日利亚,不管我能赚多少钱,这些都是其次的,重要的是锻炼了我的心智和能力。以后无论做什么工作,面对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我都能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地井井有条,这就是收获。”吉文清说。
尼日利亚靠近尼日尔的边境小镇一角
当地治安较差,自贸区专门雇佣了警察,吉文清每次出门都会有警察持枪保护。
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位于瓜瓜平原上,1991年建成,由原首都拉各斯迁都于此,市区规划为新月形,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城市,热带草原气候,水源丰富。
“只要在心中播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我就要让它一路开花。”这是生于商洛山中的美丽女孩吉文清的人生格言。2014年,24岁的吉文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她没有像大多数同学一样在国内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就业,而是选择背上行囊去靠近赤道的非洲国家尼日利亚,看看外面不同的世界。虽然从小在一个普通的农家长大,但作为一个被父母精心呵护照顾成长的90后,非洲的艰苦生活条件也是吉文清到达之前没有想到的。一年多的工作生活,她被年轻的非洲姑娘小伙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所感染,也为住在窝棚里的穷人而忧心。从陌生到熟悉,从青涩到自信,尼日利亚的欢乐与泪水,微笑或者忧伤,见证了这个来自异乡的勇敢姑娘人生蜕变的一串串脚印。
中秋节的分别
2014年9月8日,这一天在吉文清的记忆中永远有一个定格画面,无法忘记。“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而恰好这一天也是我要告别家人去非洲的日子。”吉文清说,阖家团圆的时刻,刚吃完团圆饭放下筷子就要离开家,她知道父母是忍着眼泪把她送上车的。
2013年9月刚一开学,升入大四年级的吉文清发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忙碌起来。考教师资格证、考公务员、考研、找公司面试……不管是自习室里还是宿舍,厚重的资料加上紧张的气氛拧成一股力量,让她不得不赶紧思考自己以后的道路。“有一天上课,老师告诉我们有一个外派的投资公司,是做进出口贸易的,今年到我们学校招人,首次对女生伸出了橄榄枝。我和几个同学都很感兴趣,觉得这是个机会,决定去试一试。”吉文清告诉记者,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从投简历到电话面试的层层筛选,英语专业八级的她顺利被录用。
但是这份工作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原因只有一个:外派地点在非洲尼日利亚。“我爸不会上网,他就缠着我姐每天上网给他找尼日利亚的消息,从政治到经济,从地域面积到气候状况,总统叫啥,首都是哪儿,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但从2013年底签工作到2014年办签证,家里还是不同意。”吉文清讲道,2014年2月,西非爆发埃博拉病毒疫情,这让本来就顾虑重重的父母更加担心,“我一边跟公司那边联系,了解病毒的情况,一边说服我的父母。我告诉他们,我们是在工业园区里面工作,与外界的接触少,让他们放心。”吉文清说,到现在她都非常感激自己的父母,从小到大他们总是以一种民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子女,他们表达自己的态度,但也尊重孩子最终的选择。
经历了两个多月的体检、注射疫苗,吉文清终于拿到签证,踏上了飞往尼日利亚的飞机。“在北京上飞机之前,老板请我们同行的6个人吃饭,发给我们每人2万奈拉(尼日利亚的法定货币),相当于人民币600多块钱。”吉文清告诉记者,这钱是老板害怕他们初来乍到,以备不时之需的。
初见伊格贝萨
“9月10日当地时间下午1点多(尼日利亚属东一区,与我国北京时间时差7个小时),我们的飞机降落在尼日利亚的土地上。”吉文清说,刚出关口,感觉空气中湿气很重,日头正盛却不是很晒,迎面一阵风吹过霎时凉爽不少。吉文清工作的自由贸易工业园区在尼日利亚老首都拉各斯的对岸,一个名叫伊格贝萨的小镇。“一路上我看到,尼日利亚当地的环境污染少,工厂少。但是街道只相当于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子,零碎的百货都铺一块布在地上卖,水果论个买卖,而且菜比肉要值钱。”这是伊格贝萨给吉文清最初的印象。
尼日利亚是非洲古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较发达的文化。公元8世纪扎格哈瓦游牧部落在乍得湖周围建立了卡奈姆-博尔努帝国。14至16世纪,桑海帝国盛极一时。1472年葡萄牙入侵。16世纪中叶英国入侵。19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尼日利亚殖民地和保护国”。经历了长时间的殖民统治,1963年10月1日成立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处于西非东南部的国家,非洲几内亚湾西岸的顶点,邻国包括西边的贝宁,北边的尼日尔,东北方隔乍得湖与乍得接壤一小段国界,东和东南与喀麦隆毗连,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总人口1.73亿,占非洲总人口的16%,也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2013年,尼日利亚国内生产总值5099亿美元。同时,尼日利亚也是非洲能源资源大国,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已探明石油储量居非洲第二、世界第十,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八,已探明76种矿产中有34种具备商业开采价值。
吉文清工作的自由贸易工业园是中尼两国合资开发的项目,目的是让中国的企业家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进经验来开发建设尼日利亚的加工制造产业,解决就业,繁荣当地经济。“拉各斯相当于我国的上海,是尼日利亚最大的港市。我们所在的奥贡州伊格贝萨与它隔河相望,这里就相当于我们国家的经济特区,是首先开放的口岸。”吉文清告诉记者,她所在的自贸区现在有3000多人,其中中国人有200多人,而在尼日利亚像这样的自贸区已有近20个之多。自贸区的落户解决了很多当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目前吉文清所在的自贸区处于起步阶段,已有近30家入驻企业在正常运营,聘用当地工人达3000多人。
乐天派的民工
在自贸区,吉文清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负责招录当地民工,图德(音译)便是她招录过的工人之一。20多岁的图德像很多非洲小伙子一样,高高瘦瘦,非常有活力。“提米负责在工地上扛水泥,这是收入比较低的工种,每天能收入1500奈拉。他们一般每周工作6天,他一周大概可以赚2万奈拉。”吉文清讲道,非洲人有一个与国人很大的不同点,那就是不攒钱,“图德他们每工作一周就开始休息,拿着挣来的钱去消费,直到钱花光了才回来再干活挣钱。他们不买房子,就在路边搭一个棚子,家里也没有电。但看上去,他们总是很快乐。”
自贸区里有专门为中国人而建的餐厅,除了招录民工之外吉文清还要负责后厨物品的采购,就这样她跟帮厨的耶米接触很多。“耶米是当地人,在我们园区帮厨3年了。”吉文清说,工业园区所在地方目前还没有通公交车,耶米每天上下班都要坐摩托车,一次50奈拉,每月下来光交通费就要3000奈拉,“和我接触到的其他非洲女生一样,耶米不富有,但是她特别爱美,非常喜欢化妆。平时见到她,都会看到她化了眼影、口红,她还常常去做头发和指甲,每做一次头发要花费1000奈拉。她还非常羡慕我的长头发,因为她的没法长到这么长。”
吉文清告诉记者,在尼日利亚,不管是干活的民工,还是骑三轮车拉客的司机师傅,几乎看不到穿鞋的。“一方面可能是他们的习惯,但是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怕干起活来鞋子磨损得快,他们没有那么多钱买鞋子。”
中国人在非洲
我国与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于1971年2月10日建交,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2007年双边贸易总额43.3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37.9亿美元,进口5.4亿美元。中方出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和摩托车等,进口原油和液化天然气等。同时尼日利亚已成为我国在非洲最重要承包市场之一。中方已承揽铁路改扩建、阿布贾体育中心运动员村、发电站、农村程控电话网、石油区块开发等项目。中尼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让更多和吉文清一样的中国人有机会到非洲工作生活和学习。吉文清告诉记者,尼日利亚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土地很肥但是土质很硬。她能看到的庄稼,都是当地人在地面隆起一个土堆,然后在土堆上面种地。由于尼日利亚农业发展的落后,使一些从国内出去专门教人种地的农民在当地非常抢手。吉文清笑着说:“我认识一个从海南过去的农民伯伯,他在一个农场里工作,不用自己动手干活,只是指导当地人怎么种地,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人民币1万块钱,比我的收入要高。”
吉文清说,在尼日利亚,当地人看到中国人,会非常热情,也非常羡慕,“我走在园区的路上,会有很多黑人冲我打招呼,问我结婚了没有。很多尼日利亚当地的人都梦想娶一个中国女孩。”在尼日利亚工作一年多,吉文清也遇到过一些追求者。“有一个巴基斯坦的小伙子跟我们一起工作,有一次他回国一个星期,带了很多礼物回来,其中有一块表,他告诉大家这是专门给我的。后来他给我表白,我考虑了一下还是拒绝了。”吉文清有点羞涩地对记者讲述了这一段经历。
异域的聚会
吉文清告诉记者,尼日利亚当地人能歌善舞,每周五都有各种大小型的聚会,人们可以尽情地唱歌跳舞,释放一周工作带来的压力和疲惫。而参加这些大小聚会,也让她领略了尼日利亚当地的很多风俗习惯。
“我印象最深的是参加一个我们园区主管移民事宜的官员的生日part,我们一起去了他的家里,很漂亮的房子。”吉文清说,在尼日利亚,穷人买不起房子只能在路边搭棚子居住,但是有钱人的房子却可以和欧洲的媲美,贫富差距非常大。“从人群中走过,感觉当地人都是以一种仰慕的眼神看着我们。在尼日利亚,当地人认为中国人有白色血统,是高贵的,很受尊敬。”吉文清讲道,在聚会上,她还见到了非洲人特殊的送礼方式,“我们一般送礼,都会用红包。但是那天,主持人将主人的小儿子带出来,委婉地问大家有没有表示,大家就把钱往孩子身上贴。而且也没有人去记录谁给了多少钱。”
吉文清说,在聚会上,主人都会专门给他们准备用鸡肉、牛肉饭和蔬菜沙拉,和当地人的吃食不同,“非洲的食物量很足,比如方便面,尽管味道我们吃不惯,但是一包面都可以够3个女生分着吃,而且面非常好。”
听得见的成长
在尼日利亚的日子里,每个周日的下午1点(北京时间晚上8点多),吉文清都会准时来到餐厅的电话机旁给家里拨长途电话。而在商洛,爸爸也会雷打不动地守在电话另一端,等待那一声清脆的电话铃响。虽然不能每天看到心爱的女儿,但是吉文清的爸爸说,这一年多来,他听得见女儿的成长。
一年多来,吉文清从一个刚出校门的青涩学生,变得自信、坚定,可以独当一面。谈起异域的生活,虽然吉文清表现得很轻松,但是可以想象出门购物都要警察配枪保护安全的环境里,这个不到25岁的小姑娘心里成长起来的坚韧和勇敢。
吉文清还兴奋地告诉记者,在由驻尼中国领事馆组织的新年团拜会上,她和同事表演了魔术和舞蹈,大受赞赏;送别海关关长退休的聚会,她在简陋的条件下将聚会组织得有声有色。“在尼日利亚,不管我能赚多少钱,这些都是其次的,重要的是锻炼了我的心智和能力。以后无论做什么工作,面对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我都能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地井井有条,这就是收获。”吉文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