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金凤山,永远是巍峨高大,屹立在州城之北,春夏秋冬岿然不动,像卫士。多少年以来,凭着她的钟灵毓秀,为一代又一代的州城人提供着天然氧吧,提供休闲、散步、锻炼、消遣的去处。盛夏,浓荫蔽日,林间白鸟啁啾。冬天,当朔风裹着枯叶,酷冷而萧杀时,金凤山就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因而,不论过去还是今天,州城人在金凤山的怀抱里,沐龙山晓日,送熊耳晚霞,度过穷苦饥饿物质匮乏蹉跎岁月,迎来和谐平安盛世。
早年的金凤山,在人们心目中往往与上寺坡相混淆。因有烈士陵园,上寺坡的田园阡陌不时有漫步闲适的游人,每年清明,祭祀跪拜的袅袅青烟,缭绕在烟雨霏霏之中。凡从山上归来的人无不折一束黄灿灿的迎春花,一边走一边凑上去闻着花香。后来,上山的人日渐多了起来,羊肠小道被越走越宽。尽管晴天两脚土,雨天满腿泥,却无法阻挡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对金凤山的眷恋。曾有一度州城人习惯称之为豁豁山。
州城在发展、在变迁。迎春花、山菊花依旧年年绽放,五月洋槐花依旧香气扑鼻,突然去山上的路宽了、平坦了,就有了知耕亭、观云塔等等有着时代印记的人文景观。亭台榭阁,琼楼玉宇,九曲回廊,每当夜幕降临,流光溢彩,绚丽斑斓。人们记住了金凤山这个美丽的名字。生活中有了烦恼,有了困扰,除了去州河畔就是金凤山。行走困了、心累了,去金凤山,直奔山巅,远眺南秦,暮霭沉沉,烟雨蒙蒙、缥缈虚幻,给了灵魂暂时中安放,缓解了郁闷。更多的是无限幸福的时候还登金凤山,能放慢脚步,悠一点儿,哼着小调或像喊山一样对着旷野放肆的“哟——嗬嗬”的吼上一阵,出一身微汗水,极爽。
金凤山是州城人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时代发展,金凤山“颜值”指数在提高。我曾写过《烟雨上寺坡》《金凤山黎明静悄悄》,时隔不是太久。今天的金凤山比昨天更秀丽、更壮观。新修的北环路像一条彩带绕在山腰,每当满天星斗时,一盏盏天街之灯绵延天际,林枭和夜莺也辨不清是白天还是夜晚,在那呢喃细语中不乏茫然。
浩荡的春风从金凤山刮过,就有了一阵丝丝春雨。山涧沟畔的山桃花竞相盛开。金凤山姹紫胭红,仪态万端。湛蓝的天空,一群春燕掠过,努力追赶着孩子们的风筝。此刻,脚下一列火车由近而远,汽笛声声,把金凤山的美丽歌唱,把州城人的幸福用音符传颂,一千年、一万年。